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兩會,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寧夏團審議報告時,要求有關部門加快“互聯網+醫療”建設。總理的表態讓一度偃旗息鼓的互聯網+醫療,重新回到了輿論的熱點上。 互聯網+醫療第一個階段以大量互聯網醫療企業燒錢獲取用戶為特征。由于資本市場和政策導向的變化,互聯網+醫療自2016年進入冰冷期。互聯網最大價值是連接需求與供給,在供大于求的行業能發揮重塑行業結構的作用,但醫療最大的障礙是缺乏合格的醫療供給,互聯網難以顛覆行業格局。總理的正式表態,有助于消除政策導向上的不確定性,幫助互聯網+醫療迎來第二階段發展。 第二階段的特征將是把互聯網變成所有醫療、醫藥和醫保的基礎能力。互聯網醫療企業正在與線下實體醫療機構深度整合,甚至自己開設實體醫療機構;伴隨著醫聯體和家庭醫生等改革推進,傳統醫療機構也將提升自身互聯網應用程度,提高運營和管理效率。互聯網醫療企業和傳統醫療機構之間的邊界將越來越模糊,為互聯網+醫療進入第三階段做好準備。 一、互聯網......閱讀全文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風生水起,各方資本爭相融入。最近,關于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和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兩份征求意見稿在網絡流傳,引起業界關注。根據意見稿,互聯網醫療要被“打回原形”。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醫療?如何監管才能讓互聯網醫療符合市場需求,在安全邊界里健康快速發展?從今天起,本報推出
醫生站在了“風口”上 “互聯網+醫療”不是簡單的“醫療+互聯網”,它利用互聯網特點,開拓了新的經濟形態,在醫藥服務的細分領域對其存量和增量進行創新。 5月12日早上7點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王明軒,照例抽空回答“春雨醫生”用戶的健康咨詢,患者評價他“非常專業認真”“非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衛健委連發三文《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這是中國醫療主管部門為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服務制定的首批實施細則,對互聯網診療的定義、范圍、規范性做了細致的說明,全面規范互聯網行業的同時,也給醫療
“互聯網醫療將重構健康管理、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生態五大問題,2015年,醫療行業變革一觸即發。”這是互聯網醫療中國會日前發布的行業報告作出的預言。該組織還分析認為,醫藥電商、在線問診、掛號服務、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最受資本追捧的四種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 從互聯網金融到互聯網醫療,傳
4月1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意見》有關情況。與此同時,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也公布了“互聯網+醫療”布局的幾大重要措施,包括“微信智慧醫院3.0”計
行走在創投圈,三人行必有“醫療”焉。不知道這么形容互聯網醫療的“熱”是否貼切,但2016年的互聯網醫療已然不是兩年前那個才露尖尖角的模樣。 2016年,醫療健康領域的項目有89起獲得融資,IPO上市一起,F輪-上市前,1起;獲得C輪融資有4起,分別是華領醫藥、啟明醫療、新氧網、杏樹林;B輪14
國務院發文表態支持“互聯網+”,帶來相關政策支持的同時,也提出了不少新任務。完成所提任務的難度如何?移動醫療又該怎么借助“互聯網+”東風,實現循序推進?快來看“互聯網+”為移動醫療提供的七種有力武器! 武器之一:以線上線下連接解決患者“心塞”難題 “互聯網+”可以解決醫療行業哪些“心塞”問題
2月8日,某社交應用上出現一則匿名爆料貼,稱百度醫療事業部整體裁撤。 對此,網易科技向百度官方求證,百度官方暫未回應。有接近百度醫療事業部的人士向網易科技證實,確有此事,并表示已經有百度醫療內部人士準備離職。不過,百度醫療管理層人士向網易科技表示,還沒有收到內部的正式通知。 看上去,百度內部
搭上“互聯網+”順風車 醫療何去何從? 在日前舉行的“2015中國互聯網大會·互聯網醫藥健康論壇”上,衛計委體制改革司司長梁萬年表示,互聯網將會對醫藥衛生服務的理念、模式、技術、方法產生重大影響。在深化醫改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推動醫藥衛生領域的改革,是醫改頂層設計高度關注的問題。梁萬年認為
醫療市場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市場,互聯網企業必須與傳統醫療機構、醫藥企業與醫保單位緊密合作,才能取得發展。由此,“顛覆醫療”悄然轉化為“擁抱醫療”,“互聯網醫療”也逐步演進為“智慧醫療”。 在智慧醫療之前,“互聯網醫療”的提法一度大熱,2014年更是被稱為中國的“互聯網醫療元年”。而在互聯網醫療之
圖片來源于網絡 生活總是在不斷變化,科技也在時刻創新。近幾十年,互聯網改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對健康問題日益重視的背景下,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模式呼聲高漲。 互聯網+醫療健康體系涉及諸多方面,今天小編想重點說說互聯網+醫療服務。根據使用的人員和服務方式來分,互聯網+醫療服務大
“醫患矛盾可能長期存在,醫生仍面臨著更為突出的職業風險。如何在制度建設、法律建設上更好的保護醫生的職業尊嚴是很重要的”。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大首鋼醫院院長顧晉表示。 新冠疫情暴發后,國內醫護人員沖在抗疫的第一線,4萬多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他們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探索新的診療方案
當互聯網醫療風靡全球,作為傳統制藥業的巨頭們以怎樣的態度看待這場變局?事實上,在2010年甚至更早某些制藥業大佬已經有所行動,演變至今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制藥企業參與其中。他們試圖通過新技術手段尋找服務醫生與患者的絕佳途徑,圍繞自己的核心產品,通過合作、投資、收購、自我開發四個不同途徑參與其中,從藥
6月1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公布《廣東省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了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等10項主要任務。到2020年,廣東三甲醫院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基本覆蓋縣級醫
