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中國制造如何實現由大變強
2010年起,我國已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然而中國制造“大而不強”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制造業發展面臨新挑戰。在此背景下,我國出臺《中國制造2025》將為制造業帶來哪些影響?《中國制造2025》被稱為是我國邁向制造強國的路線圖,其中有哪些亮點,如何將該規劃落到實處? 進入制造強國第二方陣 根據國家規劃,我國將大體分“三步走”、用三個十年左右時間,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中國制造2025》將是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將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203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這意味著,到2025年,我國綜合指數將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基本實現工業化,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二方陣。......閱讀全文
中國制造業突圍之路
近日,在中國先進制造者聯盟、合眾資源·3A顧問等機構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企業管理高峰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管理大師與實踐企業,圍繞“中國制造突圍之路”主題,共同探討制造業管理提升大計。專家認為,中國制造的出路就是追求高品質,擁抱互聯網。 為品質付費人群遞增 中國制造業為何要轉型升級?與
科技創新助推武漢制造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武漢在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下,一批有著“全球第一”“全國第一”規模或技術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鋪開:總投資247億元的上海通用汽車武漢基地、產值將超百億元的國內第一條第六代低溫多晶硅顯示面板生產線華星光電項目、總投資185億元的80萬噸乙烯等等,一大批現代制造業項目建成投產。 依靠現代
世界制造業發展新趨勢及啟示
從生產手段看,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裝備將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智能技術日益滲透融入到產品研發、設計、制造的全過程,推動產品的生產過程產生了重大變革。一方面,研發設計技術的數字化、智能化日益明顯,縮短了設計環節和制造環節之間的時間消耗
超硬材料:引領高端制造業發展
以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制品被譽為“最硬最鋒利的工業牙齒”。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以及光伏與電子信息等領域里的各種高難材料加工難題,在它面前都迎刃而解。 而在科學家的眼中,單晶金剛石不光是“工業牙齒”,還是“終極半導體”。在7月17日召開的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發展專題研討會上,有專家甚至表示,“
探訪部分中國制造業“冠軍”企業
對于企業來說,創新是生存與發展的根本。 近日,新華社記者走進各地十余家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冠軍”企業,探究這些企業的成功秘笈,輝煌背后的坎坷故事。 世界第一的企業都什么樣? “無人化”是不少“冠軍”企業車間的共同特點。在江蘇昆山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的顯示屏蒸鍍生產車間,沒有機器的轟鳴,
工信部談中國制造業發展:重點要解決核心技術問題
今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3日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制造業發展的重點任務是要解決核心技術問題,為此,工信部將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推動制造業的創新發展,實施好制造業創新中心、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工程。 辛國斌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世界各國對制造業發展的認
認真落實中國制造2025-大力推進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
2015年9月6-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率隊赴黑龍江省調研裝備制造業發展情況。期間,苗圩與黑龍江省省委書記王憲魁、省長陸昊等省領導進行了會談,實地考察了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軌道裝備有限公司、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亟待突破核心瓶頸
當前,世界各國在高端制造領域的比拼、博弈日趨激烈,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局部沖突形勢突變,“卡脖子”問題愈發凸顯。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亟待突破核心瓶頸,解決重點領域受制于人、自主創新系統布局、先進制造強基爭先的迫切問題! 第一,必須下大力氣破解重點領域的“卡脖子”
中國制造2025:讓中國制造業不再大而不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這是50多位院士、100多位專家歷時兩年研究,為中國制造業繪就的未來十年的發展藍圖,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的第一步。4月21日,由中國工程院舉辦的“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一期總結暨二期啟動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制造2025”的詳細內容和
路甬祥:中國制造業綠色制造是出路
路甬祥:中國制造業遇四大挑戰"綠色制造"是出路 8日,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路甬祥指出,中國的制造業仍面臨著四大挑戰,走向綠色和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日, 2010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在河南洛陽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其
擴張的中國制造業-急需“自我造血”
? 5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比上月高0.5個百分點,制造業總體擴張有所加快。然而,5月26日,眾城智庫在貴陽大數據博覽會上發布的《2018先進制造業發展白皮書》卻指出,隨著新一輪產業遷移加快,制造業流出風險加大,成為中國發展先進制
董景辰:《中國制造2025》促中國成制造業強國
11月6日,由科技部資源配置司、創新方法研究會指導,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和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為支持單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為協辦單位的“互聯網+科學儀器暨2015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
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公開征求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進綠色制造,指導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我們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如有意見,請于2017年9月5日前將書
新能源發展需本土制造業的助力
