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為什么十八大把生態文明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突出地位?我認為,建設生態文明,是黨中央基于對當今世界出現的能源資源環境瓶頸約束、氣候變化異常、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持續等問題的科學分析,制定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戰略對策。如何解決這一系列全球性的嚴峻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對策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變人類的不良行為、觀念、習慣。不管是什么政治制度,不管是什么階級階層,不管是什么民族種族,不管是什么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態文明建設這一超意識形態的人類利益原則,使人類利益原則恢復了本來的權威。對內,這一決策能夠贏得全國人民的擁護,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生態文明......閱讀全文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高到“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生態文明是針對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困境,人類選擇和確立的一種新的生存與發展道路,生態文明辯證否定和揚棄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 (2012年11月17日)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同事,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黨的十八大剛剛閉幕之際,第三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即行召開,恰當其時,很有意義。我謹代表環境保護部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借此機會,我主要就立足環境保護推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作為一個全面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受到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深入學習領會《意見》精神,彰顯《意見》新內容、新亮點,本刊記者對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黎祖交教授進行了專訪。 在黎祖交教授看來,中共中央國務院最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貴陽市大力推進“千園之城”建設,力爭到2018年底全市公園數量突破1000個。圖為白云區泉湖公園一角。 圖為貴州省石阡縣龍塘萬畝茶園一角。龍塘鎮以龍塘大屯萬畝有機苔茶示范園建設為核心,全鎮茶園面積已超過萬余畝,集茶葉加工、休閑品茗、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生態示范園成為鄉村旅游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進一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 一、深刻認識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面對我國資源約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發展總綱,明確了新常態、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是指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飽含尊重自然、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和發展理念,為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這些重要論述,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突出抓好藍天、碧水、青山、綠地、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努力爭當生態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社會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問題不是一國一地區的問題,而是全球性問題。要共謀全球環境治理,可以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得到重要啟示。堅持綠色發展,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在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
黨的十九大取得的一個重大理論成果和歷史性貢獻,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了系統闡述,特別是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
只有減少人類對自然的消費,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人類才能可持續地生存下去。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國的發展戰略任務之一,標志著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本文的宗旨是從探討生態文明理論的基本問題出發,解析我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
生態環境退化與經濟貧困惡化是許多國家貧困地區面臨的兩大困局,也是聯合國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極為關注的重要內容。能否將對這二者的治理結合起來,是科學家們一直思索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趙其國院士、滕應研究員提出,應以生態扶貧帶動精準扶貧,實現減貧脫貧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雙贏”。 建
國家海洋局正式批準嵊泗縣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國海函〔2015〕80號),這是嵊泗繼國家級列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級生態縣、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國家級海洋公園)、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之后,獲得的又一國家級名片。 為加快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突出海洋生態文明的示范引領作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筆者認為,作為環境保護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應勇于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生態環境和諧 今年已有四十余萬只候鳥先期抵達鄱陽湖越冬。經濟高速發展 峽江水利樞紐一期工程如火如荼。圖/記者許南平攝一列動車行走在贛鄱大地。圖/記者許南平 12月12日,是國務院批復實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三周年。這三年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推動我省經濟五年翻番。與此同時,黨
建設生態宜居家園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也是國富民強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評價了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明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第二個百年目標兩個階段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對相關任務進行了部署。如何理解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
人民網北京10月31日電 “首屆生態中國論壇”10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與會政府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圍繞十二五規劃,紛紛就如何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林業產業與低碳經濟有效結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及如何加強生態保護方面熱烈討論。 本屆論壇以“發展生態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為主題。論
記者:不久前,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并專門下發通知,對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環保部門如何確保實現“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 周生賢:“十一五”以來,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按照《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要求,超前謀劃,認真落實,取得了污染減
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社會文明形態,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豐富了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內涵,體現了黨堅持綠色 、循環、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安徽省出臺生態強省建設實施綱要,就是要以實際行動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園。中國環境報今日報道安徽的做法,希望對其他地方有所借鑒。 中國環境報記者 潘騫合肥報道
在人類經濟的社會發展中,水是戰略性的自然資源,具有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今,我國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持續提升,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斷增加,生態水被社會用水擠占的現象越來越多,因此,水生態系統開始逐漸面臨著嚴峻挑戰。與此同時,伴隨著大眾環保意識的提升,生態保護以及宜居環境的需求開始逐漸引發社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將推進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消費方式,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通過推進城鎮化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融入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進一步強調了生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親自推動,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強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明確指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