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指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傳統中醫藥行業在藥理解讀、生產控制、質量保障等方面努力創新,依托智能制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我國傳統中藥生產存在“三高、三低、不適宜”的問題,即能耗高、污染高、成本高;工藝水平低、生產效率低、藥材利用率低;相當大比重的工藝與裝備不適宜現代中藥生產。此外,受質量均一性及標準化瓶頸制約,中藥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難以得到有效保證,中醫藥產業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也因此受阻,亟待通過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加強中醫藥系統性研究,夯實藥效藥理基礎,提高中藥制造水平。依托智能制造振興中醫藥產業,尤其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構建現代中藥質量標準體系。中藥成分復雜,受藥材產地、加工、生產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其內在質量的均一、可控成為最大難點。應構建符合藥物基本屬性、基......閱讀全文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好這一特色的傳統資源,做大做強我國的中醫藥產業,國務院近日專門印發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明
隨著中醫藥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與支持,中醫藥迎來新的機遇。但與此同時隨著各種利益的驅使,中醫藥市場黑幕也令人震驚。如何讓市場“黑幕”曝光于陽光之下?讓中醫藥真正為人類身體健康造福。 加強整頓,完善檢測規范 打擊中醫藥市場“潛規則”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對中國人
2016年10月18日,內地與澳門科技合作委員會中醫藥工作組會議在常州召開。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所、廣州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內地有關政府部門、中醫藥研究單位,中央駐澳聯絡辦經濟部代表以及來自澳門衛生局、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
中藥質量控制是中藥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的關鍵技術,建立現代化的中成藥質量標準和中藥質量控制方法,確保中藥產品安全、有效和穩定均一,是中藥現代化研究領域的前沿課題,也是我國民族醫藥工業面臨的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科技部已將“中藥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列入國家科技攻關計劃。浙江大學和杭州正大青春寶藥業有
新的一年開始了。許多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重大法規,于今天開始施行,影響著你我的生活。 哄騙拐走嬰幼兒視為偷盜嬰幼兒 可判死刑 最高法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該司法解釋明確,對嬰幼兒采取欺騙、利誘等手段使其脫離
●目前我國整體醫學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如信息化系統建設在各級各類醫院中的發展存在著不平衡,制約著醫院信息系統的推廣和應用;各層次、各地域之間對信息系統的投入、應用及認可度存在差異;信息化系統建設缺乏標準。 ●我國的醫院信息化建設中,市場主流還是“大而全”的綜合型HI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日召開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新聞通氣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王煉在回應中藥材農藥殘留問題時表示,所有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嚴格審批上市的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等都是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的。 王煉說,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世
藥材市場藏“貓膩” 以山銀花冒充金銀花,在柏子仁里摻入砂石……如果專業市場不能保證中藥材質量,將大大影響中醫藥的療效 用價格低廉的小平貝冒充川貝,用樹舌或其他菌類冒充靈芝,以山銀花冒充金銀花,用滑石粉為僵蠶、橘絡增重,在柏子仁里摻入砂石,用硫酸鎂為豬苓、小通草、桔梗、北沙參增重……最
中醫藥豐富多樣化醫療手段 德國聯邦衛生部議會國務秘書MarionCaspers-Merk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傳統中醫藥在德國受到推崇。人們開始關注“自然”的生存之道,并尋找“替代”與“整體”的治療方法。目前,德國有許多各種類型的中醫藥院所,針灸一直是知名度和使用率最高的中醫療法。
在當下全球流感肆虐之時,板藍根是應用最廣泛的中藥品種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11日披露,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了該校中藥學院王瑞教授團隊主導制定的《中醫藥-板藍根藥材》國際標準。 上海中醫藥大學方面表示,該標準的制定將為推動板藍根國際標準化發展,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對提升板藍根產品的國際
日前,川貝枇杷膏在美國走紅,引發關注。3月3日,在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藥“走出去”不只是止咳糖漿,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如何讓更多中醫藥“走出去”?不少全國政協委員也關注到了這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表示,中醫藥“走出去”需
近日,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orld Directory of Medical Schools,WDMS)將我國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貴陽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云南中醫藥大學等8所中醫藥大學除名,引發輿論持續關注(相關鏈接:北京中醫
國家認監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日在京簽署《關于共同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完善中醫藥認證體系的合作協議》,在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全面推行認證制度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以提高中醫藥產品質量和服務水準,規范中醫藥健康服務市場,全面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的質量和效益。 根據協議,雙方將建立部門間合作機制,共同
一談到中醫藥,很多人就會認為是“玄學”,因為無法用西醫理論來解釋。占世界中草藥市場半壁江山的日本和韓國,其所用的中藥原材料80%都是從中國進口,“優質原料”為何常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目前中國還沒有一種中藥進入歐美國家臨床,中藥“走出去”舉步維艱。“走出去”是不是就應該堅持歐美標準?這些困惑與思考,
