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生物燃料的生產可能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諾貝爾獎獲得者Paul Crutzen和來自歐美的同事認為,生產生物燃料作物所需的氮肥可能導致比人們此前所認為的更大數量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到大氣中。 根據這項研究,微生物把化肥中的3%到5%的氮轉化成了一氧化二氮,而不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所估計的1%。 一氧化二氮是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在100年的尺度上,它影響全球變暖的潛力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油菜籽產生的一氧化二氮導致的全球變暖,其數值是由于節省相應的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變冷”效應的1到1.7倍。對于玉米,這個數字是0.9到1.5,這表明或許應該繼續使用石油而不是生產和燃燒生物燃料。 甘蔗是唯一一種表現出可以讓溫室氣體排放凈減少的作物,因為它需要的化肥少于其他生物燃料作物。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產國,它已經在乙醇制造和生物燃料使用上進行了......閱讀全文
近年來,生物燃料發展迅猛。所謂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由于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生物,生物燃料被認為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成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 有研究機構預計,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生物乙醇與
兩項研究表明改變土地的使用從而生產基于農作物的生物燃料確實可能導致比燃燒化石燃料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亞馬遜雨林被砍伐用于建立大豆種植園 這兩項研究都發表在了上周(2月8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它們估計了把森林和草原轉變成農田用于生物燃料生產的影響。兩項研究都得出結論說,這樣的生物燃料帶來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91項。根據我委相關規定,經過初步審查,并與巴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為168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