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病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專家共識》解讀中華婦產科雜志2018年5月第53卷第5期刊發了“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病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專家共識”一文(作者:郎景和、陳春林、向陽等),現初步解讀如下:一、子宮動脈栓塞術(UAE)治療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病的適應癥:1、有保留子宮且有生育功能需求患者,自愿接受UAE治療。2、無生育要求者,但有明顯的臨床癥狀者,但需要明確告知UAE可能導致卵巢壞死或子宮內膜壞死等后果。3、不宜行二次手術者,如巨大的子宮肌瘤或者是子宮腺肌瘤,其實這些情況在臨床上也不少見。二、UAE的禁忌證:主要是包括八種情況:1、妊娠期子宮肌瘤;2、有泌尿生殖系統感染;3、肌瘤有惡變可能或者高度懷疑子宮肉瘤者;4、有其它的婦科惡性腫瘤并存;5、介入栓塞治療的一般禁忌證,如:造影劑過敏、穿刺點皮膚感染、腎功能不全或機體嚴重的免疫抑制;6、帶蒂的漿膜下肌瘤;7、病灶主要由雙側卵巢動脈供血的子宮肌瘤或子宮腺肌病患者;8......閱讀全文
《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病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專家共識》解讀中華婦產科雜志2018年5月第53卷第5期刊發了“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病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專家共識”一文(作者:郎景和、陳春林、向陽等),現初步解讀如下:一、子宮動脈栓塞術(UAE)治療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病的適應癥:1、有保留子宮且有生育功能需求患
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均為婦科常見病,但因病變部位、聲像圖特點及超聲醫師識別經驗的不同,二者的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仍有一定困難,相互間容易誤診,從而延緩治療時間。為提高診斷的準確率,本研究采用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技術(TVCDFI)并與手術病理診斷作對照,回顧性分析經我院婦產科住院收治的57例子宮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本文對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來我院就診的63例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患者進行回顧分析:年齡28~53歲,平均40.5歲,其中腺肌病26例,子宮肌瘤37例。 1.2 方法 使
治療 1.隨診觀察 如患者無明顯癥狀,且無惡變征象,可定期隨診觀察。 2.藥物治療 (1)** 釋放激素激動劑(G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據統計,30歲以上的婦女,20%有子宮肌瘤,一般沒有臨床癥狀,但是,有兩種情況會引起子宮不正常出血,或者經量增多,或者經期延長,或者兩種癥狀同時并存。 那么究竟是哪些情況下會引起子宮出血呢? 第一種情況就
子宮中的平滑肌肉瘤可能因粉碎術而擴散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日前建議,外科醫生不要使用組織磨削工具移除子宮或子宮肌瘤,因為這種手術增加了散播未知癌癥的風險。它還要求制造商對相關設備(組織粉碎器)的標簽進行檢查,并正在考慮加設“黑匣子”警告
介入放射學是近年來臨床發展較快的新興學科之一,并已涉及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婦產科領域也能顯出獨到的優勢,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成熟,備受醫學界高度重視,現將其在婦產科方面研究進展情況綜述如下。 1.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病 &n
導讀: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組成,常見于30-60歲女性,患病率較高可達18-33%。治療需要根據癥狀、年齡、生育要求和病情狀況綜合考慮。今日門診值班,朋友因健康體檢發現子宮肌瘤,甚是擔心焦慮,來找咨詢,經詳細講解后最終選擇了手術治療。完畢擔心給朋友的治療建議有失合
病因 有關子宮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層的細胞突變、性激素及局部生長因子間的較為復雜的相互作用。 根據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結果表明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雌激素是
子宮肌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主要由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其間有少量結締組織。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見于30-50歲女性,其中以40-50歲發生率最高,占51.2%至60%,35-50歲年齡婦女約20%一25%患有子宮肌瘤。發病機制:確切病因不清,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子宮肌瘤的發生,與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