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解讀之一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是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重大舉措,是有史以來最為嚴格的國家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將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大氣十條》的出臺,將促進我國在大氣復合污染防控工作中突破地方藩籬,在區域層面建立長效與常規的區域大氣污染協同控制體系,為我國空氣質量長效改善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次中期評估是對《大氣十條》前半階段完成情況的一個系統性評估。通過詳細梳理各省(區、市)2013年以來《大氣十條》的落實情況,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為考核依據,對各省(區、市)的《大氣十條》階段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表明,各省(區、市)均基本完成了各項重點任務的階段性目標,《大氣十條》前半階段的落實情況良好。 《大氣十條》的落實顯著降低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本次評估通過梳理各省(區、市)......閱讀全文
繼“大氣十條”后,昨天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出重拳解決水污染問題。“水十條”提出238項“硬措施”,除了136項改進強化措施、12項研究探索性措施外,重點提出了90項改革創新措施。其中38項要求限時完成,力爭在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 “水十條”共1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的年度攻堅任務中,提出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表示,以大氣為代表的污染防治在過去五年和2017年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但仍需鞏固現有成果,并繼續加大治污力度。 從綠色發展的
最近一段時間,上市公司相繼發布2015年年報。記者比較后發現,在大氣治理領域的上市公司中,龍凈環保營業收入73.9億元,同比增長22.64%;菲達環保營收33.8億元,同比增長21.58%;清新環境營收22.7億元,同比增長77.62%。大氣治理類上市公司取得如此驕人成績,與國家要求電力企業超低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今天上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今年5月~9月,全國人大環資委組成人員和全國人大代表組成5個檢查組分赴10省(市)進行了檢查。 這次檢查的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
六、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十九)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本著“誰污染、誰負責,多排放、多負擔,節能減排得收益、獲補償”的原則,積極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 分行業、分地區對水、電等資源類產品制定企業消耗定額。建立企業“領跑者”制度,對能效、排污強度達到更高標準
水體污染治理方面將出“重拳”。《經濟參考報》日前從環保部獲悉,環保部正在編制“水十條”實施情況評估考核辦法和實施細則,預計今年出臺。值得注意的是,問責制將進一步細化落實,環保部將和各省市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地方若治理不力將面臨強力問責。 “和大氣污染治理相類似,各個地方根據‘水十條’中設
水體污染治理方面將出“重拳”。《經濟參考報》日前從環保部獲悉,環保部正在編制“水十條”實施情況評估考核辦法和實施細則,預計今年出臺。值得注意的是,問責制將進一步細化落實,環保部將和各省市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地方若治理不力將面臨強力問責。 “和大氣污染治理相類似,各個地方根據‘水十條’中設
水體污染治理方面將出“重拳”。《經濟參考報》日前從環保部獲悉,環保部正在編制“水十條”實施情況評估考核辦法和實施細則,預計今年出臺。值得注意的是,問責制將進一步細化落實,環保部將和各省市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地方若治理不力將面臨強力問責。 “和大氣污染治理相類似,各個地方根據‘水十條’中設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6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2016年的環保工作目標是,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力爭下降3%、空氣質量天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 分析認為,全國環保工作會議明確了大氣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10〕14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財政部 衛生部關于下達2010年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通知》(財社〔2010〕90號),我部組織制定了《201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強調,要強化環境治理科技支撐,加快形成以科技、管理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及發展模式,使環保科技紅利充分釋放,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做出更大貢獻。 今年上半年,環保科技成果豐碩,技術創新、技術成果示范和推廣不斷取得突破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強調,要強化環境治理科技支撐,加快形成以科技、管理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及發展模式,使環保科技紅利充分釋放,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做出更大貢獻。 今年上半年,環保科技成果豐碩,技術創新、技術成果示范和推廣不斷取得突破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其中,華北地區大氣防治形勢尤甚,在空氣污染較重的前十位城市中華北就占有7席。國務院近日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改進環境空氣質量指明了方向。為切實改善華北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環境保護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進行了專項調研和思考,并初步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思路和建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9年5月9日)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這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
根據方案,力爭地表水省控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達到 83%,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達到 95%,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 90%以上,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確保大花園核心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 29 個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力爭基本達到Ⅱ類;確保其他地區 116 個出境斷面Ⅳ類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距離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稱《大氣十條》)頒布實施已快三年,實施效果如何?目前我國大氣環境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針對這些問題,中國工程院在今天下午向媒體發布了《大氣十條》實施情況中期評估結果。 評估認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2013~2015年全國城市空氣質
《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于7月1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是繼環保法之后第二個環保行業的強制性政策,該辦法的出臺為防范污染地塊環境風險、保障再開發利用的環境安全、加強污染地塊環境監管提供了管理依據。 據悉,正在修訂編制的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環境標準計劃年底前出臺。 隨著治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本報記者郭薇北京報道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1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張德江委員長對《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及專題詢問工作非常重視,專門作出重要批示,并出席當天的聯組會議。
人心齊,泰山移。“大氣十條”“土十條”“水十條”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污染防治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容不得有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要不斷推動綠色發展理念入腦入心,充分調動政府、企業、社會力量,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針對“十二五”我國面臨的嚴峻環境形勢,環保部重點解決飲水安全、空氣污染、重金屬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 李干杰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們面臨的環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
今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通報了“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環保部在圍繞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將要采取的措施。李干杰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們面臨的環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階段,對環境保護的壓力
江蘇、浙江、上海……剛入12月,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再次遭遇持續性霧霾天氣。據中央氣象臺統計,截至12月4日,我國已有25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地出現過霧霾天氣。 為了應對霧霾天氣,一系列防治規劃相繼出臺。繼國務院公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兩個月后,中國氣象局印發《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
近日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有關專家表示,環保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心,會在協同發展中率先突圍。 京津冀的生態環境承載力十分脆弱,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氣和水的污染治理都急需解決。這些日益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