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自來水苯污染狀況逐步趨緩 兩區含量仍超標 央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張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截至到目前,蘭州市自來水苯污染事件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個小時。據當地水務公司稱,目前自來水中的苯含量已經明顯下降,對污染原因的調查仍在進行當中。 從昨天發生苯污染事件后,蘭州市每隔兩個小時都會發布一次水質情況,蘭州市在今天早上公布的第12次的水質數據顯示,與前兩個小時相比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四個檢測點中,城關區和七里河區目前仍然沒有檢測出苯物質含量,可以放心飲用。而在西固區和安寧區的取樣點苯含量都是超標,分別為每升53.23微克和每升23.2微克。相比較而言,安寧區的苯含量是有所上升的,不過一個比較好的數據是自來水廠的出水口的1號泵房的取樣點苯含量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由每升原來的125微克,下降到了現在的每升61.8微克。2號泵房的取樣點苯含量已經符......閱讀全文
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副組長鄭志強4月13日說,經開挖探坑的方式調查,調查組已查找到了導致水體苯超標的方位。根據環保專家現場初步分析判斷,周邊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溝內水體苯超標的直接原因,調查組將對此次事件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據新華社電 昨日,蘭州市城區唯一的供水企業—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出廠水及自流溝水樣被檢測出苯含量嚴重超標。蘭州城區個別居民水龍頭飲用水已經檢測出苯含量超標,當地政府稱在2 4小時里自來水不宜飲用,其中西固區已停水。蘭州各大超市出現市民爭相搶購礦泉水現象。 據水廠分析,可能是化工廠污染自流溝造
在中國,威立雅水務是最早嘗試全面市政水務服務的外國商業運營商供圖 4月10日下午3 時,蘭州市檢測出出廠自來水苯含量超標。由此,一場驚動全國的自來水污染事件浮出水面。與此同時,一個對外人來說頗為陌生的名字“威立雅”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是蘭州市唯一
4月11日,在蘭州市西固區一居民區,居民們排隊打水。當日,蘭州市自來水苯含量超標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啟動應急預案,積極調配安全水源,由消防、環衛等部門定點、定時向居民免費送水。新華社記者 陳斌攝  
蘭州水污染事件,讓公眾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的城市用水安全。 4月10日,蘭州市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檢測發現其出廠水苯含量超標。檢測顯示,4月10日17時,蘭州威立雅出廠水苯含量高達118微克/升,此后曾升高至約200微克/升,最高時超出國家標準20倍。國家規定,飲用水苯含量不超過10微克/
【圖解蘭州自來水苯超標原因】蘭州水源取自黃河,初步處理后經南線和北線兩條輸水自流溝輸入二水廠,再精細化處理達飲用水標準,經管網送到居民家中。受污染區域在北線輸水自流溝中段,自流溝深埋地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污染主因可能是含油地下水長期腐蝕溝體,致含苯物質
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像蘭州這樣被重化工企業包圍的城市,是躲不過飲用水安全危機的。 這個城市的風險早在2006年就被提示。2005年年底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引發了環保部門對我國飲用水安全風險的大排查,水源地“頭頂化工炸彈”的問題被重點關注。在隨后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評估報告中,蘭州石化等重化
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像蘭州這樣被重化工企業包圍的城市,是躲不過飲用水安全危機的。 這個城市的風險早在2006年就被提示。2005年年底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引發了環保部門對我國飲用水安全風險的大排查,水源地“頭頂化工炸彈”的問題被重點關注。在隨后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評估報告中,蘭州石化等重化
昨晚7時許,西固區桃園社區西側,施工人員挖掘出自流溝。該自流溝約四米寬、三米高,埋在地下約一米深。新京報記者 王瑞鋒 攝 原油泄漏污染蘭州自來水 綜合新華社電 記者12日從蘭州有關部門在西固區政府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造成蘭州自來水苯超標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
甘肅蘭州市去年4月發生的自來水苯超標事件處理目前有了新進展。記者3月24日獲悉,該污染事件責任單位之一的蘭州石化公司已決定投入超過1億元,進行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復,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環評,將于近期動工。此外,5位蘭州市民起訴威立雅水務集團一案日前在蘭州城關區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土壤及地下水修復項
4月14日早晨,蘭州市民收到了市政府的短信,告知今天早上7點,蘭州市政府正式解除了西固區的應急供水措施,這是蘭州最后一個結束應急供水的城區。 至此,蘭州全市的自來水供應已全面恢復正常。 表面上看,此次蘭州水污染危機似乎已經告一段落,但留在公眾心中的疑問仍未消除。 14日上午,5
4月12日,造成蘭州自來水苯超標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一條管道發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業的自流溝所致。經過有關部門緊急采取措施,蘭州“水危機”取得一定進展,但進一步處置還需時間。 自來水苯超標原因查明 11日,蘭州曝出自來水苯含量嚴重超標。當日下午,蘭州市政府緊急
【一次水污染,再次對我們進行全民“科普”,百度百科,我們知道苯是一種致癌物,而且具有“魔鬼”般的氣質—芳香氣味。而當蘭州水污染悄然來襲,全民搶水上演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這種甜味在我們心中竟然如此苦澀。當石油管網和輸水管網“糾纏”不清,水務廠和石化廠做慣了親密鄰居,一瓶干凈的水離我們會有多遠?】
新華網蘭州4月12日電(記者白麗萍 王衡)4月12日,根據最新調查,造成蘭州自來水苯超標的源頭直指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的管道泄漏,是其污染了供水企業的自流溝所致。 當地經過緊急采取措施,受到污染的西固、安寧兩個區的自來水苯含量已于12日中午大幅下降,城關、七里河兩區則一直
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過程圖。自流溝:不依靠泵站,而依照地勢自然流動。蘭州本次受污染的自流溝是自西向東流。 蘭州水中苯超標系化工廠污染 部分區域恢復供水 今天上午,合水南路社區外,大批市民在政府安排的水車處接打符合安全標準的飲用水 攝/法制晚報記者付丁 蘭州水中苯超標系化工廠污染 部分區域恢
