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8月2日報道,產自克隆牛后代的牛奶現在在英國秘密地非法銷售。這些牛奶在包裝上沒有任何標識,消費者對于他們飲用的牛奶一無所知,此事引發消費者的強烈不安。 8月1日,英國食品標準局表示將介入調查。該機構認為銷售“克隆牛奶”在目前的食品法規下是非法的。人們對克隆動物后代的健康產生嚴重擔憂,其中包括早產、畸形和過早死亡等問題。 現在這些引起爭議的奶牛是在美國“制造”的,它們是克隆黑白花牛的卵子和普通公牛的精子結合產生的胚胎。這些胚胎被冷凍后空運到英國,培育成活后與當地奶牛一起飼養。這些奶牛可以生產大量牛奶且具有很好的繁殖能力。 來自英國食品標準局的一名發言人稱,從2007年開始,食品標準局對食品安全規范作出解釋:來自克隆動物及其后代的肉制品和其他動物產品均為新產品,因此在進入市場之前需要被授權。英國相關當局稱到目前為止沒有收到關于克隆動物產品市場準入的申請,換句話說,沒有人得到該授權。 盡管歐洲專家還......閱讀全文
克隆母牛后代產的牛奶秘密、非法地進入英國市場,更可怕的是,這種牛奶上沒有作任何標記,蒙在鼓里的消費者根本無法辨認,很容易就會誤將其當做普通牛奶買回家。英國食物標準局8月2日表示將會調查此事件,并稱銷售克隆牛所生產的牛奶是違法行為。 英國克隆牛奶非法流入市場 消費者憤怒毫不知情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2日發表文章稱,克隆牛后代所產牛奶正通過秘密且非法渠道在英國主要街道的店鋪中進行銷售。盡管消費者對克隆牛奶存在很多擔心,但由于這種牛奶并未以任何方式進行標明,所以購買者并不知道自己喝的奶有什么不同。 報道稱,涉及此事的奶農表示自己選擇秘而不
英國農場主將產自“克隆母牛”的公牛屠宰后暗中銷往市場 北京時間8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農場主將產自“克隆母牛”的公牛屠宰后暗中銷往市場,由于“克隆牛肉”沒有通過食用安全檢測,消息一經曝光,立即在英國消費者當中引發軒然大波。目前英國食品安全部門已對此展開調查。 克隆母牛最早在美
針對近來媒體報道有克隆牛奶非法流入英國市場一事,英國食品標準署8月2日發布公告說,克隆牛奶等來自健康克隆動物的食品目前看來是安全的,但這些新食品在上市前必須得到批準。 食品標準署說:“根據現有最好的證據,對于消費來自健康克隆動物及其后代的產品,還不存在食品安全上的顧慮。” 英國食品標準署援引
7月24日,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了關于食用克隆動物的報告。該報告的主要結論是: (1)現有的科學數據表明,來自克隆豬和牛及它們的健康后代的肉和牛奶與傳統方式繁育的動物大都是相似的。但由于缺乏足夠的數據、樣本少、缺乏統一的標準等,尚不能得出所有的克隆動物都如此的結論。 (2) 通過使用最常用的克隆動
7月24日,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了關于食用克隆動物的報告。該報告的主要結論是: (1)現有的科學數據表明,來自克隆豬和牛及它們的健康后代的肉和牛奶與傳統方式繁育的動物大都是相似的。但由于缺乏足夠的數據、樣本少、缺乏統一的標準等,尚不能得出所有的克隆動物都如此的結論。 (2) 通過使
真菌毒素,又稱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食品中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可通過進食進入人或動物體內,引起人或動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進而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等。致癌性是真菌毒素對機體最嚴重和最普遍的危害。真菌毒素可在農作物生長或收獲時形成,也會因貯存條件的不適宜而產生。濕度或溫度高的環境通常有利
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染色饅頭”到“牛肉膏”,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故使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確保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已經成為考驗中國社會管理水平的一個迫切問題。食品安全其實是一個全球性難題,在歐美發達國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時常發生,但這些國家總
2014年10月16~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嘉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及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浙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1月23日,“第一屆全國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應用學術大會”在北京京儀大酒店開幕。此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北京理化分析測試學會承辦。此次會議將持續到24日,會議將圍繞國內外食品安全與營養
β-內酰胺酶單克隆抗體和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目前,在我國奶牛養殖業中,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控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奶牛養殖商戶濫用抗生素以及未嚴格遵守休藥期,致使牛奶中抗生素殘留超標,乳中殘留的抗生素嚴重危害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我國政府對超過一定限
β-內酰胺酶單克隆抗體和多克隆抗體的制備目前,在我國奶牛養殖業中,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控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奶牛養殖商戶濫用抗生素以及未嚴格遵守休藥期,致使牛奶中抗生素殘留超標,乳中殘留的抗生素嚴重危害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我國政府對超過一定限量抗生素的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1月23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在海南海口召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青委會”)第一屆青年論壇與本次會議合并召開,于24日進行。100余位代表參加了青委會首屆論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
2013年6月4日至6月5日 “第二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國際論壇暨展覽會(CFAS)”在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屆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檢驗檢疫儀器應用技術分會聯合主辦。會議旨在推動我國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的發展,促進國內外食品與農產品質量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酶聯免疫法的檢測原理,并對酶聯免疫法在食品檢測中的具體應用發展進行探討分析,主要闡述了酶聯免疫法在檢測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毒素、農藥殘留情況、動物源性食品中的獸藥殘留以及轉基因食品等方面的應用。 隨著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日趨嚴重,食品安全檢測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酶聯免疫法
本文比較分析了國內外李斯特菌的檢測方法、不同標準限量值的差異。介紹了國內外李斯特菌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對我國微生物快速檢測的現狀進行了概述,探討了李斯特菌快速檢測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對李斯特菌檢驗方法探索及快速檢測技術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李斯特菌(Listeria
摘要:近年來,微生物及其產生的各類毒素引發的食品污染層出不窮,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令人頭痛的問題。隨著生物學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食品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有了較大進展。PCR技術用于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檢測較之傳統方法具有快速、 特異、 敏感等特性 ,其優越性無可比擬 ,因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8月16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業委員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貴陽舉行。本次大會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2015學術年會同期舉辦,參會200余人。張玉奎院士擔任會議名譽主席,關亞風研究員擔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