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進入2014年后,與移動互聯網結合的移動醫療則成為熱點中的熱點,以BAT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加速布局移動醫療領域。今年下半年以來,春雨醫生完成了5000萬美元C輪融資,騰訊1.7億美元參與丁香園和掛號網融資,小米2500萬美元入股九安醫療。綜合來看,產業資本投資的方向目前主要集中于可穿戴醫療設備、自診問診平臺和醫聯平臺等領域。互聯網巨頭的不斷加入正推動著移動醫療行業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在iOS和Android兩大平臺上,目前通過審核的移動醫療應用已達到100000種以上,由此可見互聯網企業和資本的進入對移動醫療行業的影響之巨。當然,BAT等互聯網企業戰略布局式的跑馬圈地之外,傳統醫療企業也逐漸開始重視并探索醫療互聯網之路,這是移動醫療領域最為主流的兩股勢力。互聯網企業是用自身的互聯網基因來改造醫療這個傳統領域;而傳統醫療企業則是挾自身的專業資源希望借助互聯網思維來適應醫療服務的互聯網化大潮......閱讀全文
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給財新記者畫了一張曲線圖:2016年,中國移動醫療公司的商業估值處于爬坡狀態,尚未達到波峰;但與前兩年的大斜率增長相比,資本市場趨于平淡。 一位投資了平臺類和工具類移動醫療公司的基金經理,也給財新記者畫了一張曲線圖:2014年至2015年,移動醫療商業估值爬至波峰;
醫生站在了“風口”上 “互聯網+醫療”不是簡單的“醫療+互聯網”,它利用互聯網特點,開拓了新的經濟形態,在醫藥服務的細分領域對其存量和增量進行創新。 5月12日早上7點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王明軒,照例抽空回答“春雨醫生”用戶的健康咨詢,患者評價他“非常專業認真”“非
正在進行的兩會,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寧夏團審議報告時,要求有關部門加快“互聯網+醫療”建設。總理的表態讓一度偃旗息鼓的互聯網+醫療,重新回到了輿論的熱點上。 互聯網+醫療第一個階段以大量互聯網醫療企業燒錢獲取用戶為特征。由于資本市場和政策導向的變化,互聯網+醫療自2016年進入冰冷期。互聯網最大價
2014年8月24日,中歐首屆移動醫療創新論壇在上海順利召開。這次論壇由中歐校友醫療健康產業協會主辦,中歐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致辭、羅念慈主持了此次論壇。來自行業嘉賓和中歐國際商業學院校友300余人參加此次論壇。 近兩年,移動互聯網和醫療持續的發酵,持續的升溫,是投資、創業、社會民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風生水起,各方資本爭相融入。最近,關于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和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兩份征求意見稿在網絡流傳,引起業界關注。根據意見稿,互聯網醫療要被“打回原形”。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醫療?如何監管才能讓互聯網醫療符合市場需求,在安全邊界里健康快速發展?從今天起,本報推出
“互聯網醫療將重構健康管理、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生態五大問題,2015年,醫療行業變革一觸即發。”這是互聯網醫療中國會日前發布的行業報告作出的預言。該組織還分析認為,醫藥電商、在線問診、掛號服務、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最受資本追捧的四種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 從互聯網金融到互聯網醫療,傳
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將迎來爆發機遇,除了看相關市場政策外,還可參考BAT三巨頭是否有頻繁參與,金融、打車、教育、銀行、影視等領域先后被攻破,如今已經全面蔓延到醫療健康市場。 從去年底,有關移動醫療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在年初阿里投資中信21CN引起了業界對BAT在移動醫療領域的關注,而在近期騰訊70
