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個高次諧波XUV激光超快反應動力學實驗平臺運行
12月5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動力學實驗團隊成功實現了高次諧波(HHG)產生的XUV激光與反應顯微成像譜儀聯合運行,并開展了光電離相關的實驗研究,成為國內首家開展HHG-XUV光子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動力學實驗研究的團隊。 研究團隊引進美國KMlab的激光系統,并利用高次諧波方法成功產生了單光子能量在(20-100)eV范圍的高性能阿秒(10-18s)XUV激光脈沖串。與此同時,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適用于XUV超快動力學實驗的反應顯微成像譜儀。該譜儀能夠在超高靶室真空度(10-11mbar)條件下提供高密度超聲氣體靶,并完全測量光電離產生的荷電碎片,因此能夠“拍攝”并研究由超短XUV脈沖誘導的原子、分子在阿秒時間尺度的動力學過程。這兩種先進技術的結合使得實驗團隊能夠利用XUV激光與原子分子作用,開展超快動力學研究。 該平臺聚焦“量子少體”這一基本科學問題,為研究光與原子分子等物質的超快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手段,可......閱讀全文
首臺高重頻高通量高次諧波超快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應用
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ARPES)因其具有能量和動量分辨能力,是探測材料能帶結構的重要手段。隨著超快激光技術的不斷發展,結合泵浦-探測技術的超快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TR-ARPES)由于兼具時間分辨能力,可以用來探測非平衡態的電子能帶信息,因此近年來備受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基于高次諧波產生(HHG)
武漢物數所等在分子高次諧波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卞學濱研究員與加拿大Sherbrooke大學Andre D. Bandrauk教授合作,在分子高次諧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 113, 193901 (2014))。 強場超快激光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后,
精密測量院準晶高次諧波輻射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激光誘導超快電子動力學課題組在準晶高次諧波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科研團隊打通了強場超快物理與準晶研究領域的壁壘,理論研究了準晶作為超快光源方面的機理和優越性。 高次諧波是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的極端非線性頻率上轉換過程,在獲得極紫外光源、超短阿秒脈沖
上海光機所相對論渦旋激光的高次諧波研究獲進展
短波長高強度高荷渦旋激光對原子內殼層電離、大容量光通信、高時空分辨測量等具有重要意義。 4月2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際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論文Generation of intense high-order vortex harmo
科學家研究實現強場單個高次諧波選擇性增強
6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悉,該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至展、李儒新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強場高次諧波單一級次的選擇性增強,并獲得可調諧單色極紫外相干輻射輸出。相關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介紹,強場超快激光與氣體相互作用產生高次諧波,是強場物理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上海光機所發現強激光場中分子高次諧波產生新機制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徐至展、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李儒新的領導下,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高次諧波研究中取得進展。科研人員發現在定向的非對稱分子同強激光場相互作用時,可以產生獨特的純偶次高次諧波光譜,并揭示了其物理本質。這一結果豐富了人們對于超快強激光場同物質相互作用
首個高次諧波XUV激光超快反應動力學實驗平臺在蘭州運行
12月5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動力學實驗團隊成功實現了高次諧波(HHG)產生的XUV激光與反應顯微成像譜儀聯合運行,并開展了光電離相關的實驗研究,成為國內首家開展HHG-XUV光子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動力學實驗研究的團隊。 研究團隊引進美國KMlab的激光系統,并利用高次諧波方法成
