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解讀之一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是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重大舉措,是有史以來最為嚴格的國家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將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大氣十條》的出臺,將促進我國在大氣復合污染防控工作中突破地方藩籬,在區域層面建立長效與常規的區域大氣污染協同控制體系,為我國空氣質量長效改善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次中期評估是對《大氣十條》前半階段完成情況的一個系統性評估。通過詳細梳理各省(區、市)2013年以來《大氣十條》的落實情況,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為考核依據,對各省(區、市)的《大氣十條》階段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表明,各省(區、市)均基本完成了各項重點任務的階段性目標,《大氣十條》前半階段的落實情況良好。 《大氣十條》的落實顯著降低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本次評估通過梳理各省(區、市)......閱讀全文
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能耗高企的問題突出,既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違背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十八大以來相繼出臺了各項環保政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圖片來源于網絡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
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18日下午,國務院將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簽訂大氣污染防治首批“責任狀”,并向社會公布,這也被認為是繼國務院日前全文下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政策“落地”最關鍵的一步。 環保部17日發布的8月空氣質量狀況監測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達標天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4月16日上午,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在北京正式揭牌。圖片來源:新華網 李干杰任黨組書記、部長。新部門生態環境監管職能強化,監管領域拓展,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環境部今年將進行11大工作,八大環保檢查專項行動!垂直改革等4大環保領域改革,統一執法人員著裝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
圖:原環境保護部部長(現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