截至2013年初,已經持續兩年之久的光伏產業調整仍在繼續,并絲毫未見轉機,業界也很難給出光伏產業快速脫離低迷期的一個預期。此時國內光伏企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煎熬與陣痛,用生死懸于一線形容也并不為過。曾幾何時,各光伏企業間比的竟是誰虧得更少些,誰又能熬到最后?國內光伏企業生存艱難也引發了國內光伏
漢諾威工博會:制造業發展三大趨勢
全球多重挑戰疊加背景下,新興科技、材料、工藝不斷涌現,在顛覆傳統生產方式同時,也為全球制造業未來發展描繪出全新藍圖。 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是展示全球工業設計、加工制造、技術應用趨勢和推動國際貿易的重要平臺。今年的展會在迎來大量參展商的同時,也為各國業內人士和專家探討最新工業領域技術發展趨勢提供了機
我國高技術制造業蓬勃發展
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16日發布。數據顯示,五年來我國高技術制造業規模不斷擴大,研發投入大幅度增加,創新能力穩步提高,新產品銷售收入比重逐步上升。 在企業數量方面,截至2013年底,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共有企業26894家,比2008年增加1077家;占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的比重為7
《中國制造2025解讀》權威解析制造業升級
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推出的《中國制造2025解讀: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近日出版,該社主辦的“工業‘智’造高峰論壇——中國工業未來之路暨《中國制造2025解讀》新書發布會”也于日前在京舉行。出版方介紹,該書作者系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王喜文,該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解讀《中
中國制造業轉型:工業4.0將成為標桿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 IDC報告顯示,2014年對于中國制造企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勞動力短缺、成本增加、產能過剩及全球經濟的疲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來自全球的競爭在逐漸蠶食著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低端制造正快速從中國向其他低成本國家轉移,而高端制造向發達國家回流對中國制造
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發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該規劃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在總結分析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十二五”
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的發展趨勢
全球信息化的發展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經歷了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快速發展之后,智能化正在成為全球信息化向高端發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步驟,我們不能錯過,否則和發達國家信息化水平的差距可能再一次被拉大。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如果沒有制造業的發展,即使其他行業有巨大的
上海發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新近出臺的《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工業增加值超過1.3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以上,工業投資年均增長5%。根據《行動計劃》,上海將實施強鏈升級、強基筑底、數字蝶變、綠色領跑、企業成長、空間擴展等6大行動,涵蓋22項重點任務
生物發酵催生綠色制造業-總體發展勢頭強勁
過去幾十年,傳統制造業在將資源轉變為產品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有限資源,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綠色制造繼而成為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話題。 生物發酵作為綠色制造的重要一環,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產品質量、技術創新能力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均得到全面提高,發展重點也由過去注重量的增加轉到質的提升、
蘋果有“毒”,警鐘為中國制造業而鳴
近兩年來,蘋果公司的系列產品幾乎已成了神話。蘋果iPad、iPhone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熱烈追捧,銷量和利潤高速增長。就在蘋果電子產品風光無限之時,蘋果中國供應商勝華科技蘇州工廠的部分員工,卻因使用正己烷擦拭手機屏而健康受損,被鑒定為職業病和傷殘。蘋果公司日前發布《20
“中國制造2025”引領制造業從大到強
“中國制造2025”將助力中國加強制造業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成為“高科技天堂”——美國《福布斯》雜志、西班牙《世界報》等海外媒體日前這樣評價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5年出臺的“中國制造20
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指導意見發布-行業龍頭受益
工信部消息,為面推進綠色制造,指導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工信部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
江蘇省科技創新推進制造業向高端發展
“十二五“以來,江蘇省科技廳按照“加強自主創新、搶占產業高端、優化區域布局、夯實產業支撐”的指導思想,集成科技資源,加大科技投入,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推動制造業向高端發展。 1、前沿關鍵技術突破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推進。緊跟制造業發展趨勢,圍繞3D打印、智能機器人、數控機床、工程機械
進入WTO后無損檢測器材制造業發展趨勢
1.中國無損檢測器材設備制造業的現況與簡單分析 至2002年10月份止,從《無損檢測資訊網》搜集調查的數字來看,中國無損檢測器材設備的制造單位約有400家(其中已有265家的產品技術資料被收入《無損檢測資訊網》“國產無損檢測器材大全”,具有自有網址的73個),這些制造單位的分布涉及25個省、
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搶占制造業發展制高點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了今后五年要深化落實的重點工作任務,圍繞“做實做強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省“十四五”規劃和作為重點專項規劃的《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都明確提出前瞻性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發展未來產業。未來產業是
英國科技企業“名片”邁凱倫:工業或制造業發展的樣板
從小鎮沃金火車站出來,驅車十幾分鐘,穿過如同綠色屏障的小樹林,延綿筆直的道路一路將我們引入這久違的靜謐之境。正在陶醉間,汽車已走出綠林,一座現代化氣息濃厚的圓弧形建筑物映入眼簾。 只見銀灰色的飛檐下接巨大的落地玻璃,一個低矮的巨型建筑匍匐在青草綠地間,其門前和玻璃窗前圍攏著相似弧形的人工湖,兩
進入WTO后無損檢測器材制造業發展趨勢
1.中國無損檢測器材設備制造業的現況與簡單分析 ??? 至2002年10月份止,從《無損檢測資訊網》搜集調查的數字來看,中國無損檢測器材設備的制造單位約有400家(其中已有265家的產品技術資料被收入《無損檢測資訊網》“國產無損檢測器材大全”,具有自有網址的73個),這些制造單位的分布涉及2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