第1個高次諧波XUV激光超快反應動力學實驗平臺運行
12月5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動力學實驗團隊成功實現了高次諧波(HHG)產生的XUV激光與反應顯微成像譜儀聯合運行,并開展了光電離相關的實驗研究,成為國內首家開展HHG-XUV光子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動力學實驗研究的團隊。 研究團隊引進美國KMlab的激光系統,并利用高次諧波方法成
物理所高次諧波光譜中的全量子軌道映射研究獲進展
原子內部電子動力學行為的演化是物理、化學、生物以及材料等學科研究中最基本的過程。精密測量電子的動力學特性,實現對其物理性質的理解,進而控制原子內電子的動力學行為是人們追求的重要科學目標之一。具有阿秒(10-18秒)時間分辨的高次諧波由于光子能量高(10eV~keV量級)、脈寬短(亞飛秒
科學家利用高次諧波光譜解鎖高壓超導體的電子結構
高壓為凝聚態物質創造了很多新奇物態,揭示了新的物理和化學現象。其中,在高壓氫化物如H3S和LaH10中發現的近室溫超導(Tc?> 200 K)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高壓超導體的超導轉變溫度不斷升高,但因缺乏有效的探測手段,高壓量子態中電子結構和超快動力學行為未知,其超導機制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高次諧波
中科院高水平成果不斷涌現
高次諧波光譜中 全量子軌道映射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光物理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志義研究組利用自己組建的阿秒激光裝置,實現了電子波包在自由態的各條量子軌道上的直接定位,獲得了全量子軌道分辨的高次諧波譜。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高
基于軌道分辨高次諧波光譜的阿秒尺度分子核動力學探測
華中科技大學陸培祥教授領導的超快光學實驗室蘭鵬飛等人在實驗上發現了分裂的高次諧波輻射光譜,在此基礎上發展了軌道分辨的高次諧波光譜技術并實現了阿秒時間分辨的分子動力學測量。“2017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候選推薦課題組合影 當超快強激光(時間:飛秒量級,強度:1014 W/cm2量級)與原子分子相
3D成像——二次離子質譜技術
質譜成像技術能將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質譜的離子掃描與圖像重建技術結合,直接分析生物組織切片,產生任意質荷比(m/z)化合物的二維或三維分布圖。其中三維成像圖是由獲得的質譜數據,通過質譜數據分析處理軟件自動標峰,并生成該切片的全部峰值列表文件,然后成像軟件讀取峰值列表文件,給出每個質荷比在全部質譜圖中
上海高研院在相位顯微成像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王中陽團隊提出基于相位恢復算法的單次曝光定量相位顯微技術。相關研究成果以Phase microscopy using band-limited image and its Fourier transform constraints為題,發表在《光學快報》(Optics
島津發布iMScope-QT成像質譜顯微鏡
在質譜成像和光學觀察方面達到世界領先的精度iMScope QT成像質譜顯微鏡隆重發布島津于2020年6月9日發布新型“ iMScope QT”成像質譜顯微鏡。該革命性產品具有世界一流的分析速度和成像功能,帶有內置光學顯微鏡,還可以用作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它是6年前發布的“ iMScope TRIO
熒光成像與高光成像區別
熒光成像與高光成像區別如下:1、原理:熒光成像是利用熒光標記的分子在激發后發出特定波長的光來成像,而高光成像是基于樣本的反射或透射光強度的差異來成像。2、樣本處理:熒光成像需要在樣本中引入熒光標記物,通常是通過染色或基因工程技術來實現,而高光成像則不需要對樣本進行特殊處理,直接觀察樣本的自然反射或透
激光共聚焦高內涵成像顯微鏡Opera-Phenix共享
儀器名稱:激光共聚焦高內涵成像顯微鏡Opera Phenix儀器編號:18007816產地:中國生產廠家:PerkinElmer型號:Opera phenix出廠日期:201712購置日期:201804所屬單位:藥學院>藥學技術中心>篩選平臺放置地點:醫學科學樓F017固定電話:固定手機:固定ema
寬譜太赫茲成像光譜儀(高至20THz)
寬頻譜太赫茲成像光譜模塊(最高可達20 THz)寬頻譜太赫茲成像儀(高達20 THz),可靈活配置飛秒激光源!瑞士Rainbow Photonics 公司推出TeraIMAGE寬頻譜太赫茲成像光譜模塊產品,為實驗室太赫茲時域光譜及成像等科研應用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 TeraIMAGE太赫茲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二次成像原理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制造依據是電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掃描電鏡從原理上講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細的高能電子束在試樣上掃描,激發出各種物理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和顯示成像,獲得測試試樣表面形貌的觀察。當一束極細的高能入射電子轟擊掃描樣品表面時,被激發的區域將產生二次電子、俄歇電子、特征x射線和連續譜X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超分辨顯微成像(2)
