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特非那定的不良反應介紹
1.偶見頭痛、頭暈、乏力、口干、共濟失調、輕度胃腸功能紊亂和皮疹。罕見有鎮靜作用。 2.偶見用藥中出現精神憂郁、心悸、失眠、肝功能失常、氨基轉移酶升高、月經失調、肌肉關節痛、出汗、肌顫、尿頻、視力障礙、皮膚感覺異常等,一般于停藥后均可自然緩解。少數患者對本藥過敏,主要表現為皮疹及瘙癢,應及時停藥并采取對癥處理。 3.近年來國外有報道用本藥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心電圖出現Q-T間期延長,甚至出現心跳驟停及猝死者,主要是由于本藥有心肌毒性作用,多見于超量用藥或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 4.有少數報道于特非那定用藥期間患者支氣管痙攣、意識障礙、脫發、失眠,但尚未肯定癥狀與服藥有關,但如一旦出現癥狀,應立即停藥,并檢測心臟功能。......閱讀全文
關于特非那定的藥物概況介紹
特非那定,商品名敏迪,是從抗精神病藥物的篩選中發現的,用于治療過敏性疾病。可選擇性地阻斷Hl受體而產生抗組胺作用,具有良好的抗組胺作用。無中樞鎮靜及抗毒覃膽堿作用。其作用起效較阿司咪哇快,持續時間較阿司咪哇短。主要用于過敏性鼻炎和蕁麻疹,也可用于過敏性皮膚病和花粉癥。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會對中樞神經
關于特非那定的基本信息介紹
特非那定1982年首先在英、法、西德上市,1985年美國獲準上市,以后得到迅速推廣,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自1989年我國揚州制藥廠以試字號上市,其療效已被臨床證實,特非那定被列入國家基本用藥目錄,因安全性好、性價比高, 目前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 新型抗組胺藥,有特異的外周H1受體拮抗作用,且
簡述特非那定的生產方法
α,α-二苯基-4-哌啶基甲醇(107g,0.4mo1)(其制備參見McCarty F J,et a1.J Org Chem,1961,26:4084)、1-[4-(1,1-二甲基乙基)苯基]-4-氯-1-丁酮(105g,0.44mo1)(其制備參見Van de Westerign C,et a
簡述特非那定的物化性質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特非那定 中文別名:Α-[4-(1,1-二甲基乙基)苯基]-4-(羥基二苯甲基)-1-哌啶丁醇;叔哌丁醇; Α-[4-叔丁基苯基]-4-(羥基二苯基甲基)-1-哌啶丁醇;α-[4-(1,1-Dimethylethyl)phenyl]-4-(hydroxydiphen
使用拉米夫定的不良反應介紹
在臨床活動中的觀察:在拉米夫定獲準在臨床使用期間發現了下列事件。由于這些事件來自一組樣本量不詳的人群的自愿報告,因此,不能對發生率做出估計。之所以收錄這些事件,是因為這些事件的嚴重性、報告頻率、可能與拉米夫定存在因果關系或所有這些因素的綜合結果。 消化系統: 胃炎;內分泌和代謝:高血糖;全身:
西地那非的藥理作用
藥理作用西地那非為環磷酸鳥苷(cGMP)特異性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選擇性抑制藥,是治療ED的口服藥物。正常人陰莖勃起的生理機制涉及性刺激過程中體內一氧化氮(NO))的釋放。一氧化氮激活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細胞內鳥苷酸環化酶,導致cGMP水平升高,使得海綿體內平滑肌松弛,海綿竇擴張,血液流入而使陰
概述可樂定的不良反應
大多數不良反應輕并且連續治療有減輕趨勢。最常見的(其出現與劑量相關)是口干 (大約40%);瞌睡(大約33%);頭暈(大約16%);便秘(大約10%)和鎮靜(大約10%)。據報道,在同時服用鹽酸可樂定的病人中,極少數病人出現下列不良反應,藥物與這些不良反應之間的因果關系尚未確定。 1.全身反應
關于氯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主要不良反應是抑制骨髓造血機能。癥狀有二: 一為可逆的各類血細胞減少,其中粒細胞首先下降,這一反應與劑量和療程有關。一旦發現,應及時停藥,可以恢復; 二是不可逆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雖然少見,但死亡率高。此反應屬于變態反應與劑量療程無直接關系。可能與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細胞內線粒體中的與細菌相同的
關于藍礬的不良反應介紹
主要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流涎、頭痛、頭暈、口中有特殊金屬味,舌苔、牙齒、牙齦可被染為藍色,腹痛、腹瀉、嘔吐物和排泄物也呈藍色,黃疸、小便帶血、心動過速、心律失常、面色蒼白、肝區疼痛、血細胞減少,血壓下降、虛脫、昏迷不醒、呼吸困難等。中毒時間延長時,可造成肝損害,出現血尿、少尿、或無尿。嚴重時
關于潑尼松龍的不良反應介紹
糖皮質激素在應用生理劑量替代治療時無明顯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應用藥理劑量時,而且與療程、劑量、用法及給藥途徑等有密切關系。常見不良反應有以下幾類: 1.長程使用可引起以下副作用:醫源性庫欣綜合征面容和體態、體重增加、下肢浮腫、紫紋、易出血傾向、創口愈合不良、痤瘡、月經紊亂、肱或股骨頭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