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1-26 08:46 原文鏈接: 物聯網將再次成為熱點

      經國務院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商務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貿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將于5月27--31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召開。

      近日,從科博會組委會獲悉“新媒體與物聯網技術創新展”正式成為第十三屆科博會展覽內容,這將是科博會首次推出新媒體與物聯網技術的聯合展示。在本次國家級科技展會上的集中亮相,將使兩大基于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科技前端行業有更深度的融合與發展。

      “新媒體與物聯網技術創新展”由科博會組委會辦公室與新傳媒產業聯盟共同主辦,將集中展示近年來新媒體運營商、數字標牌顯示技術、信息發布解決方案、 RFID、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電子標簽、射頻識別、RFID應用與方案等新興科技領域成果。新傳媒產業聯盟將同期組織召開“新媒體創新盛典”活動,為參展企業組織對接洽談活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產品交易,還將為外省市參展企業提供打開北方市場的長期服務支持,包括入駐北京產業園區、基地、協助在京設立產品展廳、定期組織采購洽談、為參展企業提供品牌發展規劃等。

     

      應用 北京地鐵4號線采用物聯網技術

      隨著物聯網的研究,它應用也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經過8年自主研發技術的ZigBee無線定位系統,已成功應用在最具“人情味”的北京地鐵4號線大興線隧道工程項目中。“地鐵隧道工程安全預警系統”共安裝有:ZigBee工地安全基站21個和50張ZigBee人員識別卡。 開創 了以zigBee物聯網新技術為核心的“地鐵隧道工程安全預警系統”為工程和人員安全保駕護航的最新應用。

     

      驅動 眾多產業將"被物聯網"

      "10年前,提及互聯網,并不為眾人所知,10年后的今天,提及互聯網,已不再是簡單的信息提供,而是滲透到各個產業領域,改變著生產和生活的方式。"昨日,"中國軟件企業十大領軍人物"的"新浪模式"開創者、新浪網前首席執行官王志東分析,伴隨互聯網發展,"物聯網"的概念已被越來越多地提及。

      在王志東看來,在物聯網時代,通過信息傳感設備,很多曾經設想的"智能城市"、"智能生活"將會在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系統不斷完善的情況下,實現機器與機器的"對話",而這樣的"對話",改變的將不僅是生產生活方式,很多新興領域及產業,也將"被互聯網"進來,從而形成新的產業,帶來新的就業崗位。

      "正如10年前,互聯網在中國發展之時,大家未曾預料電子商務、網絡游戲等衍生領域,會迅速崛起成為新興產業。我們'同理可證',物聯網將帶來更多的機遇。"提及物聯網之下的"成都機遇",王志東分析,成都的優勢在于已具吸引力的電子信息產業,以及人才優勢與內需市場,"對于物聯網未來發展,成都'無線城市'的打造,將讓這座城市贏得先機。"

     

      發展 令人眼饞的大市場

      電信運營商對于物聯網的快速響應,來源于其在該產業鏈中的不可或缺,也來源于其亟待尋找業務收入新增點的壓力。

      發展物聯網,離不開電信運營商。一方面,電信網絡,對于物聯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平臺,是構建起整個物聯網的支柱。從萬物獲得的信息,需要通過無邊界的傳遞和運營,將其價值最大化。在廣域的信息傳遞中,電信網絡既是最成熟商用的,也是最穩定可靠的,并且伴隨著不斷的升級換代而有能力完成海量信息的傳遞和運營。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將成為信息運營的主角。業界專家普遍認為,信息運營將成為物聯網產業的核心,將是未來物聯網產業直接面向用戶的窗口,在整個物聯網產業中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只有電信運營商才能扮演好這一角色。

      物聯網,對于電信運營商的吸引力又在哪里?答案自然是大規模的新用戶。眾所周知,在物聯網興起以前,傳統電信業務的用戶都是單一的人,有限的人口數就決定了用戶規模的上限,而當前的情況則是正在逼近上限。例如,在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移動通信普及率已經達到甚至超過100%;在未來兩年,移動通信網絡將會覆蓋全球80%的人口。當物聯網到來時,電信運營商就能夠擁有前所未有的、巨大規模的用戶群。因為在物聯網中,一切物體都將“開口說話”,這里每一個“開口說話”的物體都將成為電信網絡的一個用戶。也許每個用戶的ARPU并不高,卻會勝在規模無限上。這就意味著,從60億人口擴展到500億乃至上萬億的機器和物體,都將成為電信運營商的新用戶,電信運營商將借助物聯網這扇大門邁入一個更為廣闊的新天地。據預測,到2020年,物與物互聯業務與現有人與人的通信互聯業務比例將達到30∶1。

