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攻克垃圾難題的科學家
怎么能讓垃圾不再變得人人唾棄,而將其能與資源畫上等號,席北斗一直思考著。比如,將有機廢物轉變成資源,把碳元素固化在肥料中,重新回歸土壤,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讓貧瘠的土壤重新變得豐沃。再比如,如何讓每年40億噸-50億噸的廢棄物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從而變廢為寶?于是,2002年的三峽水庫,博士席北斗開始了對庫區垃圾的調研之路。2016年的丹江口水庫,研究員席北斗奔走于廢棄物利用的實踐之路上。2018年末,來自第三方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湖北鄖陽丹江口水庫10萬畝利用了席北斗研究成果的土壤,實現有機質大幅提升,超越既定目標。 16年光陰,16年鉆研,串起了一位環境領域科學家的執著、堅守。席北斗說:“為了國家的需要。” 科學研究應服務于國家的問題導向需求 在百度上搜索“席北斗”的名字,除了少量的專家簡介、參與講座的消息,幾乎不見其個人相關報道。而當席北斗的研究生楊茹月指著其辦公室墻上鋪滿的獲獎“履歷”時,會讓來者心中輕呼一聲:......閱讀全文
北斗,上天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轟”的一聲巨響,一枚 “長三乙”運載火箭冉冉升起,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五十五顆衛星,也是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送上太空。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終于邁入全
矢志不渝攻克垃圾難題的科學家
怎么能讓垃圾不再變得人人唾棄,而將其能與資源畫上等號,席北斗一直思考著。比如,將有機廢物轉變成資源,把碳元素固化在肥料中,重新回歸土壤,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讓貧瘠的土壤重新變得豐沃。再比如,如何讓每年40億噸-50億噸的廢棄物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從而變廢為寶?于是,2002年的三峽水庫,博士席北
燈塔計劃到北斗三號 北斗衛星導航的前世今生
近日,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斗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北斗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的賀電中如此評價。 回首來路,不論是先驅者“燈塔計劃”的未果而終、雙星定位系
北斗星通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
日前,北京北斗星通(002151,股吧)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以及地災監測與駕考系統為代表的北斗新應用項目。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在產業應用領域正不斷通過自主創新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終端機 在與國外導航系統的競爭中,芯片是制約產業經
北斗:在應用中成長
在今年春耕春播中,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村民通過北斗導航信號基站定位,實現拖拉機自動駕駛播種、起壟、接行等精準化、智能化田間作業。北斗導航的農業化應用在提升春耕、春播效率與質量的同時降低了成本,據測算每畝可節約農機成本100元。 圖為村民在田間利用北斗導航在自動駕駛狀態下播種蔬菜。 6
北斗青島分實驗室助力青島市北斗產業科技創新
近日, 依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和國防科技工業光電子一級計量站建設運營的北斗開放實驗室青島分實驗室成立。 北斗開放實驗室由中電科第四十一研究所等七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系北斗領域首個以“推動北斗應用”為目標的全國性非盈利開放合作與資源共享平臺。目前已有北京、西安、長沙、泉州、青島
華大北斗啟動IPO:專注北斗導航定位芯片,鼎暉等為股東
據IPO早知道消息,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北斗”)于2022年10月11日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最快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遞交招股書。華大北斗脫胎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旗下導航芯片設計業務,于2016年12月6日由中電光谷、上汽集團、
北斗導航檢測中心啟動建設
9月11日,上海北斗導航及位置服務產品檢測中心(籌)正式啟動建設。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孫大偉,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為中心揭牌。同時北斗(上海)位置綜合服務平臺和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臺有限公司也正式揭牌成立。
抗擊疫情 中國北斗顯擔當
2020年開局,新冠肺炎疫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峻考驗。在阻擊疫情的特殊戰爭中,大國重器精銳盡出,創新技術各顯神通。中國北斗快速響應、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戰場,擔當起科技抗“疫”的跨界先鋒。 疫情分布在哪個時空點,防控就必須找到、進入、控制這個點。中國北斗作為我國獨立自主建設的時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一)概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英文縮寫BDS﹞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系統建設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促進衛星導航產業鏈形成,形成完善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