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后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1.67萬億元增至18.5萬億元。單位GDP能耗上升9.8%,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上升32.3%和3.5%。 而到了“十一五”,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6.6%的增速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11.2%的增速,在環境壓力超過規劃情景的情況下,單位GDP能耗下降19.1%,兩項主要污染物均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一升一降,一增一減,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如此短的時間,如此大的轉折,數據變化的背后,是發展理念的轉變,是發展方式的嬗變。 10年來的節能減排實踐加深了這樣一種認知:環境保護和經濟能夠協調發展,在經濟快速增長情況下,能耗指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實現下降 &n......閱讀全文
簽約儀式現場 6月6日上午,“中科集團環保發展基金”簽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舉行。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郭傳杰,國科大常務副校長吳岳良院士,國科控股常務副總經理王琪,中科實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科集團”)董事長周小寧、總裁
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全面提升環保裝備產業水平,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有效支撐和保障,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制定了《環保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編者按 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致力于轉型發展。加強節能環保是經濟轉型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破解我國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我國節能環保領域正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和無限的商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圍繞本期主講話題,深入剖析了加強節能環保的重要性和
習近平同志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作了系統闡述,鮮明提出“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新時期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資源環境問題說到底是自然生態系統問題。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就是充分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了《關于促進云貴地區重點區域和產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促進甘青新三省(區)重點區域和產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統稱為《指導意見》)。 此舉旨在落實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有關要求,推動云南、貴州、甘肅、青海、新疆五省(區)加強生態文明建
自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始,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之路至今已走過40余年。伴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中國確立了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實施“五位一體”總體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探索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建立形成了行政管制、經濟激勵、公眾參與綜合運用的環境政策體系。
十年中,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一是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二是堅持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三是堅持從再生產全過程制定環境經濟政策;四是堅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態系統休養生息;五是堅
周生賢在環境保護部黨組擴大會議上強調 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努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全面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環境保護部今日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周生賢主持會議,他強調,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努力提高
2017年5月25日,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方力受市政府委托做了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市政府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疏功能、轉方式、治環境、補短板、促協同,以解決北京空
首次公開的報告無疑將成為未來工作的一個對標基準線。綠色發展指數將產生催化作用,促使各地區的發展最終走向綠色的均衡與收斂。 2017年年末,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四部門發布了“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公布了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文明
25日上午,《國務院關于2015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這是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環保部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專項工作報告。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報告中提到,2015年全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但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等問題仍然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東升近日提交盡快制定生態補償法的議案,建議通立法推動生態補償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統籌區域科學協調發展,推動地區生態屏障建設。 張東升介紹,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由國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共同構成的環境法律體系,確立了有關環境保護的具體法律制度。但在現行的環境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保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一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PM2.5(細顆粒物),這個大家原本很陌生的專有名詞,因為2011年10月以來我國多地灰霾天氣造成嚴重大氣污染,而迅速成為社會熱詞。之后,PM2.5被納入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并在一些地方開始監測。2012年全國“兩會”上,PM2.5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社會對PM2.5的關注和重視,
國家發展改革委定于2018年7月2日(周一)上午10:00,在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我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介紹“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孟瑋: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發改委專題新聞發布會。綠色發展是大家都很關心
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2012年世界資源論壇”今天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為論壇發來賀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擔任論壇主席。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資源與綠色經濟”,來自中外資源環境領域的專家、學者、官員、青年學生600多人就資源管理與環境保護政策、廢棄物的回收和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等問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把良好環境作為發展基本要素和先進、可持久的生產力 把環境保護作為轉變發展方式重要推力、作為穩中求進的重要引擎 建設優美宜居生態環境,已成為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社會文明進步新標志 7月17日,山西省委中心組舉行專題報告會,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黨組書記
12月27日,由全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4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在京召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會議并致辭。以下是致辭全文。 環保上市公司是環保產業界的主力軍,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的重要力量,我很高興再次參加中國環保上市公司的峰會,與大家面對面進行交流,探討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問題
環境保護部近日會同農業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3〕86號,以下簡稱《通知》),這是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總體部署、完善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通知》以環境影響評價為主線,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環
環境保護部近日會同農業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3〕86號,以下簡稱《通知》),這是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總體部署、完善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通知》以環境影響評價為主線,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環境影
1980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湖南省洣水洋塘魚道,是當時國內設計建設的技術最先進、功能最齊備、具有完整試驗監測資料的魚道。但由于種種原因,1984年以后停止使用。 環境保護部近日會同農業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以環境影
4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發言中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和審議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是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的一項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今日在京會見了捷克議會參議院副主席米蘭?什捷赫先生一行,并就兩國環保政策與現狀以及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充分交換了意見。 李干杰首先代表環境保護部對米蘭?什捷赫先生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中國環境保護的總體情況以及取得的進展。他說,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環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脫貧攻堅、教育脫貧、生態環境保護三個補“短板”的規劃。 會議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重大戰略,也是人民群眾迫切期盼。會議通過《“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了以下任務:一是強化源頭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結構性改革轉型期,環境治理也邁入了全面整治攻堅期。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此前就曾指出,2016年是確定“十三五”環境保護頂層設計的一年,也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環保工作任務艱巨。 那么,2016年已然結束,為了確保“十三五”期間環保工作順利進行,有效改善我國環境質量,國家各部門
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脫貧攻堅、教育脫貧、生態環境保護三個補“短板”的規劃。 圍繞“十三五”,國務院確定了不少重點專項規劃,而首批通過的僅三項,總理為何首選生態環境呢?李克強在會議中開宗明義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 江國成)在過去數十年乃至上百年,阜新、遼源、萍鄉、銅陵、焦作等一座座城市依礦拔地而起,這些城市產業曾因礦產資源而興旺。但長期開采使這些地區礦產資源逐漸枯竭,產業衰退,就業和民生保障難以為繼。這種經濟因礦而興、因資源枯竭而衰形成的現象在國際上被稱為“資源詛咒”。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脫貧攻堅、教育脫貧、生態環境保護三個補“短板”的規劃。 會議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重大戰略,也是人民群眾迫切期盼。會議通過《“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了以下任務:一是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