基本藥物招標因為“唯低價是取”而一直備受爭議,而這一現狀有可能得到改觀。近日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在京召開了統一定價座談會,會上透露基本藥物實行統一定價的政策正在提上日程。據報道,首批實行統一定價的基本藥物會有41種,實行統一定價后,基本藥物的招標將更重視質量把關。 鼓勵好藥生產 據報道,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已經前往哈藥等企業進行調研,就基本醫藥目錄中的部分醫藥進行全國統一定價事宜進行座談,廣泛征求業內意見。據有關人士透露,首批有望實現全國定價的41個品種是由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遴選出來,屬于“多次招標、供應充足、價格穩定的基藥品種”,未來將由國家統一制定銷售價格。依照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官員的說法,此舉意在鼓勵生產企業謀求更好的藥品質量控制,以確保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 據悉,目前在全國推廣的基藥招標“雙信封”制中,一個是經濟技術標書,另一個是商務標書,但幾乎所有藥品生產企業都能滿足“經濟技術標書”要求,最終只由“價格最低”......閱讀全文
日前,國家發改委下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欲從明年起取消藥品最高零售限價。 《征求意見稿》稱,將分別從藥品采購、醫保控費、醫療行為、價格行為等方面加強監管。不過,這幾項舉措中屬于發改委職能的只有一項,而其他幾項還需要人社部等部門的配合,但目前仍鮮見相關部門表態。 對此,有業
“為了解和掌握藥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價格及有關情況,及時制定調整藥品價格,我委決定對部分企業開展成本價格調查。”專司市場定價的發改委一聲令下,60家國內外藥企不得不交出賬本,協助進行“樣本調查”。 在我國,藥價虛高的現象連遭詬病。7月2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通知,開啟新一輪為期四個月
發改委近日下發通知表示,決定對部分醫藥企業進行成本調查和出廠(口岸)價格調查,除多家跨國藥企外,雙鷺藥業、人福醫藥、金陵藥業、眾生藥業等多家上市公司亦在列。 由于前三輪藥品價格調整剛結束不久,市場普遍預判此輪調查后,近期藥品價格再度大幅調整的可能性較小。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此輪調查或意在
佛山本月20日起正式啟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基本藥物將通過省統一招標采購和配送 允許“自選”藥物118種 佛山基本藥物制度何時推行,終于在昨天有了答案。佛山市宣布,從本月20日起正式啟動全市四區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并根據試行的實施方案,在國家和省基本藥物目錄基礎上,允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拯救低價藥之路剛剛起步 “從過去十幾個品(種)規(格)增加到現在差不多60個品規,因成本倒掛而一度沉睡的品種正在被激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月8日發出《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取消533種低價藥最高零售價限制后,河北省某藥企宣傳事務總監陳先生談起低價藥話題就總是信心滿滿。
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12月12日開始降低部分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并取消一些藥品的單獨定價資格,新一輪新藥降價方案也即將出爐。消息人士介紹,這次降價的幅度大約在15%左右。 藥價調整步伐正在變得日漸緊湊,去年大量國內生產的藥品降價,307種基本藥物中,國產藥品價格下降達4
近日,國家發改委對外企原研藥價格進行調整,此次藥品價格調整是發改委自1997年以來進行的第26次調價。對單獨定價藥品來說,則是首次較大范圍的"動刀"。此前,曾有人認為這是醫保目錄藥品進一步降價的前奏,日前在南昌舉行的第64屆藥交會論壇中,許多業內人士也認為這是國產藥品降
