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生物分析與生物醫學工程及納米技術國際研討會召開
近日,第四屆生物分析、生物醫學工程和納米技術國際研討會在長沙召開。 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系統生物學研究所所長Leroy Hood應邀作首場報告。他在題為《工程科學引入生物學的經驗》報告中稱,“多項工具改變了生物學”。Leroy Hood主張利用生物技術推動生物信息技術和計算科學的發展,首先需要建立跨學科的文化,即建立生物學、化學、計算機、工程學、數學、物理學交叉融合的生物信息學。 據本次會議的主席之一、湖南大學教授譚蔚泓介紹,生物分析、生物醫學工程和納米技術國際研討會是生物醫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大會,已舉辦三屆。他在題為《疾病的分子基礎研究》報告中介紹了他在核酸適配體研究領域取得的系列成果。他所發明的細胞篩選等新技術,應用在肝癌、肺癌的早期診斷、白血病分型等惡性腫瘤的診斷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研討會上,多位專家的發言涉及生物傳感器。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究員董紹俊作了題為《自供電和......閱讀全文
第四屆生物分析與生物醫學工程及納米技術國際研討會召開
近日,第四屆生物分析、生物醫學工程和納米技術國際研討會在長沙召開。 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系統生物學研究所所長Leroy Hood應邀作首場報告。他在題為《工程科學引入生物學的經驗》報告中稱,“多項工具改變了生物學”。Leroy Hood主張利用生物技術推動生物信息技術和計算科學的發展
線粒體生物醫學國際研討會成功召開
2011年04月08日-10日,北京華威中儀科技有限公司攜手美國SEAHORSE公司參加了在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的線粒體生物醫學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線粒體2011學術會議。出席本次會議的生命科學界從事線粒體生物醫學及相關研究的學者和研究生達200余人,其中更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其誰,美國南
全國環境納米技術及生物效應學術研討會
會議主辦單位: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原子光譜專業委員會 會議承辦單位:廈門大學、廈門大學譜學分析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開放注冊投稿日期:2016 年 1 月
第二十屆東亞生物醫學研討會在東京舉行
11月5日至9日,第二十屆東亞生物醫學研討會在東京舉行。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SIBCB) 、神經科學研究所 (ION),中科院動物研究所 (IOZ) ,臺灣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IBMB),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 (IMSUT),日本京都
中巴雙邊飲用水處理納米技術研討會召開
10月22日至25日,由智能機械研究所承辦的中國-巴基斯坦雙邊飲用水處理納米技術研討會召開。 本次會議由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倡議并經中國科學院審批。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是在看到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走近科學》欄目播出了“咱村喝上納米水”的專題報道后,了解到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納米專項“應用納米技術
牛津儀器“新型納米技術先進工藝研討會”在滬舉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3月14日,牛津儀器“新型納米技術先進工藝研討會”在上海浦東假日酒店舉辦,本次研討會邀請了業內專家學者就納米制造、新工藝技術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的學術交流,讓在場的參會人員受益匪淺,更深入了解了牛津儀器在納米技術方面的新產品、新進展和新應用。分析測試百科網受邀參加了
第五屆生物分析、生物醫學工程與納米技術國際會議
6月7日至6月10日,第五屆生物分析、生物醫學工程與納米技術國際會議(2012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analysi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ISBBN2012)在湖南
2012海峽兩岸生物醫學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為促進海峽兩岸生物醫學研究領域交流與合作,2012海峽兩岸生物醫學研討會于9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青松城召開。本次研討會主要議題是亞洲常見癌癥和干細胞及轉化醫學。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聯合資助,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承辦,來自海峽兩岸學
08年中國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即將在濟南舉行
一年一度的“中國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將于12月5至6日在山東濟南舉行,這次會議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中國科學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山東省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信息咨詢中心五家聯合舉辦。會議旨在進一步加強國內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之間聯系,與地方產業相結合,集聚社會各方面的創新要素,從而有效
生物醫學和藥物研究動物模型“十二五”規劃研討會
生物醫學和藥物研究動物模型“十二五”規劃研討會在昆明動物所召開 依據中國科學院50年發展路線圖,中國科學院人口健康與醫藥基地委托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該領域有關優勢單位,研討和制定“十二五”生物醫學和藥物研究動物模型規劃,服務于我院重大疾病機理研究和新藥研發。研討會于6月22日在昆明
第18屆東亞生物醫學研討會在生化與細胞所召開
12月8日至9日,第18屆東亞生物醫學研討會(以下簡稱東亞會議) 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召開。來自生化與細胞所(SIBCB)、臺灣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所(IBMB)、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IMS)、日本京都大學病毒研究所(IVR)、韓國成均館大學三星
藥物納米技術
藥物納米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米尺度(尺寸在1到100納米之間)的材料和技術來設計、制備和傳遞藥物的方法。納米技術在藥物研發和制造領域中的應用日益增多,因為它可以顯著改善藥物的性能,提高藥物療效,減少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的治療體驗。 以下是藥物納米技術的一些常見應用: 納米藥物載體:納米技術可以用于
第二屆生物醫學光學成像技術研討會在蓉召開
日前,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主辦,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辦的“第二屆生物醫學光學成像技術研討會”在成都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由周炳琨院士、姜文漢院士擔任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張雨東擔任會議主席。邀請清華大學程京院士、University of Califo
納米技術新突破
日本名古屋大學未來材料與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合成了厚度為1.8納米的鈦酸鋇(BaTiO3)納米片,這是迄今為止為獨立薄膜創造的最薄厚度。鑒于厚度與功能有關,他們的發現為更小、更有效的設備打開了大門。該研究發表在《先進電子材料》雜志上。 開發具有新電子功能的越來越薄的材料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
納米技術推進醫學發展
