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重大研究計劃資助的“首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China BCI 2010)”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舉辦。本屆賽事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 腦—機接口的研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重大研究計劃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屆腦—機接口比賽的目的是要交流與展示我國近年來在腦—機接口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以此推動我國在本領域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的一種直接的交流通道。腦—機接口通過實時記錄人腦的腦電波,在一定程度上解讀人的思維,并將其“翻譯”成控制命令,由此來實現對計算機、家用電器、機器人等設備的控制。這種通常只是在科幻小說或電影中看到的猶如“心想事成”的場景如今已經在科學家的多年努力下成為現實。 腦—機接口是神經科學和工程技術學科交......閱讀全文
你還記得巴西世界杯開幕式上那個身著“機械戰甲”開球的高位截癱少年嗎?作為一項通向未來的新技術,腦機接口通過這一記開球向全世界得到了成功的展示。6月13日,這套裝備的設計者、被稱為“機械戰甲之父”的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米格爾.尼科萊利斯帶著新書《腦機穿越》中文版來到清華大學,暢想腦機接
在《黑客帝國》火爆全球后,腦(腦)機(后)接(插)口(管)成為人們憧憬的未來,這個未來到底有幾分科幻幾分真實呢?我們的大腦是否真的可以和網絡虛擬世界連接起來?著名科學家,腦機接口領域開創者,著有《腦機穿越》(湛廬文化出品)一書的米格爾 ? 尼科萊利斯(Miguel Nicolelis)接受了雷鋒
11月6日,由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主辦的2019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首屆“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在北京懷柔科學城開幕。會議以“人工智能與腦科學”為主題,邀請到了來自世界各地該領域的卓越科學家,就人工智能和神經科學兩個領域的全球最新科研進展,及其交叉演
一家教育行業“腦科學實驗室”25日在北京成立,AI(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正在付諸實踐。 在當日舉行的“賦能教育 極‘智'未來——“AI+教育”學術交流會上,好未來正式宣布成立“腦科學實驗室”。據了解,該實驗室將重點從三方面進行研究:利用腦功能的客觀監測,加強課堂診斷、觀察,為追蹤長期
1月25日,在好未來主辦的“賦能教育 極‘智’未來——AI+教育”學術交流會上,好未來正式宣布成立國內教培行業首家“腦科學實驗室”,通過腦科學推動“科技+教育”的學術研究和產品落地,踐行“科技推動教育進步”的企業使命。 據介紹,好未來成立腦科學實驗室,希望基于學生的大量學習數據,探索學生的學習
神經流蘇研究實現對大腦信息的穩定讀取 解析大腦功能是人類認識自然與自身的終極目標。大腦通過神經元細胞的電活動進行信息的傳遞、轉換和整合,進而完成各種功能,包括感知覺、學習、記憶、抉擇和運動控制等。而微觀水平上神經元電活動的異常,與抑郁癥、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癥及阿爾茲海默癥等一系列神經系統疾病密切關
解析大腦功能是人類認識自然與自身的終極目標。大腦通過神經元細胞的電活動進行信息的傳遞、轉換和整合,進而完成各種功能,包括感知覺、學習、記憶、抉擇和運動控制等。而微觀水平上神經元電活動的異常,與抑郁癥、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癥及阿爾茲海默癥等一系列神經系統疾病密切關聯。要理解大腦的工作機制以及腦疾病的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
腦電圖圖紙也許會讀出人的意識”、“腦機接口技術可能使個人的行為被他人操縱”、“人造大腦的發明可能取代人類的角色”……這些形形色色的言論道出了人們對于神經科學的道德和倫理擔憂。澎湃新聞專訪了神經倫理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就神經科學的倫理問題進行討論。 2018年9月6日至7日,以“推動負責任創新
fNIRS是一種非侵入式腦功能成像技術,它進行腦功能成像的原理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相似,即大腦神經活動會導致局部的血液動力學變化。區別在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不適用于以兒童(尤其是嬰幼兒)、老年人以及特殊人群為對象的腦功能成像研究,亦不適用于日常生活、工作等自然情境下的認知神經科
精神分裂癥患者大腦彌散張量成像(DTI) 迄今為止人類共經歷了多次巨大的社會變革,而每一次變革都是由新發明的工具推動的,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是由信息技術帶來的。不過,美國神經科技工業組織(NIO)的創立者扎克·林奇告訴大家,即將到來的新變革的主角是“神經技術”。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一項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進行一個名為“用于新型疾病治療方法的系統神經技術(SUBNETS)”的研發項目,這一項目的最終目標是,研制出一些先進的技術,通過對大腦進行電刺激來治療精神失常患者。 SUBNETS項目將對分別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麻省總醫院(MGH)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