在跨國藥企被指在華通過會議費的方式變相“促銷”高價原研藥的情況下,發改委針對藥品定價機制改革的新一輪調研,近日被傳已經悄然啟動。 有媒體援引國家發改委的消息人士稱,國家發改委正調研藥品價格方面問題,考慮是否取消藥品最高零售價格、采取藥品支付指導價試點、是否維持原研藥單獨定價政策等內容。
296種藥物今起執行新價 ●約45%的品種適當下調價格 平均降幅12%左右 ●約49%的品種未調整價格 約6%的品種適當提高價格 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約有45%的品種價格適當下調,平均降幅為12%左右,調整后的價格從今日起執行。昨日,記者從成都市各大醫
網友在網絡上曝光了一張藥品訂貨單,上面相差數倍的兩欄數字讓他心寒:“可能出廠價一塊兩塊,甚至幾角錢的藥品,到我們病人的手中就是幾塊幾十塊。”記者由此調查發現,出廠價僅為1塊多的藥品,在不同的藥店能以7元至十多元不等的價格出售。 業內人士稱,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果真如此嗎?同款藥的零售價
近日,有媒體報道指出,發改委正醞釀出臺低價藥品目錄,上月已將相關征求意見稿以傳真形式發給各省價格主管部門。一份名為《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文件顯示,890個品種劑型被納入低價藥品清單,相關藥品生產企業可自主定價。 發改委醞釀低價目錄 文
近日,有媒體報道指出,發改委正醞釀出臺低價藥品目錄,上月已將相關征求意見稿以傳真形式發給各省價格主管部門。一份名為《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文件顯示,890個品種劑型被納入低價藥品清單,相關藥品生產企業可自主定價。 發改委醞釀低價目錄 文
廉價藥,又被稱作基本藥物,是指能夠滿足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保證供應、基層能夠配備、國民能夠公平獲得的藥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價廉。 近十幾年來,便宜但有效并且難以被替代的廉價藥正在逐漸從市場上消失。一藥難求的情況下,黃牛做起了倒賣生意。近日有媒體報道,一盒治療罕見的嬰兒痙
近日,兩則與藥品有關的新聞,令不少老百姓心頭一緊:先是6月中旬,治療甲亢病的首選藥甲巰咪唑片,在全國鬧起了“藥荒”;隨即,某款維C銀翹片在香港被查出含違禁成分,而據媒體曝光,該藥很可能是假藥。 耐人尋味的是,兩則新聞的“主角”,均是零售價在2元左右的廉價藥。 “近年來,廉價藥的中標價
李克強曾在2014年3月5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上,對2014年做出了工作部署,其中李克強提到:醫改是2014年的工作重點范疇。而這一次的工作部署,也把2014年中國醫藥的發展方向指了出來。 李克強當時在會上提出:醫改方面,2014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將提高到人均320元;并在在
毫無疑問,制藥企業們遇到了一個令人糾結的2013年。這其中,不僅有讓人喜憂參半的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發布,更有令人糾結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醫保基金告急之下,全國醫保部門拉起醫保控費的大旗,“大處方”難再,反商業賄賂更是擊碎了外資藥企們業績持續增長的美夢。而保健食品企業正人心惶惶,因為2014年的
臨近2014這個各省藥品招標大年之際,國家衛計委閉門召開的“2013年度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座談會”自然被視為風向標。流傳出來的消息中,兩大動向引人關注:今年12月可能會出臺具體的各級醫院使用基本藥物比例的政策性文件;非基本藥物的降價是2014年的工作重點,原研藥的超國民待遇可能會降低。 “藥
上周國家發改委一聲令下,對外資藥品開始了萬眾矚目的調價,對于擁有自主定價權的外資藥品來說,這是第一次“讓出”利潤,但只是一個開始。同時,有企業向媒體透露,鑒于高價格的壓力,上海醞釀高價外資藥從基本藥物中退出,而目前國內各省地區仍在進行醫改方案的試水,有可能效仿上海。面對大勢所趨,外資藥
