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摘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桂冠,書寫了若干個“中國第一”及頂級榮譽,其中之一是“中醫藥成果獲得最高獎項”。她本人亦認為,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范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齊拉特評價說,經過現代技術的提純和與現代醫學相結合,中草藥在疾病治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驚喜之余,不禁回想起前幾年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關于中醫存廢的爭論。其核心問題,不離所謂的“中醫是否科學”,且認識、結論迥異,爭辯雙方誰也未能說服誰。多年來,中醫藥界亦存有類似“中醫藥不科學化必被廢,科學化也被廢”這樣的消極看法。相形之下,關于中醫藥現代化的探討,似乎更具建設性和現實意義。此次屠呦呦獲獎,自不待言,它必然會引發整個行業甚至全球對于傳統醫藥天然產物單方藥物的研發熱潮。 從歷史上看,遠古的西醫傳統,其實與中醫和其他古醫學非常相似,也曾經歷過草藥、冶金術階段,只是后來......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中醫不科學”、“取消中醫”……至今未絕的存廢之爭,引發人們對中醫藥命運的關注。而就在社會上對中醫藥爭議紛紛之時,中醫藥系統內部正發生著一場靜悄悄的變化,中醫藥事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中醫存亡不在于外部如何評價,而在于自身如何發展。”著名中醫專家鄧鐵濤說,“中醫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曹洪欣:醫學博士,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院首席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代表性傳承人。 記者:中醫藥話題總是不斷,詆毀者有之,力挺者有之,互聯網上更是聚集著一大批“中醫粉”、“中醫黑”,論戰不休。您怎
《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7月1日起正式實施,本報6月30日刊發了消息。該條例在業內引起極大反響,記者就此專訪了深圳市中醫藥立法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就條例出臺的背景、過程以及相關內容進行介紹和解讀。 《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深圳市正全面有序推進醫藥衛
青蒿啟迪獲諾獎,羅浮論道中醫藥。2016年9月4日至6日,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在中國古代偉大醫藥學家葛洪煉丹著書的廣東省惠州市羅浮山腳下召開。 2016年9月5日上午,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在惠州市羅浮山隆重開幕 葛洪于1600多年前在此所著
中藥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戰略性地位日益凸顯;公立中醫類醫院住院人均費用較公立醫院低24%,中醫藥“保基本、強基層、控費用”作用逐漸體現;中醫藥專業在校生達75.2萬,下一個屠呦呦何時出現?標準數量達649項,藥材質量怎么樣?“墻內開花墻外也香”的中醫藥近年來“國際范兒”十足,在我國中醫藥
2月28日,吉林省中醫藥發展大會在長春市召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長馬俊清出席會議并講話。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邱德亮作工作報告。 王國強說,當前我國中醫藥事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戰略機遇,希望吉林省以此為契機,抓住機遇、趁勢而上
又一所國字頭大學即將橫空出世?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官網消息,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建設可行性論證會和建設工作匯報會在11月1日和11月4日相繼召開。一周內,兩次建設會議召開,意味著這所“國字頭”大學或許很快就要來了。 作為研究中醫藥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成果豐碩、實力雄厚,擁有中國首位諾
一個作信息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是如何看待中醫藥的?這個新興學科又能夠給古老而神秘的中醫藥研究帶來哪些幫助和機會? 這幾年,人近中年,身體出現了各種亞健康的癥狀,影響工作和生活。于是,我求醫問藥,讀書自解,在此過程中,獲得了一些關于中藥和食品方面的知識。當然,無論如何,我都只能算是被科普的對象。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下,各地紛紛開展了“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但在科研與臨床工作中,如何保證中醫臨床研究的主體地位,中醫藥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進行療效評定,中醫療程如何確定,調方指征和標準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亟待明確。 ● 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理應從基礎做起,將解決好這些最基本的理論和實踐
最近,“扮演”中醫藥專家的劉洪濱引起各界廣泛關注。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京召開大會,表彰第三屆國醫大師和首屆全國名中醫。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的評選,能否杜絕江湖郎中,實現正本清源?記者采訪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 問 為啥要評名中醫 彌補國醫大師
“目前在澳大利亞,約有40%的病人尋求非西醫治療,其中80%以上尋求中醫治療,并且絕大多數是洋人,澳大利亞所需中藥材大部分從中國進口。”澳大利亞中醫針灸學會會長林子強說。 在日前于貴陽召開的“中國(貴州)中醫藥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及非洲等國的專家認為,中醫藥日益廣泛地參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10〕14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財政部 衛生部關于下達2010年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通知》(財社〔2010〕90號),我部組織制定了《201
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北京12月6日電(劉映)12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這也是我國首次發布中醫藥發展狀況的白皮書。據了解,白皮書從中醫藥的歷史發展脈絡及其特點、中國發展中醫藥的國家政策和主要措施、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對我國中醫藥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概述。全文約
