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是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引起的表皮良性贅生物。臨床上常見的有尋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銳濕疣等。 疣是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外傷或皮膚破損對HPV感染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疣的病程與機體免疫有重要的關系。疣在相對健康人群長期不消退的機制目前尚未清楚,可能與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產生免疫耐受有關。......閱讀全文
疣是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引起的表皮良性贅生物。臨床上常見的有尋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銳濕疣等。 疣是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外傷或皮膚破損對HPV感染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疣的病程與機體免疫有重要的關系。疣在相對健康人群長期不消退的機制目前尚未清楚,
治療以破壞疣體、調節局部皮膚生長、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應為主要手段,包括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 1.全身治療 (1)中醫中藥 如平肝活血方、治疣湯、馬齒莧合劑、板藍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2)干擾素 對多發性且頑固難治的疣,可配合全身或病損局部注射干擾素,單獨用干擾素療效不肯定。 2.
1 臨床資料患者男, 49 歲。右小腿皮膚腫物 42 年,增大伴 疼痛4 年。42 年前無明顯誘因患者右小腿內側出 現一膚色丘疹,約蠶豆大小,后逐漸增大,表面欠光 滑,無疼痛,偶有瘙癢。自行外用藥膏( 具體不詳) 治療無效,皮損繼續增大。4 年前皮損已增大至雞 蛋大小,并出現疼痛及滲血滲液,多次
臨床資料患者,男,15歲,右母趾甲緣下結節伴疼痛1年余。患者于1年前無明顯誘因發現右側母趾甲緣下有一米粒大小的結節,無自覺癥狀,未予診療。后結節逐漸增大,表面粗糙不平,壓之疼痛,遂就診于當地醫院,診斷為“尋常疣”,給與液氮冷凍治療,效果欠佳。患者否認外傷史,無家族遺傳病史。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可,
1.初起為針尖大的丘疹,漸漸擴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圓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顯,質堅硬,呈灰黃、污黃或污褐色,繼續發育呈乳頭瘤樣增殖,摩擦或撞擊易于出血。 2.好發于手指、手背、足緣等處。 3.數目不等,初起多為一個,以后可發展為數個到數十個。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壓痛。 4.多發生于青
患者女,66歲,左前臂伸側逐漸出現多個暗紅色結節(圖1a)。取左前臂結節處膿痂于沙堡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室溫培養,1周后形成直徑0.5cm左右的菌落,表面絨毛狀,呈暗褐色。2周后形成直徑約2cm的黑色菌落。鋼圈小培養鏡下可見細長分隔菌絲,菌絲頂端著生卵圓形孢子,孢子成群排列呈梅花瓣狀,為孢子絲菌的典型結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 41 歲。左側額部疣狀丘疹 40 余年。患者出生時 即見左側額部單發皮色小米大小丘疹,后逐漸增大至 3. 5cm × 1. 8cm 大小,偶有瘙癢,余無特殊不適。2 年前曾于當地醫院行 激光治療(具體不詳),術后皮損消退,創面恢復良好。1 年前 上述癥狀復發。否認發病前局
HPV有不同的亞型。最常引起尖銳濕疣的HPV有6、11等。HPV在人體溫暖潮濕的條件下易生存繁殖,故外生殖器和肛周是最容易發生感染的部位。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 1.性接觸傳染 為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故本病在性關系紊亂的人群中易發生。 2.間接接觸傳染 少部分患者可因接觸病人使用過的物品傳播
任何原因,只要使膽管受到阻塞,就會產生阻塞性黃疸 一是良性的病因,像是最常見的 (1)膽管結石或膽囊結石(Mirrizzi’ syndrome)石頭阻塞了膽管,造成膽汁無法排入十二指腸。 (2)慢性胰臟炎病人形成胰頭部假性腫瘤,從外而內壓迫膽管。 (3) 膽管因發炎或手術后造成之狹窄。
1 病歷資料患者男,65 歲。因右手掌結節伴疼痛 10 d,于 2011 年 3 月 18 日就診于我科門診。患者于 10 d 前無意中 發現右手掌有一紅色丘疹,伴輕度疼痛,未予診治。丘 疹逐漸增大。發病前局部無明確的外傷史。家族中無類 似疾病患者。 體格檢查:各系統檢查無異常,全身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