     

      突破 以頻譜資源有效供給為前提

      在最近召開的“2010年中國通信產業發展形勢報告會”上,物聯網成為了2009年中國通信產業十大關鍵詞之一,而目前,基于物聯網的業務應用已經在交通、農業、物流等行業中開始實施。

      但物聯網還處在產業發展初期,仍有許多瓶頸等待突破。其中,作為支撐物聯網發展的主要資源—無線電頻譜,尚未受到業界的高度重視,甚至有些輿論認為目前我國己分配的移動通信和無線接入頻率可以滿足未來物聯網的需求。

      但物聯網未來將應用于無法準確估量的行業和場景,必然將產生海量終端,形成遠遠大于人與人通信互聯的移動通信與無線接入的數據量,到那時,頻譜資源的短缺將成為物聯網難以克服的瓶頸。

     

      頻譜 需求解決難度遠大于4G

      移動網絡將是物聯網的信息傳輸與交互的主體。

      我國己為2G和3G移動通信規劃和分配了525MHz頻率,到2009年10月承載的移動用戶己達 6.27億戶,而且可以滿足3G業務繼續發展的需要。預測我國4G頻譜的需求,到2020年在兩個運營商的前提下需要繼續增加800~1100MHz頻率。根據2007年世界無線通信大會決議,我國為4G確定了450~470MHz、698~806MHz、2300~2400MHz和 3400~3600MHz共448MHz頻率,按照預測我國4G還需要的352~1152MHz頻率尚無著落。而且以上頻譜都是按照4G的用戶流量模型為人與人的通信而設計的,并不包括物聯網的頻譜需求,因此解決物聯網的頻譜需求的難度遠遠大于4G。

      物聯網對以Wi-Fi為首的低功率、短距離無線接入的頻譜需求與己有頻率資源之間同樣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我國至今在非授權的2.4GHz和5.8GHz頻段為Wi-Fi分配了208.5MHz頻率,與到2020年Wi-Fi人與人通信所需的 2500MHz頻率尚存巨大缺口,如果加上物聯網的頻譜需求,其頻率缺口更大,而至今并無彌補的措施和辦法。

      當然,解決物聯網頻譜需求緊缺難題,采用逐步成熟的動態頻譜分配方式是比較有效的途徑,但必然帶來對傳統頻譜管理體制和方式的重大變革,其中未知因素難以預料。

      總之,頻譜是物聯網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但業界對物聯網頻譜資源需求及面臨困難的研究遠遠落后于其他方面,必然成為阻礙物聯網發展的“難點”。萬事預則立,希望國家及產業層面盡早將物聯網頻譜資源納入規劃,在國際上如同積極參與物聯網的概念設計、框架規劃、標準制定一樣,使其成為掌握物聯網頂層話語權的重要部分。

     

      前景 繼“網”開來抓機遇

      如何才能抓住物聯網快速發展的機遇?電信運營商首先需要“揚長”,即發揮網絡優勢,扮演好“通道提供者”的角色。同時,也要憑借對信息的有效運營和對應用的融合創新,開創出一個嶄新的發展空間。

      “通道提供者”并非對電信運營商地位的弱化,而是對其作用的肯定。電信運營商最大的優勢是網絡,因此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好信息傳輸。扮演好 “通道提供者”的角色,電信網絡也能夠借此而提高使用效率。目前,電信網絡無論在人口擁擠的城市,還是在地廣人稀的鄉村,都實現了全覆蓋。這雖然滿足了人們隨時隨地通信的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網絡資源閑置問題。當接入物聯網之后,大量的閑置資源就可以被充分利用,實現“人未到、感知到”的狀態,從而大大提高電信網絡的使用效率。

      在提供“通道”的基礎上,信息的運營則為運營商提供了應用創新的無限空間。從物聯網最重要的“感知”特征來看,“感”處于前端,是前提;“知”處于后端,是關鍵。一方面,電信運營商經過數十年的積淀,擁有對最大規模客戶群的服務經驗,更加懂得信息的價值與發揮價值的法則,因此相比任何環節都更加擅長于對信息進行二次加工或者重新開發,從而將信息的價值最大化地“返還給用戶”。另一方面,物聯網也為電信運營商帶來了無窮無盡的信息,而這些信息正是創新的廣闊沃土。從目前來看,電信運營商應用創新的一條捷徑已經顯現,即以行業信息化對接物聯網,如智能的電網、醫療、環保、交通等應用;同時基于運營商的強項開發出一些創新應用,如基于定位、視頻采集和傳輸而來的遠程監控、孩童監護、智能家居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創新的過程中,電信運營商將發生從“以我的發展需求為主”到“以提供服務為主”、從“帶圍墻的花園”向“開放式花園”等運營理念的轉變。從長遠來看,伴隨著電信運營商在物聯網領域應用創新步伐的加快,商業模式也必然會經歷從最初的通道型收費向應用型收費的轉型,而這也正是全球電信業轉型的重要目標。