國務院發文表態支持“互聯網+”,帶來相關政策支持的同時,也提出了不少新任務。完成所提任務的難度如何?移動醫療又該怎么借助“互聯網+”東風,實現循序推進?快來看“互聯網+”為移動醫療提供的七種有力武器! 武器之一:以線上線下連接解決患者“心塞”難題 “互聯網+”可以解決醫療行業哪些“心塞”問題
當感到不舒服時,只要拿起手機,就可以進行癥狀自查,還可以咨詢醫生并預約就診——這并非是對未來生活的想象,而是正在發生的場景。 在移動互聯網、可穿戴設備快速發展,及全民健康需求不斷提升的多重推動下,移動醫療已成為市場上的熱門概念。中國醫藥物資協會《2013中國醫藥互聯網發展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中
實際上, BAT三巨頭和小米大舉介入移動醫療領域,無疑看中的是移動醫療未來廣闊的市場前景。不過,值得指出的是,移動醫療市場看似前景誘人,但目前卻沒有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 群雄逐鹿移動醫療 騰訊兩個月內狂砸1億7千萬美元,入主丁香園和掛號網,馬化騰布局互聯網醫療領域的野心路人皆知。實際上,阿里
目前,全球與醫療相關的App產品已經達到近萬種,與健康相關的App更是難以計數。然而,當前的移動醫療(mHealth)只是改善體驗,并沒有觸及到醫療核心。移動醫療已經到了“七年之癢”的非常時期。 移動醫療創業者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家公司紛紛轉變思路,從“崇尚技術”轉向“醫生
日前,專注于腫瘤互助抗癌的移動端APP應用腫瘤圈已經正式在國內各大應用商店上線。腫瘤圈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腫瘤圈的初衷就是為腫瘤患者打造一個病人與醫生、病人與病人之間交流溝通的平臺。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移動醫療應用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
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界關于分級診療的討論風聲漸起,更有多家移動醫療企業試圖借互聯網之手推動分診醫療。有人斥之為畫餅充饑,也有人堅持互聯網足以撼動復雜的醫療體系,不過主觀性的討論并不能說明移動醫療到底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我們不妨先看看下面這個真實的小故事。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尼
在大數據時代,以數據為內容的移動醫療將徹底顛覆傳統醫療模式。產業鏈各方須適應產業環境和自身競爭力的變化,在生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根據行業發展的規律,移動醫療涉及的諸多環節中,信息收集和傳遞會優先誕生較多的投
在試用8個月之后,張強決定出鏡為杏樹林開發的這款“病例夾”軟件做一次“形象代言”。 美國醫學教育的經歷讓他確立了循證醫學理念,作為上海沃德醫療中心首席血管專家,張強在行醫、隨訪時都會詳細的記錄病人的資料。早年,他用手工一一記錄,一直希望有一個隨身攜帶的設備,儲存病人的影像、文字記錄,在隨訪
市場調查機構Research2guidance發布"2012-2013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年度報告"稱,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眾對醫療健康的關注,移動醫療將得到一定的成長,但很多醫療機構和政府對移動應用、云計算等概念還需一段時間的引導和教育,預計在2015年實現快速發展。艾媒咨詢(iiMed
4月1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意見》有關情況。與此同時,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也公布了“互聯網+醫療”布局的幾大重要措施,包括“微信智慧醫院3.0”計
市場調查機構Research2guidance發布"2012-2013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年度報告"稱,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眾對醫療健康的關注,移動醫療將得到一定的成長,但很多醫療機構和政府對移動應用、云計算等概念還需一段時間的引導和教育,預計在2015年實現快速發展。艾媒咨詢(iiMed
