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的疫情還在擴大。10月23日晚,馬里宣布境內出現首例埃博拉確診病例,患者是一名2歲女童,近期曾隨家人赴幾內亞旅行。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在25日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病例數量已突破1萬關口,超過4500人死亡,疫情造成高達70%的實際死亡率。疫情升級,中國民眾對這個“非洲死神”愈發關注,這場突如其來的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也引發了很多思考。
自然環境為疫情肆虐提供“溫床”
以野生動物為食很危險。作為埃博拉病毒的源頭和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西非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解放軍302醫院門診部副主任周越塑表示,目前的研究認為,埃博拉病毒最早來自果蝠,可以傳染給其他動物,進而傳給人類。而在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邊遠村莊,由于部落文化,一些人以打獵為生,把果蝠當做常見食物。
臟亂差的環境必須改變。剛從幾內亞完成救治任務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么(音yao)改琦告訴記者,衛生環境差是導致西非埃博拉傳播迅速的重要原因。據他介紹,幾內亞沒有垃圾處理系統,常是垃圾遍地亂丟,加上高溫潮濕的氣候,就為細菌、病毒,以及蚊子、蒼蠅等傳染病媒介的繁殖提供了“溫床”。并且,當地人群流動性也非常高,極易造成病毒傳播。
醫療落后,缺乏必要的防疫知識。非洲國家大部分人生活貧困,身體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不強。同時,由于教育和醫療條件落后,他們缺乏現代醫學和防疫知識。而且,當地人有自己的習俗,很多人會走到死者身邊撫摸或是親吻,埋葬時也不考慮疫情防控,無形中增加了感染風險。另外,西非醫療資源嚴重匱乏,緊缺藥品和物資,特別是帳篷、救護車等,無法滿足治療需求。
國家基礎投入不夠。周越塑說,“一個國家應對大規模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與它的治理能力有著緊密聯系”。西非國家政府投入不夠,一些非常基礎性的衛生手段、初級的衛生注意事項等也比較缺乏。此外,部分國家還飽受國內政治動蕩、族群沖突和恐怖襲擊的影響,這些都影響了防范病毒傳播的努力。反過來,埃博拉也在破壞西非國家的政治穩定,讓防控工作更難進展。
防控應急機制不到位,演變全球危機
現代技術的進步,讓航天器都載著生命飛上了天,但在應對傳染性病毒方面,人類卻屢屢栽了大跟頭。此次,當埃博拉病毒跨過地中海、飛越大西洋,登陸歐美的那一刻起,疫情便成為了國際社會在非傳統安全領域面臨的共同挑戰。埃博拉不僅帶來恐懼和傷害,也提醒我們在防控等方面的諸多不足。
流行病學研究不夠深入。埃博拉病毒并非新的疾病,然而多年來它都沒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表示,這個病從動物到人是如何傳播的,人與人又如何傳播,都沒有弄清楚。一方面,這跟學者的研究興趣有關;另一方面,現場流行病學研究的難度會更大。不過,如果沒有堅實的流行病學調查,就無法提出全面有針對性的防控策略。
醫務人員防護有疏漏。近來,不斷有醫生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消息傳出。醫務人員對傳染病的防護應該是專業的,由此可見防范埃博拉還有疏漏之處。曾光認為,傳染病的病理特點,意味著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會更高,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一旦懷疑是埃博拉,應該采取最高級別的全方位防護,包括切斷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粘膜接觸等。北京市政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重大傳染病專家委員會委員崔小波建議,我國應給醫務人員購買公共衛生保險。
缺乏國際合作。崔小波表示,加快國際合作以促進醫療資源均衡分配,是防控疾病的重點,但西非國家多年來一直醫療資源不足,又被國際社會忽視。世衛組織的內部報告也承認,埃博拉疫情暴發初期,應對工作存在多項失誤,比如今年第一例埃博拉病例出現在2月,但當時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直到7月世衛才發布預警,疫情已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有沒有疫情都要做好個人防護
埃博拉病毒究竟有怎樣的“猙獰面目”,我們應避免哪些預防誤區?生命時報總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幫您做好生活預防。
