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縣等地方發生特大地震災害,黨中央國務院組織全國力量竭盡全力抗震救災。科技救災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災后重建的重要支撐手段。 圍繞災后受損房屋安全質量評估,飲用水安全、危險化學品、不明危險物、疫病疫情、公共衛生、食品安全、地質災害、環境污染等方面對分析測試技術需求,科技部緊急行動,組織國家應急分析測試平臺相關單位,一批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地方分析測試中心,整理了若干檢測技術及其他相關技術知識形成了《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供抗震救災有關方面參考。 附件: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閱讀全文
科技部赴成都抗震救災應急綜合檢測分析首批專家組緊急開展相關工作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科技部組織了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張澤院士為組長的首批抗震救災應急綜合檢測分析專家組。該專家組已于5月27日晚上抵達成都。 5月28日,專家組緊急與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接洽,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國安詳細介紹了災區
5月14日,科技部緊急編制發布了《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技術手冊》技術來源單位已為災區提供復雜、疑難檢測分析技術咨詢30余次。5月23日,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向《技術手冊》技術來源單位提出了關于生物多胺、致病菌、糞大腸菌群等毒物檢測分析技術的緊急援助需求。根據災區的緊急需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科技部組織了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張澤院士為組長的首批抗震救災應急綜合檢測分析專家組。該專家組已于5月27日晚上抵達成都。 5月28日,專家組緊急與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接洽,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國安詳細介紹了災區的受災情況,認為科技部派出專家組赴災區開展非常規檢測、不明危險物等
繼科技部發布《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后,5月21日,條件財務司和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共同組織有關檢測專家、企業代表以及行業部門代表近30人,針對四川省科技廳就抗震救災中對檢測服務的具體需求,研究抗震救災檢測服務具體工作。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當前抗震救災已進入關鍵時期,對水質安全、食品安全、疾病
2008年5月23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組織“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抗震救災專項行動工作組”,召開了第二次抗震救災專題會議。會議由秘書長張渝英研究員主持,有關方面專家、企業負責人共20多人參加了會議。 張渝英同志首先傳達了科技部領導對協會緊急組織抗震救災工作的指示精神:協會的行動方案反映了災區的迫切需要,將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抗震救災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科技在抗震救災中的作用,科技部真分析四川地震災情,組織多學科專家認真篩選適合災區當前抗震救災工作應急技術和產品,在篩選出的第一批、第二批應急適用技術和產品的基礎上,針對地震災區抗震救災的迫切需要,組織專家編寫了第三批農村地區抗震救災應急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