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科院理化所劉靜團隊:在液態金屬海洋里遨游
劉靜在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講解科研成果。 我們徜徉在液態金屬研究的海洋里,既因科學發現的收獲而感到快樂,也因技術的突破而感到踏實。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劉靜團隊又提出了一種液態金屬液固相變轉印方法,可用于快速制造易于貼合到任意復雜形狀表面的柔性功能電子器件。 直接利用液態金屬制備各種柔性電路仍面臨煩瑣、耗時、穩定性低等挑戰,尚不易快速制得實用化柔性功能器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科院理化所助理研究員王倩以及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后于洋,在劉靜的領導下,歷時九個月突破了以往存在的技術瓶頸,建立了基于低溫相變轉印的液態金屬柔性功能電路快速制造方法。 自然界的饋贈 劉靜和他的團隊首先利用液態金屬打印機在PVC(聚氯乙烯)膜表面打印出液態金屬電路;之后,在此電路上進一步覆蓋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并加以固化。 “為了將液態金屬電路完全從PVC膜轉印到PDMS膜上,我們嘗試過火燒、有機溶劑溶解等很多方法,可是......閱讀全文
劉靜:把液態金屬從“冷門”做成“熱點”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雙聘研究員、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劉靜,最近很忙。他帶領的聯合科研團隊首次揭示了柔性液態金屬的節律性自發振蕩效應和跳躍現象,取得了液態金屬理論的突破性進展;柔性液態金屬“車輪”能載著3D打印的塑料小車或小船,在電場中做各種復雜的運動并搭載物質。 柔性液態金屬是一種可變形的
劉靜:從冷熱刀到液態金屬 17年玩轉跨界創新
人物檔案 劉靜,生于1969年,系中科院理化技術所雙聘研究員兼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他先后入選中科院及清華大學“百人計劃”,長期從事液態金屬、生物醫學工程與工程熱物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受訪者供圖) 元旦剛過,劉靜團隊又一篇關于液態金屬的論文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材料視野》上。他們
記中科院理化所劉靜團隊:在液態金屬海洋里遨游
劉靜在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講解科研成果。 我們徜徉在液態金屬研究的海洋里,既因科學發現的收獲而感到快樂,也因技術的突破而感到踏實。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劉靜團隊又提出了一種液態金屬液固相變轉印方法,可用于快速制造易于貼合到任意復雜形狀表面的柔性功能電子器件。 直接利用液態金屬
研究揭示柔性液態金屬薄膜的自組裝方法
針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其中的針法是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插入人體特定深度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醫生在行針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依賴自身經驗及手法將針遞送至特定的穴位,對于醫生的技能要求很嚴格。客觀化和精確化是中醫現代化發展的趨勢,發展針刺響應的超敏深度傳感器對于刻畫扎針深度的定量化表
新型納米液態金屬電子墨水和智能柔性導電器件
隨著電子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柔性電子器件的需求與日俱增。柔性電子技術需要電子器件具有柔性、可拉伸性、生物相容性等諸多新特性。液體金屬(Liquid Metal, LM)完美結合了液體的形變能力與金屬的導電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柔性電路材料。
高性能柔性液態金屬復合屏蔽材料的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孫蓉團隊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表了題為Flexible liquid metal/cellulose nanofiber composites film with excellent th
新型納米液態金屬電子墨水和智能柔性導電器件
隨著電子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柔性電子器件的需求與日俱增。柔性電子技術需要電子器件具有柔性、可拉伸性、生物相容性等諸多新特性。液體金屬(Liquid Metal, LM)完美結合了液體的形變能力與金屬的導電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柔性電路材料。
首個自驅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終結者來了么
世界首個自驅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問世,意味著中國在液態金屬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3月26日,在不到10平方米的辦公室內,電話鈴聲此起彼伏。看到記者走進來,劉靜臉上有略帶歉意的笑容,“對不起,這兩天事情特別多”。 是的,因為制作出世界首個自主運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劉靜“火”了。
液態金屬能給計算帶來什么
液態金屬,在普通人看來,它可能是體溫計中流動的水銀,是高溫鍋爐中沸騰的鐵水。可在科學家眼中,它是流動的軟體生命,是連接人體神經的橋梁,是未來機器人變革的核心材料……不久前,我國一個科研小組在國際上率先將液態金屬與量子器件及計算技術聯系起來。更快更智能的計算,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液態金屬是否預示
新材料可快速膨脹固化也可再次恢復液態
我國科學家近日在液態金屬研究領域又獲新進展。清華大學教授劉靜研究組聯合中科院理化技術所,發現了一種基于多孔液態金屬(鎵銦合金)的普適性柔性材料——PLUS材料。這種材料在極限情況下可快速膨脹至原體積的7倍以上,膨脹后甚至可攜帶重物漂浮于水面。相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材料視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