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重量級人物加入的噱頭,令“物聯網”概念迅速成為新的熱點。 但它到底是方是圓?誰在推動它?我們應該怎么玩物聯網?現在這似乎還是一個沒有多少人考慮清楚的問題。 8月26日,在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夏季報告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我國也正在高度關注、重視物聯網的研究,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正在開展一些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一些新的政策措施。 這是與物聯網有關的最新動態。 此前,在多個公開或私下場合,中移動總裁王建宙已經反復提及,物聯網將會成為中移動未來的發展重點。8月24日,在訪臺的首場公開演講上,王建宙再次對物聯網大加闡釋,并表示將會邀請臺灣生產RFID、傳感器和條形碼的廠商和中移動合作。 今年8月9日,溫家寶總理在無錫視察的時候也在視察中科院技術研發中心,對于“物聯網”應用也提出了看法和要求。 時間再向回溯,去年底IBM CEO彭明盛首次拋出“......閱讀全文
一、工業物聯網概述 工業物聯網是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采集、控制傳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最終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從應用形式上,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具有實時性、自動化、
以v2x技術為代表的車聯網,只是物聯網應用的一個方面。未來,包括交通擁堵等社會“痛點”將不再束手無策,物聯網正給人類社會生活帶來顛覆性變革。擁有全球最大物聯網市場的中國,將如何迎接物聯網新時代? 讓物“說話”,物聯網應用帶來顛覆性變革 從“無人零售”到“無人駕駛”,從“智能服裝”到“機器人主
不經意間,一個新鮮的概念“物聯網”突然鋪天蓋地而來。 崇尚科技投資的何先生與專家談了半小時后,對物聯網仍一頭霧水。但兩天后浦東國際機場的一個裝置讓他恍然大悟——物聯網的關鍵是傳感。浦東機場圍欄外由埋在地下的傳感器組成一道無形的大網,能分辨出靠近柵欄的人和其他事物,一旦靠近,系統就自動提醒,
經國務院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商務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貿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將于5月27--31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召開。 近日,從科博會組委會獲悉“新媒體與物聯網技術創新展”正
2008年底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以后,在他和工商領袖舉行的圓桌會議上,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被美國人認為是振興經濟、確立全球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2009年8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了中科院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也提出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并形象地稱為“感知中國”
寫在前面 物聯網、傳感網,這是近日在網絡上突然時髦起來的名詞。 本月4日,物聯網和傳感網研究院、物聯網學院在南京郵電大學同時成立,“物聯網示范區”、“智慧校園”的建設計劃在南郵大同步開始實施。 物聯網、傳感網究竟是什么?它和我們有什么關系?有了它,我們現在的生活會有什么變化?
【摘要】物聯網目前還處于非常早期的一個階段,不建議對“物聯網”概念作過多投入。但越來越多的信息都顯示著物聯網就是我們的未來,這是一個明確的趨勢,所以宜早做打算。 近期國內諸多重要媒體如北京青年報、中國電子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等紛紛發表言論,圍繞著“物聯網”概念
消費者通過手機“讀”出這瓶紅酒的“前世今生”,實現人與物的“交流”。 “每一次大危機,都會催生一些新技術,而新技術也是使經濟,特別是工業走出危機的巨大推動力。”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8月26日在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夏季報告會上如是表示。物聯網正是這樣一種新技術,掀起了繼計算機、
繼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十二五”專題規劃,按照原定時間表,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將在近期出臺,業內消息稱,具體時間在元旦前后。 據權威專家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國物聯網建設將重點投資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境與安全檢測、工業與自動化控制、醫療健康、精細農牧業、金
經濟效益十年后才能完全體現 三大電信運營商已在布局應用領域 近日物聯網概念在股市受到資金追捧,物聯網相關產業芯片設計、感應器、射頻識別等企業股票連續多日漲停。物聯網這個生僻的概念名稱一時間變得眾人皆知,但是物聯網的內涵則很多人還不知曉。 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9月10日電(記者潘曄)互聯網加物聯網形成“智慧地球”,是當前世界性的熱門課題。物聯網作為一個智能項目,已被世界各國當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振興經濟的重點領域。“每一次大危機,都會催生一些新技術,而新技術也是使經濟,特別是工業走出危機的巨大推動力”,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說,“相信
全球信息化的發展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經歷了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快速發展之后,智能化正在成為全球信息化向高端發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步驟,我們不能錯過,否則和發達國家信息化水平的差距可能再一次被拉大。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如果沒有制造業的發展,即使其他行業有巨大的
【摘要】伴隨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發電裝機容量的持續增加以及分布式新能源的大量涌現,電網的連接主體日益增多并成為能源的環節和能源輸送和轉換利用的樞紐,對其靈活調節能力和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是解決電網技術問題、突破電網發展瓶頸的途徑,是電網公司的深刻變革,泛在電力物聯
“在物聯網發展方面,我國已具備技術基礎,可立足這些基礎進行自主創新,全面實現物聯網發展的各項內容。”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不久前舉行的院士大會上,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在談及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領域滿足2030年前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創新型國家