上一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幾種主要的單分子定位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還留下了一些問題,比如它的分辨率是由什么決定的?獲得的大量圖像數據如何進行重構?本期我們就來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單分子定位超分辨顯微成像的分辨率單分子定位超分辨顯微成像的分辨率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定位精度和分子密度。定位精度是目標分子在橫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超分辨顯微成像(1)
從16世紀末開始,科學家們就一直使用光學顯微鏡探索復雜的微觀生物世界。然而,傳統的光學顯微由于光學衍射極限的限制,橫向分辨率止步于 200 nm左右,軸向分辨率止步于500 nm,無法對更小的生物分子和結構進行觀察。突破光學衍射極限,一直是科學家們夢想和追求的目標。雖然隨著掃描電鏡、掃描隧道顯微鏡及
多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雙光子顯微鏡角膜成像
角膜提供了眼睛的大部分折射能力,由5層組成(圖1),從外到內依次是上皮層,鮑曼層、基質、角膜后彈力層(間質膜)、內皮層。圖1 角膜的組織學結構上皮層負責阻擋異物落入角膜,厚約50μm,由三種細胞構成,從外到內依次是表層細胞、翼細胞和基底細胞。只有基底細胞可進行有絲分裂和分化,基底細胞的補充是由從角膜
3D成像二次離子質譜技術的相關介紹
質譜成像技術能將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質譜的離子掃描與圖像重建技術結合,直接分析生物組織切片,產生任意質荷比(m/z)化合物的二維或三維分布圖。其中三維成像圖是由獲得的質譜數據,通過質譜數據分析處理軟件自動標峰,并生成該切片的全部峰值列表文件,然后成像軟件讀取峰值列表文件,給出每個質荷比在全部質譜
高光譜圖像成像原理
光源相機(成像光譜儀+ccd)裝備有圖像采集卡的計算機是高光譜成像技術的硬件組成,其光譜的覆蓋范圍為200-400nm,400-1000nm,900-1700nm,1000-2500nm。其中光譜相機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準直鏡,光柵光譜儀,聚焦透鏡以及面陣ccd。 其掃描過程是當ccd探測器在光學
高光譜成像原理
高光譜成像是一種遙感技術,它可以通過獲取地物的高光譜圖像來實現物質識別、分類和定量分析等目標。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原理是基于地物物質吸收、反射和輻射特性的不同而實現的。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光譜分辨率高光譜成像技術采用的是光譜分辨率比較高的成像儀器,它能夠獲取較高的空間分辨率和光
寬譜太赫茲成像光譜儀(高至20THz)參數
?指標參數TeraIMAGETHz generator/detectorOrganic crystalSpectral range 1-14 THz (with ~50fs pump laser)Best phase matchable wavelength1300-1600 nmScaning r
寬譜太赫茲成像光譜儀(高至20THz)特點
主要特點:基于有機晶體產生,探測太赫茲頻譜高達14THz(可定制)成像掃描范圍:50x50 m m2可選項:掃描范圍 100x100 m m2,包含泵浦激光源主要應用:危險品,生物醫學樣品的成像塑料,特殊聚合物及半導體檢測
多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雙光子顯微鏡角膜成像
角膜提供了眼睛的大部分折射能力,由5層組成(圖1),從外到內依次是上皮層,鮑曼層、基質、角膜后彈力層(間質膜)、內皮層。 wx_article_20200815180121_819doe.jpg 圖1 角膜的組織學結構 上皮層負責阻擋異物落入角膜,厚約50μm,由三
諧波分析儀諧波監測方法
1、諧波監測分為非在線監測和在線監測兩種方法; 2、非在線監測方法采用便攜式測試儀,不定期對所關注的疑似諧波源進行測試;這種方法投資少,但存在實時性不強、工作量大、效率低等缺點; 3、在線監測方法一般以監測儀表為核心,用安裝了管理軟件的電腦作為主站,通過有線(RS232/485)和網絡(RJ
上光所——高諧波效率高填充系數的重頻皮秒紫外激光輸出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獲得了脈沖能量91mJ、脈寬470ps的355nm激光脈沖,三倍頻轉換效率高達76%,這是目前已知的重頻皮秒固態激光器中實現的最高三倍頻轉換效率。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高功率激光科學與工程》(High Power 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