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工作長達5年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啥模樣
隨著日前第三十三次南極考察隊凱旋,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選址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 為什么要建新的南極站?新站選址背后有哪些故事?南極科考未來如何發展?怎樣實現從南極大國到南極強國的跨越?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國家海洋局的有關專家。 即使建造有難度,但只要科考意義大,就不怕困難 圍繞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的選址,科學家曾展開過長時間的調研和熱烈的討論。 南極大陸面積約有1380多萬平方公里,中國現有的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分別位于西南極喬治王島、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和南極冰蓋的中心,相距數千公里。第五座考察站應該落在哪兒?科考家將目光投向了羅斯海地區。 羅斯海是南極大陸所有邊緣海里最向南延伸的一片海,其灣頂緯度高達南緯78度左右,離南極點很近。目前,中山站所在的普里茲灣灣底約為南緯70度。區區8個緯度,科考價值卻可能有很大差別。據專家介紹,在西南極,長城站區域生態系統活躍,更適合開展亞南極生態監測和研究;在東南極,中山......閱讀全文
我國將在南極建立第4個科學考察站
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之后,我國計劃在南極建立第4個科學考察站。 據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在2010年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透露,根據《中國極地考察“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年至2015年,我國將繼續加強極地考察能力建設,促進高新技術應用,提升極地考察站的保障能力。
中國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泰山站破冰開建
泰山站正在開工建設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經過一周跋涉,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隊克服氣溫低、負載大、雪面軟等諸多困難,日前順利抵達泰山站建站地點,正式破冰開建。 據介紹,泰山站是中國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位于中山站與昆侖站之間,處于前往格羅夫山的分岔路口、東南極內陸冰蓋伊麗莎白公主
選址工作長達5年 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啥模樣
隨著日前第三十三次南極考察隊凱旋,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選址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 為什么要建新的南極站?新站選址背后有哪些故事?南極科考未來如何發展?怎樣實現從南極大國到南極強國的跨越?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國家海洋局的有關專家。 即使建造有難度,但只要科考意義大,就不怕困難 圍繞中國第五座南
四年后中國將建成第五個南極考察站
歷時165天,總航程達3.8萬余海里,執行我國第34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21日返回上海。 本次考察圍繞羅斯海地區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南極環境業務化調查評估和南極大西洋扇區海洋環境綜合考察三大任務,組織實施并圓滿完成了78項調查任務和22項保障支撐任務,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新站具備“
我國南極考察史首次被披露
紀錄片《中國南極記憶》召開研討會 本報訊(記者 黃岸)由國家海洋局、深圳廣電集團等單位聯合投資出品的30集大型紀錄片《中國南極記憶》目前正在深圳衛視熱播。近日,該片在深圳舉行了研討會。《中國南極記憶》首次公開披露了我國南極考察歷史上不為人知的背后故事,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以及南極
我國南極考察新站完成優化選址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日,我國多名考察隊員從南極難言島順利返回“雪龍”號,標志著中國第33次南極考察隊在羅斯海區域圓滿完成南極考察新站優化選址任務。 據悉,為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選址是本次考察隊的重要工作之一。自中國第29次南極考察至今,考察隊已對羅斯海地區進行了多次綜合考察規劃。本次
俄羅斯制定南極考察新戰略
作為在未來10年重申其在南極洲存在的一項斥資9.75億美元的努力的一部分,俄羅斯正計劃讓5艘新的極地考察船下水。 根據一份在2020年之前重點開發南極地區的政府戰略文件,莫斯科還將在那里重建5所考察站以及3所季節性基地。 這份文件確定了將改善對氣候變化的監測
我國南極昆侖站泰山站氣象站正式業務運行
“成功了!接收成功了!” 北京時間11月30日20時,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國南極考察站昆侖站和泰山站的氣象觀測數據。這意味著分別經過5年和近9年的穩定運行,我國南極昆侖站和泰山站氣象站具備了業務運行能力。兩站自12月1日起正式業務運行,將獲取長期、連續的常規氣象觀測數據。 “實
我國第26次南極考察揭開序幕
10月10日,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正式公布組隊情況,集結待發的考察隊整體趨向年輕化,隊員平均年齡僅為35.8歲。據了解,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共計251人,其中中方人員245人,年齡最小的僅20歲。此外,本次考察隊還有6名外方人員參加,包括從澳大利亞租用的S76輕型直升機機組人員3人,來自
中國歷次南極內陸冰蓋考察
????? 第一次:1997年,在中國第13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考察隊員歷時13天,向南極內陸冰蓋腹地的冰穹A方向挺進了300公里。 第二次:1998年,在中國第14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考察隊員歷時17天,向冰穹A方向推進了464公里。考察期間的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4.5攝氏度,所有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