“目前對待物聯網,國內比國外熱,政府比市場熱,產業比應用熱,股市比投資熱,教育比科研熱,硬件比軟件熱。”在肯定了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同時,中國工程院秘書長、全國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鄔賀銓院士也給如今的物聯網熱提了個醒,他說物聯網產業發展要有冷思考,要創新,不要包裝;要戰略,不要應景。 “
遠在南美的一只蝴蝶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微微抖動了一下翅膀,這個不起眼的動作卻引發了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地球另外一端颶風的毀滅性打擊,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如今,這只“蝴蝶”變成了像物聯網、感知網、M2M這樣類似的概念,它的發明者也許不是IBM,也許就來自某個人的靈感,但是自從它出現之后,整個
8月7日,溫家寶總理來到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考察,提出在該領域至少三件事情可以盡快去做:一是把傳感系統和3G中的TD技術結合起來;二是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三是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 8月19日,上海世博會與江蘇無錫高新
物聯網概念風靡,并不代表市場已經做好迎接物聯網到來的準備,更不代表物聯網時代行將來臨。朱小兵 就像一陣風快速刮過,吹起一池漣漪。“物聯網”或許是2009年紅得最快的科技詞語。 僅僅一個多月,物聯網的概念就紅遍大江南北,連動蕩不安的國內A股市場也跟風炒作了一把。可嘆很多根本就沒弄明白物
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業發展受農業資源短缺、生產效率低下等的影響,越來越呈現出其局促性,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提高現代農業的附加價值,那么在現代農業中,推廣使用農業物聯網技術,逐步實施農業物聯網解決方案是很有必要的。隨著遠程監控系統、無線傳感器監測等技術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技術開始應用到了農業生產中,
從1969年美國出現因特網至今已經46年了,按人的發展階段來看,正處于不惑和知天命的年齡段。整個產業技術路徑非常清晰,由之前的PC互聯網發展到了今天正火爆的移動互聯網,并正在準備跨入物聯網的時代,而導致這種產業演變趨勢的正是我們所熟悉的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
“所有電子設備都有后門。”9月25日,第十四期珠江大講堂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玉作了主題為《對于信息消費的認識——解讀國務院32號文》的專題演講并在講座中頻頻爆出猛料,語出驚人。 本期講座孫院士主要從信息消費的概念、加快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增強信息產品供給能力、培育信息消費需求
物聯網技術的引進又是一次環保信息技術的改革,經過很多年努力,我國對物聯網的研究和分析逐漸成熟,物聯網的引進是對環境污染經習慣防御和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同時市場規模也在逐步擴大,物聯網也是現在剛新興的一個名詞,和互聯網有點相似性,物聯網和互聯網都是建立在網絡的基礎上,也就是互聯網技術的延伸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我國物聯網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3650億元。春節過后,物聯網產業再迎利好消息――2月17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業界普遍認為,我國物聯網產業將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的階段。 與此同時,我國物聯網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也日漸
【提要】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情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等等,這不是科幻,也不是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物聯網時代。 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情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衣服會
【提要】專家認為,物聯網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技術動力。目前,美國、歐盟、中國等都在投入巨資深入研究探索物聯網。 這個概念股的興起,點出了一座個30萬億元“大金礦” 美國將此列為振興經濟一大核心武器 它的神奇妙不可言:杭圖新館不閉
【摘要】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是建筑消防的一部分,對早期預防電氣火災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目標已經從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連接任何人,發展到連接任何物體的階段,而萬物的連接就形成了“物聯網”。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合理地將移動物聯技術應用到電氣火災監控系統中來,從而搭建一個完善的電氣火災監控
聯合證券研究所策略組 上周A股市場電子、信息設備、信息服務行業漲幅居前,超額收益明顯。市場圍繞“物聯網”概念的炒作反映了什么?我們認為,在當前的時間窗口,無論是出口復蘇還是地產投資概念,都無法得到市場有效的認同;市場對“物聯網”概念的追逐則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懷疑以及對新經濟
10月9日,國慶節后第一個交易日,海虹控股、新大陸等物聯網概念股齊刷刷漲停,物聯網概念經過一輪深幅調整之后重新發飆。 從默默無聞到火速躥紅,“物聯網”只用了一周:物聯網概念的幾只主力股遠望谷、新大陸、廈門信達和東信和平的周漲幅分別高達45.8%、46.3%、39.2%和33%,而在9月18
大多數現代制造設施現在都采用了工業物聯網(IIOT),并將自動化概念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根據一份報告顯示,超過77%的制造商部署了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 雖然物聯網(IoT)已經被證明是工廠中的關鍵推動因素,但企業現在正在尋求進一步提高其制造系統的響應能力。為了實現這一點,這些企業正在采用以
“很多人都認為信息產業已經飽和,甚至有人動了改行的念頭。其實信息時代才剛剛開始。”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物聯網項目總體組專家、中星微電子董事長鄧中翰的眼里,物聯網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物聯網不僅能廣泛應用于新聞媒體、廣告方面,它同時也能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服務,從而成為后危機時代產業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