4月1日,湖南省衛生計生委宣布,全省第三批75個縣(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正式啟動。包括前兩批12個試點縣市,全省所有87個縣(市)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實現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覆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藥品的價格與品質不僅關系到老百姓的錢袋子,更影響著你、我、他的身板子。醫改之后,
早產兒補鈣必須的維生素D價格僅為幾毛錢,如今市面極難尋,家長只好動輒花幾十上百元一瓶買魚肝油膠囊;甲亢病人的常用藥甲巰咪唑片(又稱他巴唑),也鬧起了“藥荒”;3塊多的心血管疾病常用藥西地蘭“失蹤”,一些基層醫院醫生用廉價常用藥治病救人,要“找關系”外借…… 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利潤低,一些藥
導讀:細心的患者去看病會發現以前1塊錢一支的氯霉素眼藥水如今已經很難找到,注射用紅霉素全國缺貨一支難求,一些急救類廉價藥的缺乏更讓患者揪心,醫生頭疼。有全國政協委員在今年兩會上提交議案指出,醫院的廉價藥缺口高達342種。廉價藥為何消失?藥廠說醫生不愛用沒市場,而醫生則說藥廠沒
從醫20多年醫生:新效藥自主定價藥企瘋狂造仿制藥 醫院要追求業績任何監管防線都會破 廣州一位從醫20多年的外科醫生徐先生,看了本報昨天A10 版《廉價藥短缺誰之過?》的報道后,深有感觸。他特意致電本報并向記者報料:現在很多醫院都有經營業績考核,醫生開藥首先想的不是
不少讀者反映,除了廉價甲亢藥他巴唑,還有眾多廉價有效的經典老藥相繼“消失”。記者歷數十多年的藥品定價發現,經過數輪降藥價,國內緊缺藥品多達幾十種。 為何每每“救命藥”大面積缺貨的消息被媒體報道后,才會引起有關部門重視解決?為什么“救命藥”要等到喊“救命”的程度,才能被發現?怎樣保障“救命藥
交易現場藥交所電子屏滾動顯示實時交易情況 重慶藥交所昨天鳴鑼開市,在藥交所買藥像逛淘寶 記者跟蹤首筆訂單 看藥價是如何降下來的 昨上午,市長黃奇帆敲響銅鑼,重慶藥品交易所開市。今后,全市公立醫院都將在此采購藥品與醫療器械,全國乃至國外的制藥企業,也都可以通過該平臺與醫院自由交易。
業內人士稱應繼續反思藥價管理,招標價格過低、原料藥壟斷、市場囤貨等都是幫兇。 心臟病藥地高辛片藥價漲10倍一事在過去一個禮拜持續發酵。由于正值藥價放開之初,藥品的漲價備受關注。但業界多方人士挖掘發現,地高辛片只是無辜“躺槍”,而招標價格過低、原料藥壟斷、市場囤貨等都是促使地高辛片漲價10倍的“
政府招標:降低藥價的新“良藥”? 最近,關于年內實現北京市所有醫保定點醫院“同藥同價”的消息成為北京醫改的最新捷報。 北京市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采購領導小組日前宣布:北京市2010年藥品公開招標正式完成,共有6205個藥品中標,這些藥品價格整體下降16%,預計未來一年,可為在醫保定點
通用藥業和華氏大藥房先吃“螃蟹”,在首批10家試點藥店中聯手建立廉價藥直供專柜,近10種廉價藥經綠色通道進入直供點 發酵十余天的心臟手術必用藥魚精蛋白多地缺貨事件,在引發社會一陣喧囂后,廉價藥“失蹤”怪狀開始引起業內的冷靜思考并探索紓困之道。 日前,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其舉辦的
“我們就是想有尊嚴地活下去。”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感慨。“無論富有還是貧窮,人都能在自如支配自己錢財的情況下看得起病,就是有尊嚴地活著。” 近日,白血病患者從印度代購仿制藥格列衛的事件呈現在公眾面前。盡管印度仿制藥在中國沒有得到認證,但是它與進口抗癌藥的巨大差價讓代購這條快捷途徑顯得頗受歡迎。
導語:我國在衛生部“倍增計劃”的引導和激勵下,國內單采血漿站從2011年的146個快速增加到2016年的225個;采漿能力也普遍提升,采漿量從2011年的3858噸增加到2016年的7000噸左右,5年時間基本實現倍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血漿緊缺的現狀。 血制品:來自人體的獨特生物制品 血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