現代醫學大多是以“小分子”藥物來治療病人的,這些藥物包括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抗生素(如青霉素)等。這些藥物延長了人類的壽命,讓許多致命的疾病變得更易于醫治。不過,科學家認為,利用納米級藥物遞送新技術可以帶來更好的醫學發展。將RNA或者DNA遞送至特定的細胞可以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基因;由于納米級
什么是DNA納米技術
脫氧核糖核酸(英語: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為DNA)又稱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種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以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主要功能是長期性的資訊儲存,可比喻為“藍圖”或“食譜”。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構細胞內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質與RNA所需。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
《自然納米技術》納米技術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或存巨大危害
納米技術自誕生之日就引起媒體普遍關注。截至目前,進入銷售渠道的納米產品已達數百種。然而,英國《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雜志11月25日公布一份報告稱,與普通民眾對這一技術的積極態度不同,科學家們因納米技術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消極影響而憂心忡忡。 美
生物醫學應用前景
微流控技術從材料、設計到下游應用的各種進步,都將在本次微流體會議上一一討論,尤其是微流控材料、設計、控制相關的新技術、策略和方法,以及微流控技術在生物研究/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從新材料的開發,到計量精度和液體處理控制的改善,微流控技術正循序漸進地飛速發展著。此外,液滴、數字化、離心式和聲學微流控技術
生物醫學光學技術
摘 要:隨著生物分子光學標記技術的不斷進步,光學技術在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研究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為醫學診斷與治療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本報告首先簡要介紹光學技術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發展概況,然后從基因表達及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討論生物分子光學技術的特點與優勢,闡明基于分
低溫生物醫學技術
引言隨著生物藥特別是細胞治療/抗體藥的不斷出新,高質量的生物樣本包括細胞的存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作為其理論基礎的低溫生物學愈受重視。近期,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細胞生物資源與醫藥創新聯合會主辦,原能細胞科技集團、bioSeedin柏思薈承辦的“細胞生物資源與醫藥創新”主題系列講座活動首輪
生物醫學光學技術
摘 要:隨著生物分子光學標記技術的不斷進步,光學技術在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研究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為醫學診斷與治療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本報告首先簡要介紹光學技術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發展概況,然后從基因表達及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討論生物分子光學技術的特點與優勢
生物醫學光學技術
摘 要:隨著生物分子光學標記技術的不斷進步,光學技術在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研究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為醫學診斷與治療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本報告首先簡要介紹光學技術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發展概況,然后從基因表達及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討論生物分子光學技術的特點與優勢,闡明基于分
生物醫學前沿進展暨第二屆材料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7月13日,“生物醫學前沿進展暨第二屆材料生物學國際研討會”在上海松江舉辦。恰逢由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實驗醫學分會和約翰威立(Wiley)國際出版集團共同出版的VIEW期刊創辦五周年,大會主席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劉昌勝表示,這次會議旨在為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
納米技術將用于骨科治療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說,研究人員將納米技術與生物工程技術相結合,利用干細胞促進骨骼組織再生,這一成果有望用于骨折、骨髓創傷等骨科疾病的治療。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4日發表公報說,人體間充質干細胞可分化成骨骼、軟骨、韌帶等各個相關組織的細胞,目前科學家可通過模擬體內環境將這種干細胞分離出來,但要
納米技術與現代生活
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是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制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也稱分子機器人。納米機器人潛在用途十分廣泛,其中特別重要的就是應用于醫療和軍事領域。第一代納米機器人是生物系統和機械系統的有機結合體,這種納米機器人可注入人體血管內,進行健康檢查和疾病治
《科學》雜志聚焦納米技術應用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預言納米發電機將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科學》雜志聚焦納米技術應用——對納米科技專家王中林來說,2010年是興奮、突破也是充滿希望的一年 3月28日,英國《自然—納米技術》報道了他的研究小組的兩項研究新成果:具有高電壓輸出的納米發電機、首次實現基于納米線的自驅動
生物醫學光學技術(三)
熒光關聯譜 FCS?—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可用于分析小規模分子集合輻射行為所引起的微小的自發擾動,從而反映分子內與分子間的動力學過程。由于FCS可觀察納摩爾(nanomolar)范圍的熒光分子,因而可在大的空間與時間范圍內,非常近似地
生物醫學光學技術(二)
表1 主要成像技術及應用場合(Nature Reviews 2002)成像方法 主要應用場合磁共振成像(MRI) 高對比度,用于表型、生理成像和細胞跟蹤的最好的全方位成像系統。計算機層析成像(CT) 肺和骨癌成像超聲成像 血管和介入成像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 分子代謝,如葡萄糖,胸腺嘧啶核苷等的成
生物醫學光學技術(一)
摘 ? 要:隨著生物分子光學標記技術的不斷進步,光學技術在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研究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為醫學診斷與治療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本報告首先簡要介紹光學技術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發展概況,然后從基因表達及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討論生物分子光學技術的特點與優勢,闡明基于
納米技術提高熱電轉換效率
如何將大量汽車尾氣排放的廢棄熱量高效轉化為有用的電能,成為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的研究課題。歐盟為此提供375萬歐元資助,總研發投入530萬歐元,由列支敦士登、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和瑞士7個國家及14家納米材料企業聯合組成歐洲NanoHiTEC技術攻關團隊。 根據賽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