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男,59歲,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下腹部疼痛,呈持續性脹痛,間歇性發作,疼痛能忍受,無遠處放射性疼痛,改變體位疼痛無明顯減輕,外院CT提示右輸尿管上段走行區域占位性病變、右腎積水。 體格檢查:右下腹壓痛,無反跳痛,其余均未見明顯異常。化驗檢查:尿糖(+++),尿培養及藥敏示48h后無細菌生長,尿脫落細胞學檢查可見少量中性粒細胞及少許退變的尿路上皮細胞。CT掃描:雙腎未見異常密度影,腎盂腎盞無擴張,右側輸尿管內留置雙J管,右側輸尿管上段管壁明顯增厚,CT值約50HU(圖1)。 行三期增強掃描,右側輸尿管上段病變強化,動脈期CT值約68HU(圖2a),實質期CT值約95HU(圖2b),排泄期CT值約70HU,病灶與下腔靜脈分界不清(圖2c),余未見異常強化。MR掃描所示:右側輸尿管上段管壁明顯增厚,病變區T1WI呈等信號(圖3),T2WI呈稍高信號(圖4),下腔靜脈被部分包繞,腹膜后未見增大的淋巴結,病灶DWI呈......閱讀全文
病例男,59歲,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下腹部疼痛,呈持續性脹痛,間歇性發作,疼痛能忍受,無遠處放射性疼痛,改變體位疼痛無明顯減輕,外院CT提示右輸尿管上段走行區域占位性病變、右腎積水。?體格檢查:右下腹壓痛,無反跳痛,其余均未見明顯異常。化驗檢查:尿糖(+++),尿培養及藥敏示48h后無細菌生長,尿脫落
病例男,51歲,查體發現膀胱內結節1年入院,1年前查體行泌尿系彩超檢查提示膀胱內約2.0cm×0.8cm結節,邊界清,無肉眼血尿,無尿頻、尿急、尿痛,無明顯排尿困難,無腰腹部疼痛,無發熱、寒戰。?入院后超聲檢查示膀胱左側壁探及一大小約3.6cm×1.8cm中強水平回聲團,尿液鏡檢未查到腫瘤細胞。CT
患者男,63歲。左足背紅腫疼痛半年,加重2個月來我院就診。查體左足腫痛明顯,活動受限。全身檢查無肝脾腫大,血常規,胸部CT及腹部B超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影像學表現:X線平片,左足骨質疏松明顯,左足跗骨及跖骨基底部骨質破壞,骨質破壞邊緣未見明顯硬化邊。關節間隙尚在,軟組織腫脹明顯。?左足MRI(以中足
1.病例簡介?女,44歲,主訴: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3個月,色鮮紅,含血凝塊,伴尿頻、尿急。專科體格檢查無異常。膀胱鏡檢查考慮右側輸尿管末端腫瘤。二維超聲及超聲造影(CEUS,圖1A、B)示右側輸尿管下段管徑約0.6cm。超聲提示:考慮腫瘤性病變,多系惡性病灶。盆腔平掃及增強MRI示(圖1C)結節大小
孕產婦保健工作,看似是一件很微乎其微的應付上級檢查檔案的工作,而實際上為孕產婦建檔案做健康隨訪時間長了,感覺不是那么簡單的。比如來一孕婦建檔案,首先需要問現在停經多久?來判定孕幾周,問平時月經史,具體到每一次的周期有多長,了解孕婦的月經周期,有利于掌握孕婦的具體實際孕周。問流產史,問孕產史了解該孕
患者男,73歲,因發現右頸部包塊1個月伴咽痛于我院就診。5個月前于外院行頸部淋巴瘤切除術,PET檢查提示全身未見確切惡性病變征象。今入院體格檢查:右頸部腫脹,觸及一條形質韌腫塊,邊界較清,輕壓痛,余未見異常。?常規超聲檢查:右側胸鎖乳突肌增厚,肌肉紋理彌漫性增粗,肌束間隙回聲減低(圖1),CDFI可
原發于顱骨的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LC)臨床較少見。西電集團醫院神經外科2018年9月收治1例原發于顱骨的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現報告如下。?1.病歷摘要?男,50歲;因發現頭部包塊進行性增大4個月,于2018年9月10日入院。查體:
【一般資料】 男性,74歲,居民 【主訴】 男性,74歲,居民 膀胱癌術后1年,伴血尿10余天 【現病史】 患者緣于1年前因膀胱癌于我院行膀胱腫物電切術,術后恢復可;10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血尿,色鮮紅,無血塊、無尿痛不適。今患者為求系統治療就診于我院由門診以“膀胱癌”收入院。現癥:自發病以來,
患者女,85歲,因全血細胞減少8個月,反復發熱1個月就診。體格檢查:除右下牙齦腫脹外,余無明顯異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三系減少;乳酸脫氫酶389 U/L;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CA125、CA153、CA724均正常;EB病毒DNA 1.79×
?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TCL)是一種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約占10%~15%,在我國比例更高。多發生于淋巴組織豐富的組織器官中,如淋巴結、扁桃體、脾及骨髓,發生于腮腺者較少見。本文報告1例腮腺T細胞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