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細胞毒藥物應用日益增多,腫瘤、器官移植及行介入性操作患者的增加,肺部真菌感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臨床實踐中,一些醫生對肺部真菌感染不太熟悉,處理上也不合理,而微生物檢驗相當于臨床醫生的眼睛,就處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我們的診斷就關乎患者的治療。上星期一個病例,讓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患者男性,83歲,間斷咳嗽10余年,最近咳嗽加重,后收入院。送我科做痰培養檢查,檢查出流感嗜血桿菌,給予患者頭孢他啶抗感染治療。輸注抗生素后痰量減少,但發熱癥狀改善不明顯,氣喘。醫生打電話詢問,感覺治療效果不太好,是不是還有其他菌生長。我科知道醫生對此患者很關注,放培養箱繼續觀察細菌生長情況,并囑咐臨床醫生繼續送檢。兩天以后,血平板上長了發黃的毛茸茸一片。看到的第一感覺是霉菌感染,趕緊接種到SGC平板上。然后又做乳酸酚棉染色,顯微鏡檢查觀察如下圖: 右圖很清晰,很明顯的黃曲霉菌。顯微鏡特征:分生孢子頭......閱讀全文
曲霉菌在環境中廣泛存在,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霉菌胞子進入人體。首先侵人感染肺部進而發肺曲霉菌病。在血液系統疾病、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癌等免疫抑制患者中曲霉已成為僅次于白色念珠菌的重要致病真菌。曲霉菌感染已成為最常見的、傳播最廣的條件致病霉菌之一,但早期診斷困難,常常導致治療時機延誤,病
最近比較多的病人在問:我的G試驗報告是陽性,GM試驗報告是陰性,檢驗科的結果是否不準確,包括很多檢驗科的人員都不明白這兩個試驗到底是什么回事。要回到這個問題,首先得跟大家普及一下真菌的知識。 真菌,是一種真核生物。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音xùn)類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蒙大拿州立大學(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IL-1α的關鍵分子或可幫助抵御肺部感染,有效改善患者的機體健康。 Alayna Caffrey博士表示,我們主要研究人類機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8月5日,珀金埃爾默公司宣布推出新的EUROIMMUN Aspergillus Antigen ELISA(免疫球蛋白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專門用于檢測曲霉抗原半乳糖甘露糖蛋白,有助于區分侵襲性曲霉菌病(IA)。 曲霉病是一種由曲霉菌引起的
侵襲性真菌感染是重癥監護和器官移植患者死亡的高風險因素,其早期診治對提高救治率至關重要。其中,絲狀真菌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但絲狀真菌生長緩慢(一般需要5~7d)限制了早期診斷,絲狀真菌的早期鑒定與耐藥性增強已成為臨床救治的重大難題。目前,絲狀真菌常用的鑒定方法為鏡檢和菌落形態聯合鑒
由Robert Coutts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全新類型的真菌病毒。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這種病毒感染煙曲霉菌型真菌,該細菌能引起人類患曲霉病。這種真菌靶向感染肺器官,并且是免疫力低下的個體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這種真菌病毒稱為煙曲霉菌-1(Af
工業合成塑料的生產與使用已經對環境產生嚴重的危害。聚氨基甲酸酯(PU)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譽為“第五大塑料”,廣泛應用于工業、醫療、建筑和汽車等,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泡沫塑料、海綿和汽車墊子等。全球聚氨基甲酸酯(PU)年產量估計約為800萬噸(Mt),并且逐年增加。這些不可降解的聚氨
導讀:一、病因 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代謝產生的一種有毒物質,對禽類有較大的毒害,主要侵害肝臟,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一、病因 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代謝產生的一種有毒物質,對禽類有較大的毒害,主要侵害肝臟,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玉米、花生、稻和麥子等谷物以及棉
19世紀80年代末,“病原體”開始被用來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從那以后,科學家便一直在尋找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中造就其致病能力的特質,這也促使生物學領域出現一些重大發現,如確定了各種導致疾病的細菌、真菌及其毒素;研發出長期使用且效果可靠的疫苗,如白喉和破傷風疫苗,這些疫苗確實能通過促使人體
19世紀80年代末,“病原體”這個術語開始被用來指代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從那以后,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中造就其致病能力的特質。一些重大發現如各種細菌和真菌毒素在致病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已經產生。的確,那些最久遠和最可靠的疫苗諸如白喉和破傷風疫苗,通過促使人體產生讓細菌毒素失效的
霉菌和酵母的檢測是我們食品微生物檢測的一個重要項目。霉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真菌菌落;沒有菌絲的稱之為酵母。這并非分類學名詞。 相對于細菌來說,霉菌和酵母生長緩慢,競爭能力較弱,故培養霉菌和酵母時要注意形成抑制細菌的環境。 下面是我們在檢測霉菌酵母時遇到的幾個問題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 廖萬清 李秀麗現在機會性深部真菌感染的發病率急劇上升,你知道主要有哪些因素嗎?自80年代以來,深部真菌感染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免疫抑制等高危患者的增加,以及耐藥真菌和新出現真菌的日益普遍,顯著改變了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情況,如曲霉菌及其他霉菌的感染不斷增加,非白念珠菌成
下面是我們在檢測霉菌酵母時遇到的幾個問題: 1、計數前的鑒定 計數霉菌酵母結果前是需要鑒定菌落是否是真菌的。 霉菌的形態相對比較明顯,不容易被混淆。但是對于酵母來說,培養基里抑制細菌的成分,例如氯霉素在此的劑量不足以抑制所有的細菌種類。部分細菌會在孟加拉紅培養基上生長的也很好,如下
摘要:食品安全是人們普遍十分關心的問題,發展新的食品檢測技術有關于民生的大事,具有十分的重要的意義。食品分析涉及營養成分、添加劑、有毒有害的有機農藥殘留和無機重金屬雜質檢測等多個方面。本文僅介紹了新型綠色萃取技術結合原子吸收光譜在食品中有毒有害重金屬組分檢測中的應用,綠色萃取技術包括固相萃取(S