     

      追溯 物聯網潮起2009

      2009年,物聯網在中國引發了繼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后的第三波ICT發展熱潮。得益于國家層面、產業層面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動,一條涉及前端傳感、中間信息傳遞、后端信息處理和應用的物聯網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正蓄勢待發。

      作為一項國家戰略,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國家對物聯網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也增添了這一全新產業發展的動力。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蘇無錫考察時作出了要加快傳感網研究、加快在無錫建設國家物聯網園區的指示,為一個全新產業在中國的崛起指明了方向。由此,一股物聯網的發展熱潮迅速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繼無錫創建首個“感知中國”中心之后,“感知北京”隨即被納入北京發展規劃,而更多的感知城市則在不斷涌現之中。當國家發改委把物聯網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后,溫總理又特別指出,要著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后I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信息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最近,吳邦國委員長在無錫考察時,也特別提出要為物聯網的推廣應用創造條件。來自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和支持,成為物聯網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物聯網的發展,最終還是要看產業鏈的實力。2009年,物聯網產業呈現出各參與方迅速聚合之勢,一條涉及電信運營商、高校、科研機構、傳感器企業、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等環節在內的物聯網產業鏈已經在“感知中國”中心初步形成。電信運營商的響應速度之快,也著實令人贊嘆。2009年11月,在10天左右的時間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即先后與無錫市政府簽約,多層面、多角度地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相關文章

    上海析維智能打標機進入ANTOP專家評審階段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還有疫情過后平平安安的你!如今,2020ANTOP獎申報窗口已全面開啟,多家科學儀器企業競相參與申報。經過廣大網絡用戶踴躍參與和熱情投票,由上海析維研制、生......

    實驗室物聯網技術創新獎上海析維智能打標機申報ANTOP獎

    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還有疫情過后平平安安的你!等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所有的美好都能如約而至。如約而至的2020ANTOP獎申報窗口已全面開啟,多家科學儀器企業競相參與申報,這里將為您介紹ANTO......

    一文了解工業物聯網及其關鍵技術

    一、工業物聯網概述工業物聯網是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采集、控制傳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

    溫州高新區物聯網應用產業協同創新服務綜合體揭牌

    日前,溫州高新區物聯網應用產業協同創新服務綜合體揭牌成立。今后,溫州物聯網產業將通過該綜合體與前端研發資源和人才進行鏈接,助力兩地協作撬動區域經濟新動能。溫州高新區物聯網應用產業協同創新服務綜合體設立......

    融合分析智能與物聯網島津發布液相色譜新品NexeraLC40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9年4月20日,中國化學會第22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召開之際,島津公司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召開“思領·慧致——島津液相色譜慶典暨NexeraLC-40新品發布......

    瓢蟲一號傳回首張自拍星基物聯網產業初見形態

    1月18日,九天微星更新了“瓢蟲系列”衛星在軌飛行狀態,并發布首期生態共贏計劃。“瓢蟲系列”衛星于2018年12月7日由九天微星發射,旨在驗證百公斤級衛星的整星研制能力,在多顆立方星上驗證創新技術,并......

    物聯網發展呈現新特質安全防控面臨新挑戰

    “過去3年,我感受最深的是,物聯網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融入社會發展、網絡治理及信息化建設的方方面面,也為我們的社會與生活帶來了諸多新變化,其中3項最值得關注。”9月16日,在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信息......

    打通疫苗生產端等三方數據海爾生物醫療加入

     導語:“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生產端、流通端、接種端都有自身的數據,隸屬不同的主體,如何打通這三方數據,尚未有統一的方案。”一位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是以國家平臺為主導,還是以第三方平臺為主,目......

    實驗室使數據共享更容易,醫療物聯網設備更智能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醫院中使用物聯網設備進行監控并使用Fitbits和Apple手表進行監控,數字數據也出現在醫療保健領域。一個挑......

    探訪福州物聯實驗室:為產業提供一站式物聯網解決方案

    普通人總覺得物聯網的概念太新,離自己太過遙遠,但其實,它一直存在于我們身邊。某園區用普通水表時漏水高達60%,投入500臺智能水表后漏水率控制在1%到10%,極大的減少了漏水率。除此之外,智能水表還有......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