隨著移動互聯網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進入2014年后,與移動互聯網結合的移動醫療則成為熱點中的熱點,以BAT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加速布局移動醫療領域。今年下半年以來,春雨醫生完成了5000萬美元C輪融資,騰訊1.7億美元參與丁香園和掛號網融資,小米2500萬美元入股九安醫療。綜合來看,產業資本投資的方
新的模式總是在舊模式的基礎上產生的,在無重大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改變的前提下,任何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模式,都是源于對舊模式的深度適配和強化。現在構建于中國現行醫療體制基礎上的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與其說是對原有醫療體制的顛覆和改進,不如說是強化了原有的醫療邏輯,最終或許會積重難返,成為被真正革命性的創
阿里巴巴、小米、九州通、康恩貝、百洋醫藥,這些各為業界翹楚的企業,如今有著一個共同的興趣交集——互聯網醫療。這個無邊界的跨行業熱點,正成為越來越多資本關注的話題。 2014年12月的前十天里,手機制造商小米跨界投資可穿戴健康設備、藥企康恩貝通過并購殺入藥品電商、健康資產管理集團百洋醫藥宣布打造
IDC中國醫療行業研究與咨詢服務部高級研究經理肖宏亮說:“預計在2015年由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興信息化技術驅動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和健康管理模式將會逐漸成熟并逐步探索出適合的盈利模式,從而迎來更大的跨越式發展。這些新業務和新模式將會是傳統模式的有效補充,并將非常有效地促進中國醫療改革目標的實現。”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出臺《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三大重磅文件,為中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療”指明了方向。細化分類 促進行業規范“從心電圖上看,病人有心臟停搏的現象,情況十分危急。建議立即將患者轉至
2018年新一輪的國家行政機構大部制改革,無疑是影響醫藥領域未來最大的變量。此輪改革中,如果說國家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醫保局”)是“橫空出世”,劈開了國家醫保作為主動支付方的新紀元,那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衛健委”)的誕生則可謂“四兩撥千斤”,“健”一字所代表的“健康”無疑統攝全局一
現今,很多人都在談論移動醫療、互聯網醫療或智慧醫療。然而在實戰中,你很快就會陷入疑惑。比如說,醫療公司開一個服務號是不是就進入互聯網時代?是不是藥企開發一個APP或用微博微信提供針對醫生和患者的服務,那么他們就進入移動醫療時代? 顯然,這不能成立。首先,從根本的價值觀出發,這些醫藥相關企業僅
2019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已達267億元,醫藥咨詢機構沙利文分析預測,2026年有望增長至1978億元。 3月2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健委下發《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重點涉及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
近日,一份來自衛計委的文件《關于征求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關于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下稱《意見》)在網上流傳。根據這份文件,便誕生了以“互聯網醫院兩周內全部注銷”為主題的多篇文章,并且在社交媒體中刷屏。那么這份文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互聯網醫院真
互聯網巨頭“問診”醫療業 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醫療市場 歷經20年,一個時代來了。來得恰逢其時。弄潮于農耕文明、滯后于工業時代的中國,在這個叫做互聯網的時代,得以與世界齊步高歌。 無疑,互聯網讓人類的21世紀不同凡響、變了模樣。變成了何種模樣?它的“去中心化”屬性,讓每一個聲音
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界關于分級診療的討論風聲漸起,更有多家移動醫療企業試圖借互聯網之手推動分診醫療。有人斥之為畫餅充饑,也有人堅持互聯網足以撼動復雜的醫療體系,不過主觀性的討論并不能說明移動醫療到底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我們不妨先看看下面這個真實的小故事。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尼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醫保局、衛健委等21部委聯合制定了《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10項重大工程。 其中,和50萬零售藥店密切相關的是,“互聯網+醫療健康”提升工程要求積極發展“互聯網+藥品流通”,加快醫藥電商發展,向患者提供“網訂
據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數據庫顯示,截至2013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42.4%,2015年該比例為44.1%,截至2017年10月,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戶占貧困戶總數的46%。 健康扶貧既是國家扶貧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體現。在近日舉行的互聯網醫療與
按照中央要求,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正在研究編制《“十三五”健康中國建設規劃》,此規劃將成為今后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從多點執業、分級診療到電子處方、醫保網上支付等,制約移動醫療發展的政策、思維限制的大門正徐徐打開;從健康檢測、風險評估到自我健康管理,大健康產業也從健康1.0時代邁
歷經20年,一個時代來了。來得恰逢其時。弄潮于農耕文明、滯后于工業時代的中國,在這個叫做互聯網的時代,得以與世界齊步高歌。 無疑,互聯網讓人類的21世紀不同凡響、變了模樣。變成了何種模樣?它的“去中心化”屬性,讓每一個聲音都有回響,每一滴水珠都能折射出海洋;它將人類從固定地點中解放,讓貌似不相
僅僅一年的時間,互聯網醫療便從”夾縫求生”變成了”人見人愛”。 10 月 13 日,掛號網刷新了互聯網醫療領域的融資金額紀錄,宣布獲得超過 1 億美金的融資;而在此之前,春雨醫生于 8 月宣布獲得 C 輪融資 5000 萬美元,丁香園于 9 月融資 7000 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