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5日報道,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由碳納米管制成的柔性電池,未來有望在柔性顯示器和可穿戴電子設備上獲得應用。
電子產品制造商現在已經制造出了柔性OLED顯示器,這種開拓性的技術將讓我們身邊的電子產品發生根本性的改觀,可以折疊的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正在從科幻走入現實。而這種新型柔性電池的研制成功無疑讓這些柔性可折疊設備離我們更近了一步。
領導該項研究的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化學與環境科學教授薩曼尼·米特拉說,這種電池由碳納米管和作為活性成分的細微粒子構成,這些粒子與傳統電池中的粒子作用類似,但它們被設計成在具有活性的同時保持柔性。這種電池在外形設計上極為靈活,小可如針頭,大可如地毯,應用領域可以說是無窮無盡,多種尺寸的柔性便攜設備都能適配。可以用其替代普通的AA或AAA電池,也可以將其卷起來放在電動汽車的后背箱里作為備用電源。
除此之外,這種電池還有另外一種革命性的潛力,它結構簡單、組裝難度較小,掌握技術要領后容易批量生產。制造電池需要的基本部件包括電極、電漿和包裹材料。使用兩片塑料包裹材料將電極和電漿包裹起來之后,再在其中加入塑料隔板,最后將整個系統封裝起來就可以了。
這項研究由新澤西理工學院化學專業博士生王志乾(音譯)協助完成。相關ZL申請已經提交,詳細的研究成果將發表在《先進材料》雜志上。
米特拉說:“創建柔性電池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前沿研究領域,因為有無數消費者期待著這項技術給他們帶來驚喜。多年以來,我們一直用碳納米管技術和其他先進技術進行著各種嘗試和實驗,如今終于取得了一些成績。未來包括柔性電池在內的柔性電子技術將融入我們的生活并使其發生徹底改觀。”
澳大利亞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下一代鋰硫電池有望在5分鐘內完成充電,而不像目前這樣需要數小時。這一突破有可能徹底改變儲能技術,推動高性能電池系統的發展,為消費電子產品和電網應用儲能系統提供性能更......
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新能源車市場迎來了顯著增長,為2024年的新起點帶來了希望。在今年的兩會上,鋰電產業鏈成為了熱議話題。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鋰電產業鏈上下游的重......
寧德時代(300750)新獲得一項發明專利授權,專利名為"電池單體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設備、電池及用電裝置",專利申請號為CN202110873211.6,授權日為2024年3月12......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王振波教授團隊在雙功能氧電催化劑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設計鈷-氮-鉻跨界面電子橋打破制約活性-穩定性轉換以實現超穩定的雙功能氧電催化劑》為題發表在《德國應......
近日,復旦大學纖維電子材料與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學系、先進材料實驗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彭慧勝/王兵杰團隊,聯合王永剛、周豪慎、陸俊等合作者,研發出一種新型鈣-氧氣電池,該電池可在室溫條件下......
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夏寶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技術,利用回收的廢舊電池將二氧化碳(CO2)轉化為甲酸,這是一種具有高經濟價值的產品。他們的研究成果被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志......
【前沿科技觀察】目前,電動汽車的單次充電續航里程已經達到約700公里,科研人員的追求目標是將電池的續航里程提高至1000公里。為實現這一目標,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將高儲能容量的硅應用于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的......
【2024年2月8日晚間,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龍頭,發布重要公告,宣布解除曾毓群與李平之間的一致行動關系。據公司介紹,曾毓群與李平于2012年10月因共同看好動力電池業務前景,通過各自控制的投資公司......
鈣金屬具有低氧化還原電位和多價性等特性,結合我國豐富的鈣資源,基于金屬鈣的電池體系在未來的能源應用中具有廣闊前景。近日,復旦大學纖維電子材料與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學系、先進材料實驗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魏磊教授、七院院士高華建教授,以及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的張其沖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陳明,共同發表了一篇關于高性能半導體纖維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High-quality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