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秘書處消息,第八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將于8月28日——9月6日在英國倫敦隆重召開。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將與世界中醫藥大會聯合主辦本屆盛會。 據悉,本屆大會主題為“中醫藥有利于人類健康”。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中醫藥、傳統醫藥、現代醫藥及相關領域從事醫療、教育、科研、管理、生產、貿易
2010年,是中醫藥發展具有轉折性的一年。這一年不僅為在挑戰與機遇激烈變奏中取得輝煌成就的“十一五”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還將開啟令人充滿希望和想象的“十二五”。 數年前,當社會上少數人所謂“取消中醫”論調引發中醫存廢之爭,有心的人們不禁對未來中醫藥發展心存憂慮時,十七大明確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醫保局、衛健委等21部委聯合制定了《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10項重大工程。 其中,和50萬零售藥店密切相關的是,“互聯網+醫療健康”提升工程要求積極發展“互聯網+藥品流通”,加快醫藥電商發展,向患者提供“網訂
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發布了未來5年指導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該《規劃》闡明了“十二五”期間國家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并明確了未來5年的中醫藥工作重點。 “十二五”時期,中醫藥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戰略機遇期,同時,也將面臨許多新情況
為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部署,加快推動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人
“以貫徹《中醫藥法》為契機,更加充分認識中醫藥的科學價值,發揮中醫藥在我國慢病防治體系中的優勢作用,發揮中醫藥在慢病防治中的特色優勢,” 此間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嶺藥業董事長吳以嶺在提案中建議:以中醫養生文化指導健康人群預防慢病,發揮中醫藥優勢實現慢病早期防治,發揮
嘉 賓:李 梢(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醫學院教授,清華信息科技國家實驗室生物信息學部副主任) 趙 靜(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教授) 大數據是個被炒爛的概念,但是它確實是個好東西。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對海量數據的處理猶如一把神秘的鑰匙,解開了一個個未知謎團。對于中醫來說,它的作用機理和確切療效
北京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經廣泛征求意見進行修訂后,將于近日發布。規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中醫藥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建設現代中醫藥發展模式為主要任務,以服務居民健康為中心;堅持產業與事業、健康與文化兩個聯動;創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管理運行三個機制;實現
12月6日,中國政府首次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提出了中醫藥發展的宏偉愿景。那么,首部中醫藥發展白皮書有哪些亮點?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進行了解讀。 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屠呦呦研究員因青蒿素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這是
日前,川貝枇杷膏在美國走紅,引發關注。3月3日,在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藥“走出去”不只是止咳糖漿,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如何讓更多中醫藥“走出去”?不少全國政協委員也關注到了這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表示,中醫藥“走出去”需
鳥兒能飛靠的是翅膀,花兒能紅靠的是陽光。對我國的中醫藥來說,什么才是推動他騰飛的力量? 云南白藥、東阿阿膠、同仁堂……縱觀國內一批批著名中藥企業的發展成長,他們的崛起無不與創新息息相關。 推進自主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靈魂 在今年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了“制定和實施扶持中醫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之一。毛澤東主席1958年曾經說過:“中國醫藥學是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之后幾代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對中醫藥的發展都極為重視。中醫藥的作用和意義在于它的特色和優勢。與西醫相比,中醫不僅是醫學
中醫針灸是中華文化千年流傳的古法,治愈了許多人的頑疾。但維基百科卻認為針灸屬于“偽科學”,在針灸英文頁面上赫然寫道:“acupuncture is a pseudoscience” (針灸是偽科學)。 這一說法惹惱了全球的中醫。近日,有超過2500名中醫師在請愿書網頁簽名抗議,要求維基更正這一
衛生部部長陳竺近日在中國中醫科學院視察和調研時表示,促進中醫藥發展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選擇,衛生部將全力支持中國中醫科學院的發展。 陳竺指出,中國中醫科學院在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發揮了歷史性的作用,是中醫藥學傳承、發展、創新的重要基地和思想庫,具有很好的包容文化和深厚的歷史積淀,形成了一批領軍人物,
【中國制藥網 會議論壇】在第八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2017年年會上,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向全國醫藥企業家人士發出倡議,要積極行動,從自身做起,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在新時代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表率。 1月19日-20日,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