4月14日,施工人員在進行輸水管道敷設作業。據介紹,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新敷設的兩條自流溝管道采用直徑為1.6米的球墨鑄鐵管道及管件,局部管件采用鋼制管件,新管線將確保城區15年至20年供水安全。 14日,蘭州市“4·11
4月15日,蘭州“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通報稱,從15日下午開始,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件應急處置轉入正常狀態,不過,這并未意味著蘭州完全解除了這場安全供水隱患。一位水務上市公司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沒有經過48小時的管網反復沖洗,在居民
4月15日,蘭州"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通報稱,從15日下午開始,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件應急處置轉入正常狀態,不過,這并未意味著蘭州完全解除了這場安全供水隱患。一位水務上市公司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沒有經過48小時的管網反復沖洗,在居民末端水質合格之前,尚
隨著公眾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從近幾年頻繁出臺的環保政策可見政府在環保方面的承壓正在與日俱增 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環境標準不斷提高,這對本地環保企業來說是雙刃劍:嚴厲的環保標準有利于環保企業拓寬業務,但排污限值和更高的排污處理成本也迫使大排放的企業相繼轉移 10月24日早上8點半,蘇州工業園區
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發生已經5天,盡管有關方面聲稱蘭州市各區供水已經達標,并解除應急措施,但市民用水依然謹慎。隨著此次事件的持續發酵和“謎團”的一步步揭開,當地公眾的焦慮并沒有減少。 蘭州市政府昨日傍晚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爆出,10日檢出苯超標的水樣是2日的取樣,而且是“順便”檢測到了。這就
新華網蘭州4月12日電 記者12日從蘭州有關部門在西固區政府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造成蘭州自來水苯超標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一條管道發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業的自流溝所致。經甘肅省環保廳環境監測站監測,截至12日11時,蘭州市6處自來水取樣點苯含量檢測
盡管我國自來水水質指標已由35項提高到106項,與世界先進國家的水質標準直接接軌,然而,“即使是省會城市,也只能做到40多項”。專家表示,蘭州自來水苯污染事件表明—— “自來水廠的檢測水平和監測能力必須要得到提高。”對于蘭州的水源污染事件,長期從事水體監測的長江科學院副院長陳進很是關注
央廣網蘭州4月12日消息(記者張磊 肖源 甘肅臺史昆)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天上午,蘭州市方面透露,造成自來水苯超標的原因已經查明,系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的一條管道,發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業的自流溝所致。 今天上午在蘭州市西固區召開的會議上,蘭州市副市長嚴志堅通報了
蘭州市政府組織相關單位開挖位于蘭石化302與303廠之間的自流溝,鋪設鑄鐵管,防止地下渣油滲入自流溝。 “4?10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揭示了一個長期以來隱而未現的真相:自來水廠的安全監測,并不是完全可信賴的。 盡管事件的后續處理仍在進行中,但不論是技術還是程序問題,這起事件
甘肅省蘭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4·11”局部自來水苯超標事件調查結果。 調查組認定,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為供水安全責任事件。蘭州市副市長嚴志堅對事件負有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調查通報顯示,此次局部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直接原因是蘭州威立雅水務公司4號
央廣網蘭州4月12日消息(記者肖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蘭州市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透露,出廠水及自留溝水樣中,苯含量嚴重超標。據該公司的檢測數據,自來水中苯含量的峰值,高達每升200微克,這一數值,是國家最高限制的20倍。昨天,當地緊急成立了“4-11”自來水苯指
2014年4月11日,蘭州市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出廠水及自流溝水樣中苯含量超標10余倍。記者走訪蘭州市各大超市發現,市民爭相搶購自來水。 新華網蘭州4月13日電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教授、國家環境應急專家組成員王金生在蘭州表示,初步判斷,蘭州自來水中的苯來源于蘭州石化上世紀80年代發生泄漏事故
記者昨天獲悉,造成蘭州自來水苯超標的原因已查明: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一條管道發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業的自流溝。圖為昨天蘭州市威立雅水務集團苯超標的水廠4號自流溝附近油污覆蓋、臭味刺鼻,已經被當地警方拉起警戒線和警示牌。事故發生后,該自流溝已停用。這條自流溝長約3公里,建于二十世紀
4月12日,蘭州市威立雅水務集團苯超標的水廠4號自流溝附近臭味刺鼻,已經被當地警方拉起警戒線,并注明“警戒線內,禁止吸煙”。事故發生后,該自流溝已停用。這是連接自來水一分廠至二分廠之間的自流溝,長約3公里,建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全程封閉且沿途沒有排污口。但周邊部分化工企業的一些管線與自流溝有交叉
記者12日從蘭州有關部門在西固區政府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造成自來水苯超標的原因已經查明,系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一條管道發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業的自流溝所致。 會上,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相關區縣及環保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此次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的最新進展情況。蘭州市環保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