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的安排部署,保定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會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溝通信息、數據及有關資料,通報工作開展情況,聯合制發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野生動物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并做出具體部署。 齊心協力 眾志成城 2月6日,保定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市公安局等八部門召開聯合“雙打”視頻會議進行部署,在保定市啟動聯合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暨聯合打擊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執法行動。 勠力同心 抗擊疫情 此次行動堅持從嚴從重從快原則,突出《野生動物保護法》《關于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明確的監管重點,深入排查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集)貿市場、商場、超市、花鳥魚蟲市場、寵物市場、古玩市場等各類經營場所及各類餐飲服務單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等,依法依規加大對野生動物違規交易行為的處罰力度,對相關經營者一律停業整頓,經營場所一律查......閱讀全文
繼2016年修訂后,野生動物保護法又將迎來一次修改。起因正是眼下的新冠肺炎疫情。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10日表示,已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擬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增加列入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并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 配套規定缺乏,檢查執法力度不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野生動物交易與濫食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重大隱患,引發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是否有必要全面叫停野生動物交易、監管存在哪些漏洞、相關法律法規暴露出的短板和弱項如何填補?隨著各方聲音的發出,事件的復雜性得以顯現。 疫情當下,有關野生動物的討論如火如荼。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
1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發布公告,決定自當日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隨即便有專家指出,單純封鎖野生動物擴散和銷售渠道還不夠,當前禁售并存放在各地冷庫的野生動物制品,可能成為病毒的“庇護所”,如果不經嚴格處理,疫情解除后重新投入市場將帶來巨大隱患。
中國疾控部門和專家的初步調查研究表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是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并造成人際傳播引起的。疫情之下,少數國人濫食野味的陋習,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重大隱患。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在京舉行。會議將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
向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全面宣戰,而今已經進入到立法工作的層面。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在京舉行。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有關負責人還就有
云南省林草局近日編制并下發《云南疫情防控期間野生動物管控摘引》(下稱簡稱《摘引》),規范指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云南省各級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從業機構、從業人員科學開展野生動物管控,阻斷可能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摘引》明確,疫病監測對象主要為蝙蝠類、嚙齒類、靈長類和遷徙候鳥,監測區域集中在
6月15日,北京市公布36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完成流調34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同一天,中國疾控中心宣布已完成北京疫情病例樣本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初步結論已上報并正在積極開展病毒溯源。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究竟來自何方?科學的病毒溯源為何重要?備受關注的基因組測序,是否已經揭開北京新
關于盡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建議九三學社 一、盡快修改完善相關立法并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急迫性 2020年新年伊始,湖北省武漢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國家衛健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國家級衛生部門組成的專家組深入武漢專題調查研究之后,在1月22日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科
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對野生動物的捕獵和烹食,一些在自然界長期存在的病原體突破物種屏障傳播給人和家畜造成新發傳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盡管現在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溯源工作仍在進行,但是野生動物的非法獵殺和售賣為危險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類社會大開方便之門已是證據確鑿。事實上,人類對于病毒和細菌等病
新冠肺炎疫情表明野生動物交易與濫食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另有研究表明超過78%的新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然而,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屢禁不止。疫情防控期間,截至18日檢方介入、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類犯罪207件298人。 于24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擬將審議全國人大
繼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首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之后,2月19日,最高檢再度發布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詐騙、造謠傳謠、破壞野生動物資源以及其他涉疫情犯罪等五類,共計六個案件。 這六個典型案例均為各地檢察機關近期辦理的案件,與疫情防控工作密切相
當前,關于新冠肺炎傳播路徑的主流設想是:蝙蝠-穿山甲-人。這與2002年SARS“蝙蝠-果子貍-人”的傳播路徑如出一轍。如今,“食野味”成為眾矢之的,“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也愈發高漲。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