由Robert Coutts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全新類型的真菌病毒。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這種病毒感染煙曲霉菌型真菌,該細菌能引起人類患曲霉病。這種真菌靶向感染肺器官,并且是免疫力低下的個體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這種真菌病毒稱為煙曲霉菌-1(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TeraSense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主要用于食品和農業領域檢驗的成像掃描儀。在澳大利亞可通過Scitech公司購買TeraSense新型太赫茲(THz)成像掃描儀,憑借其成像傳感器可對物體的內部結構進行無損分析,使其成為食品檢驗、農業檢查和包裹內容監測的理想選擇。同時,THz成像的結
導讀:12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近期對液體乳產品抽查的結果。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25日,蒙牛發布聲明致歉。但黃曲霉素所帶來的巨大安全威脅并不能用道歉來消除,乳品安全再次成為了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 牛奶中黃曲霉素是什么從何來 Q
Neogen公司向客戶提供最全面的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伏馬菌素素,赭曲霉毒素,T-2/H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的檢測方案。結果可 以在幾分鐘內得出,并且只需簡單的配套設施和操作技巧。 新型的Reveal Q+可提供定量檢測方式, 3分鐘的檢測時間,結果顯示單位為ppm或是ppb。 R
放線菌(Actinobacillus)是一類主要呈菌絲狀生長和以孢子繁殖的陸生性較強大的原核生物。因在固體培養基上呈輻射狀生長而得名。大多數有發達的分枝菌絲。菌絲纖細,寬度近于桿狀細菌,約0.5~1微米。可分為:營養菌絲,又稱基質菌絲,主要功能是吸收營養物質,有的可產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種鑒定的重要依
為什么肝病科主任從來不吃煮花生? 多吃綠葉蔬菜能抗黃曲霉毒素 電子顯微鏡下的黃曲霉毒素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近期對200種液體乳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有一個批次的純牛奶黃曲霉毒素M1含量實測值為1.2微克/千克,而國家規定最高值為0.5微克/千克,超標140%。 黃曲霉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夏新輝研究員團隊近期實現了一個“奇思妙想”,他們研發出一款基于曲霉菌孢子碳材料的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有望為電動汽車的長續航能力提供新技術。這項成果近日發表于《先進材料》雜志。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了解,鋰硫電池是一種新型的高能量密度電池,以硫作為電池正極、金屬鋰作為負極,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 廖萬清 李秀麗現在機會性深部真菌感染的發病率急劇上升,你知道主要有哪些因素嗎?自80年代以來,深部真菌感染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免疫抑制等高危患者的增加,以及耐藥真菌和新出現真菌的日益普遍,顯著改變了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情況,如曲霉菌及其他霉菌的感染不斷增加,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近期對200種液體乳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有一個批次的純牛奶黃曲霉毒素M1含量實測值為1.2微克/千克,而國家規定最高值為0.5微克/千克,超標140%。 黃曲霉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有研究說,它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幾十倍,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
真菌毒素是由產毒真菌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世界上約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而不能食用,不僅在經濟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而且由真菌產生的真菌毒素還能引起人畜中毒,嚴重時甚至可以致癌。 一種真菌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真菌毒素,不同的真菌可以產生相
侵襲性真菌病(IFD)是指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并導致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的感染性疾病,近年來隨著靶向治療等新的治療方法在血液腫瘤領域的應用,導致IFD發生風險增高。中國侵襲性真菌感染工作組基于近年來IFD一些新的研究數據和變化,參照歐美等相關指南對我國原有IFD的
塑料,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成為污染環境的大問題,塑料的生物降解是全球環境污染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科學家在垃圾堆中發現了“吃塑料”真菌,這是塑料生物降解領域的重大突破。 塑料廢棄物會阻塞水路、污染土壤、釋放有害物質,甚至會威脅到動物。全球科學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放線菌(Actinobacillus)是一類主要呈菌絲狀生長和以孢子繁殖的陸生性較強大的原核生物。因在固體培養基上呈輻射狀生長而得名。大多數有發達的分枝菌絲。菌絲纖細,寬度近于桿狀細菌,約0.5~1微米。可分為:營養菌絲,又稱基質菌絲,主要功能是吸收營養物質,有的可產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種鑒定的重
感染是ICU病房內病人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因素,發生率明顯高于普通病房[1],而控制感染主要是對病原菌采用有效的抗菌治療。近年來,隨著第三代頭孢菌素等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和耐藥菌株的增加,病原菌在構成和藥物感敏性上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ICU病房病人病情危重,多數無法獲得病原學依據后才用藥,經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一)、用PCR等技術字標本中擴增真菌DNA.國內應用PCR與反向斑點雜交快速檢測及鑒定念珠菌主要種別。國外可以用PCR-DEIA技術從血清中擴增出白色念珠菌的DNA來診斷念珠菌病。針對真菌的共同序列而設計的‘全能引物’(pan-primer)而擴增580bp的產物,為真菌所共有。檢測血液標本即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