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是一種膜結合糖蛋白分子,測定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ACE 是一種膜結合糖蛋白分子量為150000 含鋅屬二肽羧肽酶能使血管緊張素I(十肽由腎素轉化而來)肽鏈C 末端的組氨酸和亮氨酸殘基水解形成具有增壓作用的血管緊張素II(八肽) 后者通過與血管氣管平滑肌作用引起血管;支氣管收縮ACE 也具有降血壓作用,并參與緩激肽P 物質等多肽性炎性物質的滅活,ACE 還能直接作用于腎上腺皮質,促進醛固酮分泌,因此ACE 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以及緩激肽系統的重要調節因素影響人體多種生理機能,ACE分布于全身各組織以肺副睪睪丸,最高其次為十二指腸胰卵巢主動脈,甲狀腺脾腎與肝的含量甚微,此外巨噬細胞單核細胞人胎膜胎盤羊水和臍靜脈血也含此酶,各組織ACE 主要定位于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由于肺組織具有豐富的血管床且肺毛細血管床內皮細胞所含的ACE 位于細胞外(外周血管床內皮細胞所含的ACE 位于細胞內) 促使血管緊張素I 轉化為......閱讀全文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是一種膜結合糖蛋白分子,測定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ACE 是一種膜結合糖蛋白分子量為150000 含鋅屬二肽羧肽酶能使血管緊張素I(十肽由腎素轉化而來)肽鏈C 末端的組氨酸和亮氨酸殘基水解形成具有增壓作用的血管緊張素II(八肽) 后者通過與血管氣管平滑肌作用引起血管;支氣管收縮A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on 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亦稱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因子,即降壓多肽。ACEI最早應用于臨床的是從蛇毒中提取的九肽――替普羅肽,近年來人們研制出了20余種ACEI類藥物,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有培哚普利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是一類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而實現降壓作用的藥物,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等。ACEI通過抑制循環及組織中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減少末梢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減少血管內皮細胞素形成,增加緩激肽、前列腺素、內皮依賴舒張因子,
?1.樣品的準備。a.血液樣品的準備。對于血清樣品,將全血在常溫如25℃下放置30分鐘至2小時,不要劇烈搖晃以免溶血,待全血自然凝固并析出血清后,4℃約1000-2000×g離心10分鐘,取黃色上清即得血清,注意不要吸取白色或淡黃色沉淀;對于血漿樣品,將全血用肝素或者EDTA進行抗凝,4℃約1000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介紹: ACE可催化血管緊張素Ⅰ(十肽)水解成八肽的血管緊張素Ⅱ,使血管進一步收縮,血壓升高。也可作用于腎上腺皮質,促進醛固酮的分泌。因此,ACE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的重要成分。ACE還催化具有降壓作用的緩激肽水解而失去活性。ACE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以附睪、睪丸及肺的含量
大鼠(Rat)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ELISA檢測試劑盒使用說明 檢測原理 試劑盒采用雙抗體一步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往預先包被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抗體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標本、標準品、HRP標記的檢測抗體,經過溫育并徹底洗滌。用底物TMB顯色,TMB在過氧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介紹: ACE可催化血管緊張素Ⅰ(十肽)水解成八肽的血管緊張素Ⅱ,使血管進一步收縮,血壓升高。也可作用于腎上腺皮質,促進醛固酮的分泌。因此,ACE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的重要成分。ACE還催化具有降壓作用的緩激肽水解而失去活性。ACE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以附睪、睪丸及肺的含量
血管緊張素Ⅱ介紹: 血管緊張素Ⅱ是腎素作用血管緊張素原產生血管緊張素Ⅰ,再經轉化酶的作用而生成。血管緊張素Ⅱ具有較高的生物活性,是最有效的加壓物質,其加壓作用是去甲腎上腺素的40倍,還可刺激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和醛固酮。血管緊張素Ⅱ正常值: 血漿10-30ng/L(臥位)。血管緊張素Ⅱ臨床意義:
血管緊張素Ⅰ介紹: 血管緊張素Ⅰ是由腎素作用于血管緊張素原轉變而來,因此可反映腎素活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對維持血壓、水和電解質平衡、內環境穩定起重要作用。血管緊張素Ⅰ正常值: 血漿:11-88ng/L。血管緊張素Ⅰ臨床意義: 降低:見于原發性高血壓、特發性或假性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
血管緊張素Ⅱ介紹: 血管緊張素Ⅱ是腎素作用血管緊張素原產生血管緊張素Ⅰ,再經轉化酶的作用而生成。血管緊張素Ⅱ具有較高的生物活性,是最有效的加壓物質,其加壓作用是去甲腎上腺素的40倍,還可刺激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和醛固酮。血管緊張素Ⅱ正常值: 血漿10-30ng/L(臥位)。血管緊張素Ⅱ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