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印發通知,就在藥品生產企業實行藥品質量受權人制度有關事項進行明確。通知指出,2009年將首先在血液制品類、疫苗類、注射劑類以及重點監管特殊藥品類藥品生產企業試行藥品質量受權人制度。 國家藥監局網站4月10日消息,國家藥監局為進一步加強藥品生產監督管理,確保藥品生產質量,決定在藥品生產企業實行藥品質量受權人制度。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通知就有關事項進行明確。 通知指出,藥品質量受權人制度是藥品生產企業授權其藥品質量管理人員對藥品質量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對藥品生產的規則符合性和質量安全保證性進行內部審核,并由其承擔藥品放行責任的一項制度。 結合中國藥品生產的實際情況,在藥品生產企業實行藥品質量受權人制度工作采取“分階段逐步推行”的原則。2009年將首先在血液制品類、疫苗類、注射劑類以及重點監管特殊藥品類藥品生產企業試行藥品質量受權人制度。 通知規定,藥品質量受權人應......閱讀全文
據新華社電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人1月13日在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我國將在2009年大力規范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秩序。 “凈化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秩序,不是簡單地重復以往的整治,而是立足解決制度、機制問題,強化全程規范。”該負責人說,為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將主要從4個方
作為全國制藥行業領先的質量安全保障技術交流平臺,自2011年中國藥品質量安全大會首屆舉辦以來,已走過了四個年頭,并得到了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典委員會、美國FDA等單位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歷經多年發展,活動已成為全國藥品安全領域規模最大的專業性
3月16日,記者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今年我省將重點推廣食品安全質量授權人制度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以建立起食品安全風險共擔機制,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全省所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責任險全覆蓋。 據了解,推行食品藥品質量授權人制度,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細化,具體做法是在企業內部
以“技術與創新同步 法律與責任同行”為主題的 “2011中國藥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大會”,于2011年5月25日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酒店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主辦,北京中培科檢信息技術中心承辦,旨在不斷提高藥品質量,加強風險管理控制及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今天上午,河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食藥安全,誠信河北"行動計劃(2013-201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相關內容,《行動計劃》"嚴"字當頭,探索實施嚴重違法企業負責人"終身禁入"制度,同時,加大舉報獎勵力度,每起案件獎勵金額的最高限提高至30萬元。 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明年
各有關單位: 藥品質量安全是全球藥品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而且需要政府、企業單位及相關機構共同努力,協助解決藥品安全面臨的各種問題。此外,確保藥品質量安全還需要更高的透明度、更好的信息共享、以及政府、業界和學術界之間更好的協作和對話。為了創造這樣的機會,不斷提高藥品質量,加強風險管理控制及保
尋商機,求合作,由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主辦的2011首屆中國藥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大會將于2011年5月25-26日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的重點將圍繞藥品質量安全的技術應用與解決方案,旨在搭建一個藥品產業技術與方案相互交流的公共平臺,不斷提高藥品質量,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及促進我國醫藥事業的良
基本藥物使用量大、涉及人群廣,其質量安全狀況尤為引人關注。南京地產基本藥物質量狀況如何?廠家又如何自我把關?昨天,記者跟隨南京市藥監局檢查人員,對基本藥物開展了一次專項檢查。 標簽管理比現金管理還要嚴 昨天上午,市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處處長高強帶領多名檢查人員,來到位于新港開發區的南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4月19日,第八屆中國藥品質量安全大會在蘇州隆重舉行(相關報道:藥品質量關乎患者生命 第8屆中國藥品質量安全大會開幕)。本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督研究中心主辦,北京中培科檢信息技術中心承辦。4月18日會議由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審評中心主任藥
長期困擾中藥界的“一藥兩方”,甚至“一藥多方”的含牛黃品種問題,將隨著含牛黃中成藥的質量標準的提高而得到改善。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對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2816號(醫藥衛體238號)提案的答復》中明確表示,正在編撰的2010版《中國藥典》,對禁止使用人工牛黃的品種,將增加豬去
延遲一年多后,參照美國FDA和歐盟標準制定的新版GMP規范(《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終于有望正式出臺。在日前閉幕的2011年全國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會議上,藥監部門透露,今年將有多部食品藥品監管法規制度出臺或修定,其中備受業界關注的新版GMP規范即將頒布實施。此時,距離
從9月12日CFDI提供的企業參比試劑備案可以看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共942個廠家產品參與了備案,其中508個廠家產品在289個仿制藥目錄內。 無論是國家目前所要求的第一期仿制藥目錄內產品,還是國家未要求開始啟動一致性評價但在國內已上市的產品,對于是否啟動一致性評價,需要考慮的是該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