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國十大科普事件揭曉
本報北京1月16日訊 今天,由中國科協等單位評選的“2011全國十大科普事件”揭曉。日本核事故引發公眾強烈科普需求、國際化學年、中國科協八大成功召開等榜上有名。 據介紹,“2011全國十大科普事件”按發生時間排序,分別是:“日本核泄漏事故引發公眾對相關科技知識的強烈需求,科學家與媒體積極響應”;“國際化學年活動精彩紛呈,社會公眾熱心參與”;“中國科協八大成功召開,為科普事業進一步發展指明方向”;“國家首次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食品安全科普引起廣泛關注”;“《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2015)》發布,明確未來五年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重點工作”;“中國流動科技館全國巡展啟動,科普資源公平普惠邁出新步伐”;“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首次深入社區,受到社會公眾廣泛歡迎”;“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全面展開,社會各界給予充分肯定和好評”;“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相繼發射升空并成功對接,掀起新一輪航天科普熱潮”;“錢......閱讀全文
2011全國十大科普事件揭曉
本報北京1月16日訊 今天,由中國科協等單位評選的“2011全國十大科普事件”揭曉。日本核事故引發公眾強烈科普需求、國際化學年、中國科協八大成功召開等榜上有名。 據介紹,“2011全國十大科普事件”按發生時間排序,分別是:“日本核泄漏事故引發公眾對相關科技知識的強烈需求,科學家與媒體
“2010年全國十大科普事件”揭曉
記者從中國科協1月26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由關注科普事業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科普界、科技新聞界的專家學者共同評選出的2010年全國十大科普事件評選結果揭曉。 評選出的2010年全國十大科普事件為: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中國科技館,同中外少年兒童一起參加“體驗科
發展核電:仍需科普科普再科普
“核電發展對公眾而言,第一是科普,第二是科普,第三還是科普。”日前中國工程院在天津舉辦的第139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將主題定為“我國核能的科學發展”。包括15位院士在內的業界人士談起核電,在“核電亟待科普”這一老話題上,再次達成共識。 在核電審批從福島事故之后的“停擺”中新近開閘的關口,把
2014年度中國十大科普事件揭曉 “APEC藍”入選
1月22日,2014年度中國十大科普事件揭曉,“APEC藍”、“《星際穿越》熱映”等熱門話題榜上有名。 2014年度中國十大科普事件分別為(按時間順序排列):《知識就是力量》全新改版,老刊煥發新春;@月球車玉兔微博賣萌,新媒體助力國家科技項目科普;清華學子維護PX低毒科學常識,展示青年守
中國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等入選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典贊·2021科普中國”揭曉盛典14日晚通過電視媒體舉辦,中國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等入選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獲得“科普中國最高榮譽”。 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排序不分先后)具體內容如下: 事件1.中國疫苗研發和接種工作全面順利推進。國
科普向未來 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61.shtm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9月15日在全國各地啟動,重點圍繞“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聚焦重點領域,服
科普向未來 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
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9月15日在全國各地啟動,重點圍繞“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聚焦重點領域,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文明實踐,培育時代新風;立足群眾所需,賦能基層治理”四方面內容展開,活動將持續到9月21日。今年的全國科普日將著力組織好北京主場活動、部委主場活
《科普人才規劃綱要》編制完成 描繪科普人才藍圖
“《中國科協科普人才規劃綱要(2010-2020年)》現已編制完成,按《規劃》部署,到2020年,全國科普人才的數量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總量將達到400萬人左右。”在今天下午進行的中國科協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殷浩做出上述表示。 “這是新中國成立
全國首個科普書單品牌“新發現·科普書單”發布
近日,全國首個專門評介科普圖書的書單品牌“新發現·科普書單”在上海發布。 “新發現·科普書單”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協會任指導單位,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任學術指導單位,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等任支持單位。 據介紹,書單以公益性、引導性、分眾性為導向,創
上海探索成立院士健康科普基地 專家牽頭科普
“健康上海行動院士科普基地”授牌儀式2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舉行。 首批六個“健康上海行動院士科普基地”,由王正敏、葛均波、李兆申、黃荷鳳、范先群、賈偉平六位院士牽頭建設。他們是不同學科的知名專家,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方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