發送一條信息到醫患終端,醫生就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患者的身體狀況如何,再根據情況返回建議;穿戴著血糖檢測儀的患者,隨時隨地可檢查自身病況,以做不時之需;值班護士不用再每隔半小時查一次病房,通過智能平臺系統實時監控病房中病人們的情況,極大節省了
2014年6月19日、20日,2014移動醫療與智慧健康國際高峰論壇在杭州國家高新區(濱江)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浙江省智慧健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泰格醫藥智慧醫療研究院、《創業家》雜志社、美年大健康、領匯創投、華大基因、丁香園、黑馬會等多家國際知名機構籌備舉辦,以國際化、專業化、高層次、跨領
2014年是公認的所謂“移動醫療元年”,包括筆者創立的公司在內的眾多移動醫療企業應運而生。在創業者大舉進軍和資本的猛烈追逐之下,移動醫療大熱,但遠沒出現其它被移動互聯網入侵的行業那種顛覆情景,這是因為移動醫療的創業路上有太多的坑,阻礙著創業者們的前進。 醫生沒動力、不會用 “得醫者得天下”,
以前,人們心目中的移動醫療僅是移動健康設備或是網上藥店,然而,近兩年,移動醫療越來越熱,一些“掌上藥店”、“掌上醫生”、跨國藥企開發的健康教育的APP陸續運行,不久前阿里健康更是大手筆高調進入移動醫療領域,馬云稱“如果我們投資做的對,30年以后醫生找不到工作,醫院藥廠會越來越少”,這些事實讓人驚
2月8日,某社交應用上出現一則匿名爆料貼,稱百度醫療事業部整體裁撤。 對此,網易科技向百度官方求證,百度官方暫未回應。有接近百度醫療事業部的人士向網易科技證實,確有此事,并表示已經有百度醫療內部人士準備離職。不過,百度醫療管理層人士向網易科技表示,還沒有收到內部的正式通知。 看上去,百度內部
未來總規模將逾8萬億的健康服務業,引來各路資本搶灘布局移動醫療。 一周前,美國一家名為CastlightHealth的移動醫療公司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當日該公司股價最高漲幅達1.5倍。事實上,這家公司過去三年虧損持續擴大,2013年虧損更是達到6220萬美元,約為2011年虧損額的三
現今,很多人都在談論移動醫療、互聯網醫療或智慧醫療。然而在實戰中,你很快就會陷入疑惑。比如說,醫療公司開一個服務號是不是就進入互聯網時代?是不是藥企開發一個APP或用微博微信提供針對醫生和患者的服務,那么他們就進入移動醫療時代? 顯然,這不能成立。首先,從根本的價值觀出發,這些醫藥相關企業僅
有人說,2014年是中國的“移動醫療元年”。這一年,醫療信息化建設提速,人口健康信息化基本框架開始形成,各種移動健康服務應用軟件令人應接不暇,以互聯網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商界大佬也在加緊布局移動醫療。 資本的進入一次次刷新著移動醫療的價值,公眾的熱盼也讓移動醫療使命感
阿里巴巴、小米、九州通、康恩貝、百洋醫藥,這些各為業界翹楚的企業,如今有著一個共同的興趣交集——互聯網醫療。這個無邊界的跨行業熱點,正成為越來越多資本關注的話題。 2014年12月的前十天里,手機制造商小米跨界投資可穿戴健康設備、藥企康恩貝通過并購殺入藥品電商、健康資產管理集團百洋醫藥宣布打造
僅僅一年的時間,互聯網醫療便從”夾縫求生”變成了”人見人愛”。 10 月 13 日,掛號網刷新了互聯網醫療領域的融資金額紀錄,宣布獲得超過 1 億美金的融資;而在此之前,春雨醫生于 8 月宣布獲得 C 輪融資 5000 萬美元,丁香園于 9 月融資 7000 萬美元。 “
2015年中國醫藥互聯領域風起云涌,官產學研資用各界積極探索實踐,大幅推動了醫療產業變革。這種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齊頭并進的局面,注定了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年份,必將在醫改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臨近歲末,我們來聊聊,對產業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的十大關鍵詞。 1.互聯網+ 如果讓“互聯網+”
2014年被視為中國移動醫療元年,創業項目層出不窮,可穿戴設備、遠程醫療、醫療大數據平臺等新載體紛紛建立,以移動醫療為基礎的云端醫院、未來醫院、空中醫院等新概念層出不窮。但是商業模式如何?可以持續發展、真正落地的模式正在演繹過程中,各方的博弈也在進行。 1月31日,由輝瑞中國聯合經緯中國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