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兒童哮喘診斷標準
1.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或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 2.發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支氣管舒張劑有顯著療效。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 5.對于癥狀不典型的患兒(如無明顯喘息或哮鳴音者),應至少具備以下1項: (1)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激發試驗陽性。 (2)證實存在可逆性氣流受限:①吸入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后15分鐘,FEV1增加≥12%;②抗哮喘治療有效: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1~2周后FEV1增加≥12%。 (3)呼氣峰流速(PEF)日間PEF變異率>13%(連續監測1~2周)。 符合第1~4條或第4、5條者,可以診斷哮喘。......閱讀全文
簡述兒童哮喘診斷標準
1.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或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 2.發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支氣管舒張劑有顯著療效。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 5.對于癥狀不典型的患
簡述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的診斷標準
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可引起醫院獲得性肺炎、血流感染、腹腔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等。 在燒傷患者嗜麥芽窄食單胞菌感染的診斷與其他細菌感染無明顯不同,均需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及細菌學檢測結果進行診斷。患者肺內感染、血液感染、創面感染的診斷標準可見相關指南。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簡述脊索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成年患者有長期頭痛病史 并出現一側展神經麻痹者,應考慮到脊索瘤的可能 但確定診斷尚需借助X線、CT和MRI等影像學檢查。 脊索瘤應與腦膜瘤相鑒別。同部位腦膜瘤可引起局部骨質受壓變薄或骨質增生,而少有溶骨性變化。DSA常見腦膜供血動脈增粗,有明顯的腫瘤染色。 如脊索瘤向后顱窩生長應與橋小腦角的
簡述軟下疳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 根據當地流行病學背景,患者發病前4~5天有性接觸史,臨床上在生殖器部位發生一個或多個痛性潰瘍,基底軟,有觸痛,腹股溝淋巴結疼痛、腫大,甚至破潰形成潰瘍,并通過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及梅毒血清學試驗陰性排除梅毒,可初步考慮為軟下疳,如涂片查到革蘭陰性鏈桿菌,可以做出臨床診斷,但確診尚需進行培養和
簡述黃疸的鑒別診斷
診斷 黃疸只是一種癥狀/體征,并非疾病。對于黃疸的診斷并不難,但是鑒別診斷很重要。只要血清膽紅素濃度為17.1~34.2umol/L(1~2mg/dl)時,而肉眼看不出黃疸者稱隱性黃疸。如血清膽紅素濃度高于34.2umol/L(2mg/dl)時,鞏膜、皮膚、黏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出現黃染則為顯
簡述小兒腦癱的鑒別診斷
1、進行性脊髓肌萎縮癥 本病于嬰兒期起病,多于3~6個月后出現癥狀,少數病人生后即有異常,表現為上下肢呈對稱性無力,肌無力呈進行性加重,肌萎縮明顯,腱反射減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復患呼吸道感染,患兒哭聲低微,咳嗽無力,肌肉活組織檢查可助確診,本病不合并智力低下,面部表情機敏,眼球運動
簡述慢性咽炎的鑒別診斷
1.慢性扁桃體炎 也可表現為咽異物感、咽癢、干燥、疼痛、刺激性干咳等不適癥狀,可伴有間斷于咽部咯出小米粒大小伴有臭味的黃色豆渣樣物。慢性扁桃體炎的患者查體可見扁桃體可有增生肥大、扁桃體表面瘢痕、凹凸不平、與周圍組織粘連或扁桃體隱窩內可見栓塞物。 2.咽部或臨近部位的良惡性腫物 良性腫物如口
簡述腸扭轉的鑒別診斷
1.小腸扭轉 小腸扭轉應注意與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等其他急腹癥鑒別。還需與其他原因如粘連性腸梗阻、腸套疊等病情進展所致的絞窄性腸梗阻鑒別。另外,應注意與結腸扭轉如乙狀結腸扭轉和盲腸扭轉鑒別。一般來講,不論是全小腸扭轉或部分小腸扭轉,術前往往只能做出絞窄性腸梗阻的診斷,它的確切病因只有在剖腹探查時
簡述小腸扭轉的診斷依據
本病以急性完全性腸梗阻為特點,于體位改變后出現突發性劇烈腹部絞痛可伴腰背部牽涉痛;隨時間的推移,腹脹明顯并逐漸加劇,有時呈不對稱性腹脹,腹部壓痛和肌緊張,強迫體位。腹部X線檢查符合絞窄性腸梗阻的表現,可見空腸和回腸換位,或排列成多種形態的小跨度蜷曲腸袢等征象超聲和CT檢查可見“漩渦征”。
簡述腦脊液漏的鑒別診斷
診斷不困難,如流出的腦脊液少而血液較多時,常和單純出血難以鑒別,這時可將流出的液體滴在吸水紙上或紗布上,如果很快看到血跡周圍有一圈被水濕潤的環形紅暈,即可確定混有腦脊液。間斷或少量的漏出應和變應性鼻炎或血管運動性鼻炎相鑒別。若耳鼓膜有破裂時溢液經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時腦脊液可經耳咽管流向咽部,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