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在單一手性碳納米管的長共軛結構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碳納米管可被認為是僅包含sp2鍵合原子的全碳基管狀共軛聚合物,然而迄今為止,直徑特定的碳納米管片段長共軛聚合物尚無研究報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杜平武課題組通過精確分子設計,合成出單一手性指數單壁碳納米管的長共軛鏈段,并研究了其電子傳輸和空穴傳輸性質。該工作以A Long π-Conjugated Poly(para-Phenylene)-Based Polymeric Segment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為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雜志上(J. Am. Chem. Soc. 2019, 141, 48, 18938-18943)。 具有單一直徑和手性的純碳納米管材料在納米科技和電子學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潛力,但是合成這樣的碳納米管是合成化學和材料化學領域的一個重要挑戰。催化劑表面介導生長的方法在制備碳納米管方面表現出巨大潛力,然而納米管純度始終是個難以克......閱讀全文
日本開發新型碳納米管
日本信州大學研究小組在碳納米管中成功植入結晶性硫原子鏈,制成導電性更加優良、在空氣中更加穩定的新型碳納米管,其導電性能更加優良,且在 300℃以下的空氣中呈現穩定狀態,可用于納米級微型導線的制作和能量儲存等領域。該成果屬世界首次,已刊載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 固體硫原子成環狀,不通
《物理化學雜志C》:硅納米管儲氫率或高于碳納米管
實施氫能運輸的技術關鍵是安全、高效和簡潔。根據美國能源部(DOE)CAR課題組的研究,如果要讓該技術成為現實,現有的儲氫材料系統應該在室溫下提供6%的儲氫質量密度。當前,儲氫方式的研究被認為是解決該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世界各國的研究小組都在尋找和試驗多種材料,這些材料能夠更加簡易、可靠并且安全的吸收和
DNA精確操控碳納米管晶格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利用DNA精確修改碳納米管晶格,使晶格可以按需精確組裝并按預期發揮作用,從而克服了室溫超導體研制過程中此前被認為幾乎無法逾越的障礙,有望催生出能徹底改變電子技術的室溫超導體。 50多年前,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家威廉·利特爾首次提出室溫超導體,
碳納米管能讓電池變柔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5日報道,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由碳納米管制成的柔性電池,未來有望在柔性顯示器和可穿戴電子設備上獲得應用。 電子產品制造商現在已經制造出了柔性OLED顯示器,這種開拓性的技術將讓我們身邊的電子產品發生根本性的改觀,可以折疊的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正在從
碳納米管的應用有哪些
碳納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徑向尺寸為納米量級,軸向尺寸為微米量級,管子兩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維量子材料。碳納米管主要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數層到數十層的同軸圓管。層與層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約0.34nm,直徑一般為2~20?nm。
不同材料納米管具有不同摩擦特性
麻省理工學院(MIT)日前宣稱,正在該校做訪問研究的法國里昂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由不同材料做成的納米管,具有意想不到的性能差異,有的表現為光滑,有的則非常粘滯。 納米管的形狀是一個像吸管一樣的微型圓筒,直徑只有頭發絲的千分之一,可用于太陽能電池、化學傳感器及強化復合材料等。目前納米管的重
納米管束推動固態儲能器發展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萊斯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以納米管為基礎的固態超級電容器。它有望集高能電池和快速充電電容器的最佳性質于一個裝置中,以適合極限環境下使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碳雜志》上。 雙電層電容器(EDLCs)一般被稱為超級電容器,擁有比電池等用于調節流
美證實碳納米管生長控制理論
美國萊斯大學Yakobson教授在2009年提出了利用手性控制生長位錯理論,描述了碳納米管是如何由單原子線織成螺旋形狀碳納米管的。近期俄亥俄州空軍研究實驗室的實驗已證實了該生長理論,納米管的手性控制其生長速度,扶手椅型碳納米管生長速度最快。 研究人員通過拉曼光譜分析了碳納米管的生長,并快速
碳納米管電探針陣列獲專利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21日報道,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兩位科學家改進了制造納米電探針的方法,制造出一種碳納米管探針陣列,這項于21日被授予專利(美國專利號7,964,143)的技術改良了現有的診斷工具,使納米電探針能探測到細胞內部電活動的空間變化。 兩位專利人、新澤西理工學
日本新法合成碳納米管粗細均勻
作為下一代高科技材料,碳納米管在眾多領域擁有廣泛應用前景。但現有方法合成的碳納米管直徑和長度各不相同。日本名古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合成方法,能按所需直徑生產出很長且粗細均勻的碳納米管。 碳納米管是由碳原子層卷曲而成的長而中空的管狀物,直徑通常為幾納米到幾十納米(1納米是十億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