12月8日,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國強指出,近年來,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和挑戰。 據介紹,近年來,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中醫藥對艾滋病的臨床救治、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等工作,
“5P”把住中藥質量命脈 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孫鶴 中國中藥質量管理發展規范體系是實施GAP、GMP、GLP、GCP、GSP的“5P”的體系。質量控制依照國家藥品標準即《中國藥典》和地方藥品標準執行。中藥產品的質量控制從藥材的種植、采收、加工、貯存,制劑的原料、半成品、成品、
由于我國農業的分散性、落后的管理方式和農民自身素質問題,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部分農民使用違禁農藥,加之國家尚未制定完善的中藥材質量標準,導致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事件頻發。而國外借助質量優勢開始大舉進軍國內中藥材市場,目前洋中藥在國內的市場已達到1/3,直接威脅我國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11月25日在成都開幕。來自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的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貝瑞·夏普利斯教授表示:“雖然沒有吃過中藥,但希望中醫藥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諾貝爾獎得主,夏普利斯在會上就“藥物的快速化學反應”作了演講,通過對D
王國強(左二)為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張伯禮(左一)、陳凱先(右一)、顧問代表李連達(右二)頒發聘書后合影 2月22日,全國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會議暨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南京召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出席會議并講話,江蘇省副省長何權出席會議并
2016年10月23下午,第五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以下簡稱“大會”)開幕式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出席開幕式,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尹力,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部主任張奇出席開幕式并
12月22日,“江西中醫藥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研討會”在京召開。與會專家指出,目前我國中醫藥創新能力不足,創新品種少,在慢性疾病已成為人類主要威脅的背景下,中醫藥應該充分自身優勢,在藥物創新中獨領風騷。 此次會議由江西中醫藥大學舉辦,江西中醫藥大學駐京杰出校友團隊承辦,江西山高制藥有限公司、南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9日通過《中醫藥法(草案)》,并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一旦獲得立法表決通過,中國將誕生第一部為傳統中醫藥振興而制定的國家法律。 專家認為,《中醫藥法(草案)》將對振興和傳承中醫藥事業、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體系和國民健康保障體系、探索用中國式辦法解決醫改難題發揮切
中藥行業科技創新、標準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創好藥、用好藥”提供了技術保障,夯實了現代中藥的創新基礎,從根本上保證了中成藥的質量,推進了中醫藥現代化的發展。 “十五”以來,國家先后制定了《2002-2010年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
1.藥物組分含量的分離和分析:由于藥劑通常含有組分,因此高效液相色譜儀方法是一種能夠分離和定量的方法。例如,脂溶性維生素片含有鉻維生素、C18柱和含有碳酸銨的甲醇流動相.每種維生素B6,D1,A和E可以同時分離并以單劑量確定。另一個例子是鎮痛劑或解熱劑,其可以分離并測量每種組分的含量。2.藥品生產中
2013年12月5日,由梅特勒-托利多贊助的2013藥物研發研討會在杭州圓滿召開。此次研討會以“藥品質量控制與工藝優化”為主題,來自知名制藥公司、API原料藥生產廠家、合同生產組織(CMO)、醫藥科研機構從事藥品生產、工藝優化、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管理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齊
本報北京10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諸葛亞寒)自1956年國務院批準設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4所中醫學院以來,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已走過了60年歷程。今天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表示,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經過一代代中醫藥人的不懈努力
中藥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戰略性地位日益凸顯;公立中醫類醫院住院人均費用較公立醫院低24%,中醫藥“保基本、強基層、控費用”作用逐漸體現;中醫藥專業在校生達75.2萬,下一個屠呦呦何時出現?標準數量達649項,藥材質量怎么樣?“墻內開花墻外也香”的中醫藥近年來“國際范兒”十足,在我國中醫藥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利用現代質譜學手段,并結合其他分析技術,開展了中藥活性篩選、結構表征、質量控制等問題的創新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據了解,隨著中醫藥逐漸融入國際醫藥大市場,我國的中藥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許多中藥產品由于基礎研究薄弱,發揮
近期的權威期刊《中草藥》透露:日本占據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前不久的美國流感,更是讓中醫藥止咳枇杷膏在當地狠狠的紅了一把……這些信號表明,越來越多的中醫藥已經“走出去”了,并且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接受。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
6月21日,在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順利舉辦之際,第二次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服務運行與監測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總部、西太區、東南亞區以及13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和傳統醫學專家、官員近60人將就進一步落實《傳統醫學決議》,在醫療衛生體系中更好地發揮傳統醫學作用,以及傳統醫藥服務的運行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