近日有研究認為,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這引發了一些爭議和討論。那什么是病毒中間宿主?這項研究對防控病毒有何啟示?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間宿主可以說是病毒從自然宿主傳播到人類過程中的“二傳手”,一個著名案例就是果子貍被認為是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冠狀病毒中間宿主。2002年
6月17日晚上8時許,一輛中巴車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迎新街100號的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南區緊急啟動。 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病毒病所黨委書記武桂珍領著一隊人行色匆匆趕到車上,奔赴此次疫情的集中暴發地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這已是病毒病所第三次進入新發地開展病毒溯源工作。6月17日23
從象牙、犀牛角、活體龜、穿山甲及其鱗片,到鱷魚、蟒蛇及其制品,再到蜥蜴、蜘蛛、螞蟻……在長長的走私野生動物名錄上,這些走私品的數量始終排位靠前。 野生動物走私,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野生動植物物證技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專家費宜玲在2019年11月發表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網
近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了一篇由數名中國醫學專家撰寫的關于武漢疫情的論文,其中披露了一個此前“不為人知”的重要疫情細節。 這一此前未曾被公開披露的細節,也很快引起了國外一些科學雜志的關注。 "現在看起來,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并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唯一源頭了”。 說出上面
在冠狀病毒爆發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2月24日下午表決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個月,政府暫停了野生動物產品的買賣。在中國,野生動物產品通常用于食品、毛皮和傳統醫藥。但是一旦疫情結束,緊
石正麗研究組正在進行樣本處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SARS樣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菊頭蝠。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張禮標研究員供圖 電子顯微鏡下的SARS冠狀病毒粒子。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楊興婁博士供圖 石正麗研究組在野外作業。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15株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
在15日召開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表示,此前華南農業大學團隊的研究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之一,科技部正組織有關科研團隊進行論證,一旦取得新的進展將及時公布。圖片來源于網絡 病毒溯源對揭示新冠病毒來源及其進化規律、消除疫情源頭和防
英國政府目前仍沿用相關規定,即沒有狂犬病國家的貓、狗等寵物入境時可不接受動物檢疫。圖為一只貓在英國倫敦檢疫中心。 農村地區犬類飼養及管理無序,是我國狂犬病防治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報2011年10月10日曾刊發《社會“狂犬病”》的報道,從風險社會層面探討基于國家防
最近,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調查發現,瀕危的穿山甲可能是蝙蝠和人類之間“缺失的一環”,但其他科學家表示,目前搜尋工作還沒有結束;一項更早的研究則指向了蛇,而武漢野生動物市場上仍然有很多被認為是疫情爆發地的候選物種,2002-2003年爆發的SARS就涉及了另外一種冠狀病毒,其是由麝貓傳播給人類的。圖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11日通過《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并即日起施行。決定明確禁止濫食和交易野生動物。 據介紹,決定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作出的特別性規定,依法支持和賦予政府在防控特殊時期采取必需的臨
2020年2月18日, 管軼教授和廣西醫科大學胡艷玲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預印本網站 bioRxiv 發表題為: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 的最新
2月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中央網信辦、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林草局、藥監局等部委(局)召開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和打擊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執法行動(以下簡稱“聯合雙打行動”)部署會議。 會議指出,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
吞咽幾滴新疫苗,將會防止致命埃博拉病毒。不過,這種新免疫方法并非針對人類,而是針對黑猩猩和大猩猩,埃博拉對它們也具有致命性。然而,這種疫苗可能永遠不能被用于大猩猩。研究人員稱,因為新倫理條例,進一步研究根本不可能。 埃博拉是一種眾所周知的人類殺手,這種病毒還會在野生動物中引發疫情。2006年的
埃博拉的疫情還在擴大。10月23日晚,馬里宣布境內出現首例埃博拉確診病例,患者是一名2歲女童,近期曾隨家人赴幾內亞旅行。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在25日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病例數量已突破1萬關口,超過4500人死亡,疫情造成高達70%的實際死亡率。疫情升級,中國民眾對這個“非洲死神”愈發關
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對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要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加重處罰,以體現更加嚴格的管理和嚴厲打擊。 國務
長期以來,野生動物的貌似與疾病爆發密切相關,其與2002年的非典疫情、2013年的埃博拉疫情和如今的COVID-19爆發都有關聯。為了應對COVID-19的爆發,中國暫時禁止了許多野生動物的養殖,這一舉動也受到了國際社會很多人的贊揚。 但是,過去十年來我們在亞洲的工作卻截然不同,禁止合法的養蛇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19年9月2日,亞美尼亞農業部食品安全局向OIE報告稱,亞美尼亞發生炭疽桿菌感染疫情。 本次疫情于8月30日得到確認,疫情發生地為阿爾馬維爾州Getashen鎮。疫情源頭不確定,可能為與野生動物接觸。 經實驗室檢測發現,具體發病情況如下: 受影響動物數
為全力做好復工復產期間咸陽新陽光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疫情防控和市場供應工作,2月14日以來,陜西省咸陽市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陜西省督導組和咸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成立工作專班,從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做好清理消殺指導、嚴格檢查督導、注重安全監管、制度落實等五個方面,抓實抓細咸陽新陽光市場專項整治,較好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