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0 年荷蘭人米德爾堡和詹森設計制造了最原始的顯微鏡(圖1),1610 年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察小的物體并將其放大,后來被列文霍克改進成為原始的顯微鏡。1658 年意大利人馬爾皮基應用最原始的顯微鏡首先觀察到了紅細胞,他是第一個見到紅細胞的人,開始進行紅細胞計數則是200 年后的事情了。而設計并生產出第一臺血細胞計數儀則又過了近100 年。 自從發明了顯微鏡以后,人們從微觀世界中了解和觀察到了血液的組成,并根據他們的特點分別將它們稱為紅細胞和白細胞和血小板。在以后的研究中,人們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與血液中的細胞數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依據對疾病診斷的需求,人們開始尋求對血液中細胞的數量進行計數。1852 年就有人開始設計對紅細胞的計數辦法,1855 年發明了用于計數血細胞的計數板, 目前仍然使用的改良Neubauer 計數板就是應用最為廣泛和持續時間最為長久的經典一種,雖然各種類型的血細胞計數儀已在廣泛使用,但血......閱讀全文
1590 年荷蘭人米德爾堡和詹森設計制造了最原始的顯微鏡(圖1),1610 年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察小的物體并將其放大,后來被列文霍克改進成為原始的顯微鏡。1658 年意大利人馬爾皮基應用最原始的顯微鏡首先觀察到了紅細胞,他是第一個見到紅細胞的人,開始進行紅細胞計數則是200 年后的事情了。而設計并生
近年來由于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血液分析儀上也不斷采用了最新的電子、光學、化學技術,由于臨床工作對于血液細胞分析內容的要求的增加,提供更加方便、更加適用、更多功能、更加準確、更快速度和更多參數的血液分析儀,已經是各血液分析儀生產廠商的目標。 血常規檢驗多參數化:近年來許多儀器都在增加新的
20世紀初期,莫爾德蘭采用光電器進行血細胞計數;1947年拉格克蘭茨采用高效光電倍增管加上光電掃描技術及暗視野照明法進行血細胞檢測分析,克服了莫爾德蘭光電法中存在的問題,可試用于臨床;1958年,庫爾特在前人的基礎上,采用電阻率變化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研制出性能比較穩定、操作比較方便的血液
20世紀初期,莫爾德蘭采用光電器進行血細胞計數;1947年拉格克蘭茨采用高效光電倍增管加上光電掃描技術及暗視野照明法進行血細胞檢測分析,克服了莫爾德蘭光電法中存在的問題,可試用于臨床;1958年,庫爾特在前人的基礎上,采用電阻率變化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研制出性能比較穩定、操作比較方便的血液
1. 1966年Prewitt和Mendelsohn發明了第一臺用于血涂片圖像分析的系統,命名為Cydac顯微鏡掃描系統。 2. 1974年Larc推出了第一臺用于自動白細胞分類的儀器并投入臨床使用,開創了白細胞五分類的先河。 3. 20世紀90年代末,高性能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雙向通訊在醫療
發展歷史 20世紀初期,莫爾德蘭采用光電器進行血細胞計數;1947年拉格克蘭茨采用高效光電倍增管加上光電掃描技術及暗視野照明法進行血細胞檢測分析,克服了莫爾德蘭光電法中存在的問題,可試用于臨床;1958年,庫爾特在前人的基礎上,采用電阻率變化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研制出性能比較穩定、操作比較
1590 年荷蘭人米德爾堡和詹森設計制造了最原始的顯微鏡,1610 年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察小的物體并將其放大,后來被列文霍克改進成為原始的顯微鏡。1658 年意大利人馬爾皮基應用最原始的顯微鏡首先觀察到了紅細胞,他是第一個見到紅細胞的人,開始進行紅細胞計數則是200 年后的事情了。而設計并生產出第一
1947年,在美國芝加哥那間小小的地下室里,華萊士庫爾特先生和他的弟弟約瑟夫,正在利用細胞的生物特性和電學原理,為改進實驗室檢驗工作尋求新的方法。 五十年來,庫爾特兄弟發明的這項神奇的技術—庫爾特原理,不僅開創了血細胞分析的自動化時代,也從此讓庫爾特公司的科學家們責無旁貸地肩負起了自動化血細胞
近年來由于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血液分析儀上也不斷采用了最新的電子、光學、化學技術,由于臨床工作對于血液細胞分析內容的要求增高,提供更加方便、更加適用、更多功能、更加準確、更加速度和更多參數的血液分析儀,已經是各血液分析儀生產廠商的目標。 1血常規檢驗多參數化 近年來許多儀器都在增加新
隨著國內企業研發力量的快速提高,以及市場重心從高科技向普及型轉移,國內產品的競爭力正逐步增強,為國內廠商拓展市場提供了機遇,醫療器械市場也開始茁壯成長。醫療儀器行業涉及到醫藥、機械、電子、塑料等多個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目前,中國醫療儀器行業同發達國家相比雖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