埃博拉是否通過空氣傳播?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表示,埃博拉病毒不大可能通過這種方式傳播。埃博拉病毒主要通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體液傳播。不過,周越塑表示,目前還不能排除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風險。
潛伏期的埃博拉感染者是否會傳染別人?解放軍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趙敏表示,埃博拉病毒潛伏期一般在5~21天,這個階段的病人不具備傳染能力。而一旦起病,發病很急,會出現高熱、全身肌肉疼痛、咽痛等顯著癥狀,很容易識別。
勤洗手,能夠預防埃博拉嗎?周越塑說,勤洗手是很好的預防習慣,能起到一定預防效果,但鑒于埃博拉病毒的傳播方式,僅靠洗手并不能完全降低感染風險。
埃博拉流行于炎熱的非洲,在氣溫低的地方病毒會不會死掉?周越塑表示,目前研究發現,埃博拉傳播與跟氣候關系不大。
現在去西非是否不安全?旅游等是否應停止?周越塑說,個人層面,盡可能不去非洲疫區旅行,如非去不可,需在出發前咨詢疾控部門,知曉注意事項。抵達非洲后,先要了解當地衛生部門提供的信息,避免去已被劃為疫區的地方,盡量避免與確診患者、疑似病例接觸,減少與人握手的次數。
不接觸患者,是否就安全?周越塑表示,埃博拉病毒可以通過血、尿、體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傳播。因此不接觸患者,也有可能被經由其他地方的體液感染。與埃博拉患者同行會被傳染嗎?周越塑說,如果與埃博拉患者處于同一航班且鄰座,有被感染的風險。不過,只要乘客不與患者產生直接接觸,如患者血液滴落至乘客皮膚,不讓患者嘔吐至乘客面部或創傷口,產生感染的風險就不大。
埃博拉能不能被殺死?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一科主任陳志海表示,一般來說,當病毒存在于人體外時,一般的消毒劑就可以殺滅。而且,任何病毒在沒有細胞營養條件下,自身的生存周期都不長。但當病毒存在人體內時,我們需要了解,病毒與細菌疾病在治療上有很大的不同,抗生素或者抗菌藥物是可以殺滅細菌,但目前不存在殺滅病毒的藥物,我們能做的是抑制病毒。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制藥工程系宋高鵬副教授聯合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劉叔文團隊發現了一類基于芐基四氫異喹啉為結構骨架的三位點結合型流感病毒PAN抑制劑。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JournalofMed......
病毒與人類之間的協同進化關系源遠流長,二者之間的交鋒從未隨時間停止過。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一方面,病毒使人類飽受疾病困擾,甚至死亡,并在此過程中對人類基因組不斷地利用與改造;另一方面,人類的免疫系......
RNA病毒包括多種致病病原,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RNA病毒的基因組復制和轉錄過程需要自身編碼的依賴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RNApolymerase,RdRP)來主導完成。該過......
近日,有流行病學專家發表言論認為,新冠病毒的突變基本上已飽和了。新冠病毒當真已經“變無可變”了嗎?新冠病毒突變基本飽和?高福、張文宏這樣預判在此前的學術會議上,多位專家也曾討論過新冠病毒變異將往何處去......
最近,在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科研助理教授林海松擔任第一作者的 Nature 論文中,他和合作者利用名為Ferrobot的微型鐵磁機器人,實現了自動化的快速群組病毒檢測,可使檢測試劑成......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率先發現雙生病毒可以時空調節植物的應激反應,適時操控下游基因的表達,促進病毒積累和侵染的新機制。該研究為深入了解植物應激反應在病毒侵......
開發植物的抗病基因是防控病蟲害最經濟也最高效的手段,但植物是如何識別病原微生物、并在此基礎上激活自身免疫系統的,一直是植物病理學領域的核心科學問題。近日,《自然》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揭示了植物與病毒間......
該研究論文早在2021年12月3日就提交了,僅僅過去四天,審稿情況還不明,2021年12月27日時美國彭博社就專門對該研究報道: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在幾天內從氣道傳播到心臟、大腦和身體的幾乎每個器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88.shtm文|江河12月14日,Nature雜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人物&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