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條件財務司和分析測試協會研究抗震救災檢測服務
繼科技部發布《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后,5月21日,條件財務司和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共同組織有關檢測專家、企業代表以及行業部門代表近30人,針對四川省科技廳就抗震救災中對檢測服務的具體需求,研究抗震救災檢測服務具體工作。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當前抗震救災已進入關鍵時期,對水質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防疫等方面的檢測服務需求十分迫切,應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將檢測服務工作落在實處。會議決定,由條件財務司牽頭,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具體組織力量,圍繞以下三項工作盡早提出抗震救災檢測服務的具體方案建議,供部領導決策。一是,會同四川省科技廳集成優質檢測資源,在災區建立檢測服務示范實驗室,為抗震救災提供權威檢測服務,同時培訓一批可為災區進行實時檢測服務的檢測人員隊伍;二是,整理出可為抗震救災提供快速檢測分析的儀器、試劑盒等檢測資源清單。檢測和儀器維修隊伍、專家咨詢團的建議名單,及時向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三是,針對當前迫切需求的水質安全檢測方面的......閱讀全文
科技部發布《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
四川省汶川縣等地方發生特大地震災害,黨中央國務院組織全國力量竭盡全力抗震救災。科技救災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災后重建的重要支撐手段。 圍繞災后受損房屋安全質量評估,飲用水安全、危險化學品、不明危險物、疫病疫情、公共衛生、食品安全、地質災害、環境污染等方面對分析測試技術需求,科技部緊急行動,組織國
科技部條件財務司和分析測試協會研究抗震救災檢測服務
繼科技部發布《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后,5月21日,條件財務司和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共同組織有關檢測專家、企業代表以及行業部門代表近30人,針對四川省科技廳就抗震救災中對檢測服務的具體需求,研究抗震救災檢測服務具體工作。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當前抗震救災已進入關鍵時期,對水質安全、食品安全
科技部組織專家趕赴災區開展應急綜合檢測分析
北京5月27日電 今天,應抗震救災前線提出的緊急援助需求,科技部商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派出專家組趕赴災區開展生物多胺、致病菌、糞大腸菌群等毒物的快速檢測分析,以及對其他非常規檢測、不明危險物等復雜疑難問題的檢測分析。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由于地質串層污染,災后廢物、生物遺骸污染、二次化學污染
科技部抗震救災應急綜合檢測分析首批專家組赴成都
科技部赴成都抗震救災應急綜合檢測分析首批專家組緊急開展相關工作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科技部組織了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張澤院士為組長的首批抗震救災應急綜合檢測分析專家組。該專家組已于5月27日晚上抵達成都。 5月28日,專家組緊急與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接洽,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國安詳細介紹了災區
科技部緊急部署科技抗震救災工作
今天,科技部發出《關于做好科技抗震救災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相關工作,并已安排專項經費,優先支持相關科技項目立項。據悉,科技部調配500萬元,作為緊急專項資金,支援四川地震災區。同時,在國家科技計劃中再安排3000萬元,對抗震、防災、減災科技項目給予支持。 《通知》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明確要求。一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召開第二次抗震救災會議
2008年5月23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組織“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抗震救災專項行動工作組”,召開了第二次抗震救災專題會議。會議由秘書長張渝英研究員主持,有關方面專家、企業負責人共20多人參加了會議。 張渝英同志首先傳達了科技部領導對協會緊急組織抗震救災工作的指示精神:協會的行動方案反映了災區的迫切需要,將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緊急召開抗震救災會議
2008年5月21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召開抗震救災專題會議。會議由理事長張澤院士主持,副理事長王順昌研究員、吳波爾高級經濟師、秘書長張渝英研究員及有關方面專家、企業負責人共20多人參加了會議。參會人員以高度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對各行業、領域抗震救災的措施和實施情況進行了交流,同時一致認為,抗震救災是
小天鵝開發手持式分析儀器 助力災區環境檢測
汶川地震發生后,按照部領導的指示精神,條件財務司立即著手動員力量全力投入科技抗震救災工作中。 科學儀器設備研制是條件工作“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其承擔單位之一的長春吉大小天鵝儀器公司是吉林大學和無錫小天鵝公司產學研結合組建的專業開展檢測儀器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在獲悉災區急需便
水質檢測測試方法
1、看用透明度較高的玻璃杯接滿一杯水,對著光線看有無懸浮在水中的細微物質?靜置三小時,然后觀察杯底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有,說明水中懸浮雜質嚴重超標。2、聞用玻璃杯距離水龍頭盡量遠一點接一杯水,然后用鼻子聞一聞,是否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3、嘗熱喝
《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已在災區發揮重要作用
5月14日,科技部緊急編制發布了《抗震救災應急分析測試技術手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技術手冊》技術來源單位已為災區提供復雜、疑難檢測分析技術咨詢30余次。5月23日,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向《技術手冊》技術來源單位提出了關于生物多胺、致病菌、糞大腸菌群等毒物檢測分析技術的緊急援助需求。根據災區的緊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