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命的調控是在不同水平上進行的,包括基因水平、轉錄水平、蛋白質水平和代謝水平,這也是多組學研究的意義所在。為;此,圍繞代謝與疾病,蛋白質翻譯后修飾與蛋白組學等研究工作,生物谷專訪了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國家蛋白質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趙世民。 生物谷:非常感謝您能參加生物谷在4月份主辦的2017多組學與臨床轉化前沿論壇。您作為國家蛋白質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在代謝相關蛋白質翻譯后修飾檢測方法、新代謝相關蛋白質翻譯后修飾的發現及相關調控酶的發現等方面取得了原創性的突破。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所獲得的科研成果以及與人類疾病的關系。 回答:生物是由簡單的分子通過精密組裝形成的復雜整體。要了解生命的奧秘,我們不但需要知道比如DNA片段、各種RNA、蛋白質和代謝物這些單個分子的生物化學特性,更需要知道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在外界環境改變的時候各種分子之間的互動關系。蛋白質是執行生物功能的基礎分子,它們的功能受到細胞內外環......閱讀全文
研究在一個全新的層面上呈現出廣闊前景 美國當地時間2月19日,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罕見地同時發表兩篇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的最新成果。其中關于蛋白質向能量轉化過程中“乙酰化修飾”的重要發現,對肝病、腫瘤等代謝疾病的藥物研發提供了開拓性的思路,生物醫學研究在一個全新的層面上呈現出廣闊的前
人體80%疾病與代謝有關,揭開代謝的奧秘就等于找到了制服疾病的密鑰。2月19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刊物《科學》同時刊發了兩篇復旦大學科研人員對生命新陳代謝乙酰化作用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兩篇題為《代謝酶的乙酰化協調碳源的利用和代謝》和《蛋白賴氨酸的乙酰化調控》文章,以蛋白質向能量轉化過程中“乙酰化修飾
人體80%疾病與代謝有關,揭開代謝的奧秘就等于找到了制服疾病的密鑰。2月19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刊物《》同時刊發了兩篇復旦大學人員對生命作用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兩篇題為《代謝酶的乙酰化協調碳源的利用和代謝》和《賴氨酸的乙酰化調控》文章,以向能量轉化過程中“乙酰化修飾”的重要發現,為肝病、等代謝疾病的藥
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教育部組織開展了2012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工作。 經評審,決定授予“軟界面電分析化學的若干問題研究”等36項成果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稀土生物效應的細胞無機化學研究”等6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0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已于近日揭曉。入選項目名單(按主持單位拼音順序排序)如下: 2010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入選名單序號項 目 名 稱主持人主持單位主要完成單位1實時三維圖形
來自復旦大學、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證實,NADP+-IDH突變促進超琥珀酰化,損害了線粒體呼吸作用并誘導了凋亡抵抗。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11月12日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志上。 復旦大學的趙世民(Shimin Zhao)教授及Wei Xu是這篇論文的共
通過調節人體內一種名叫PEPCK1的代謝酶,即可有效控制葡萄糖濃度,為糖尿病干預治療帶來新希望。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系列刊物《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志7月9日刊登了這項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由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趙世民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經3
記者10日從復旦大學獲悉,該校生物醫學研究院趙世民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通過調節人體內一種名叫“PEPCK1”的代謝酶可有效控制葡萄糖濃度。該項成果為糖尿病干預與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并于9日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雜志上。 趙世民介紹,科學家把人體內氨基酸等非
8月16日,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揭曉。繼17號發布了2018年國家優青項目各單位的立項情況后,分析測試百科網今天又整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立項情況和完整名單,結果供大家參考。 30家單位獲得38項創新群體研究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主要是支持優秀中青年科學
富營養提升腫瘤、心血管和糖尿病三大復雜疾病的發病率,但其中的分子機理未得到有效闡明。近日,一項由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徐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趙世民團隊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員劉德培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為相關機理的闡明提供了線索。 9月6日,相關研究論
蛋白質研究等6個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2CB910100代謝相關蛋白質修飾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趙世民復旦大學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教育部良好通過2012CB910200天然免疫應答相關蛋白的鑒定、結構與功能舒紅兵武漢大學教育部優秀通過2012CB910300泛素-蛋白酶體:系統性發現其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