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教科書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張“元素周期表”,這張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站在前人偉大化學家的肩膀上,近100年來人們通過不斷挖掘并擴展對于化學元素的認識和應用,推動了化學、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眾多學科的飛速發展。有關于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基礎理論認知,每前進一小步,都彌足珍貴。今天(1月8日)上午揭曉的一項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來自復旦大學周鳴飛教授(見右圖)團隊的“瞬態新奇分子的光譜、成鍵和反應研究”,就是這般珍貴。 理論前進“一小步” 氧化態是化學中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亦是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的重要基礎。它是元素的固有性質,能夠反映元素在化合物及反應過程中得失電子的能力。100多年來,實驗已知所有化學元素最高氧化態為+Ⅷ價。“一二銅,二三鐵,亞銅亞鐵為低價……”這是此前初中生們喃喃背誦的化合價口訣表。可如今,四氧化銥正離子很可能將之改寫。 盡管具有9個價電子的過渡金屬元素銥(Ir)曾被推測最有可能......閱讀全文
聯合國大會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旨在紀念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在150年前發表元素周期表這一科學發展史上的重大成就。 世界萬物是由什么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這些最基本的物質又是怎樣變成萬物世界的?這是人類一直好奇并致力于破解的物質世界奧秘。150年前,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發
拉曼光譜的原理及應用 拉曼光譜由于近幾年來以下幾項技術的集中發展而有了更廣泛的應用。這些技術是:CCD檢測系統在近紅外區域的高靈敏性,體積小而功率大的二極管激光器,與激發激光及信號過濾整合的光纖探頭。這些產品連同高口徑短焦距的分光光度計,提供了低熒光本底而高質量的拉曼光譜以及體積小、容易使用的
第七節 原子發射檢測器 微波誘導等離子體原子發射檢測器氣相色譜儀(GC-MIP-AED)由氣相色譜儀、原子發射檢測器(又稱原子發射光譜儀)、氣相色譜儀與原子發射檢測器之間的接口和數據數據處理系統等組成。原子發射檢測器是近年飛速發展起來的多元素檢測器,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是一種十分有發展前景
第七節 原子發射檢測器 微波誘導等離子體原子發射檢測器氣相色譜儀(GC-MIP-AED)由氣相色譜儀、原子發射檢測器(又稱原子發射光譜儀)、氣相色譜儀與原子發射檢測器之間的接口和數據數據處理系統等組成。原子發射檢測器是近年飛速發展起來的多元素檢測器,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是一種十分有發展前景
微波誘導等離子體原子發射檢測器氣相色譜儀(GC-MIP-AED)由氣相色譜儀、原子發射檢測器(又稱原子發射光譜儀)、氣相色譜儀與原子發射檢測器之間的接口和數據數據處理系統等組成。原子發射檢測器是近年飛速發展起來的多元素檢測器,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是一種十分有發展前景的氣相色譜檢測器。 原子
氣相色譜儀原子發射檢測器是利用等離子體作激發光源,使進入檢測器的被測組分原子化,然后原子被激發至激發態,再躍遷至基態,發射出原子光譜,根據這些線光譜的波長和強度可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這些線光譜是原子或原子離子而不是分子被激發后發射的,故此檢測器有原子發射檢測器之稱。微波是頻率范圍為300MHz
ICP可以檢測的元素范圍B~U,原子吸收同樣是這個范圍,請教二者各自的優勢在哪些元素的檢測上?ICP-MS、ICP-AES 及AAS的比較(本資料來自儀器信息網)誘人的ICP-AES的流行使很多的分析家在問購買一臺ICP-AES是否是明智之舉,還是留在原來可信賴的AAS上。現在一個新技術ICP-MS
紅外光譜的原理及應用 (一)紅外吸收光譜的定義及產生 分子的振動能量比轉動能量大,當發生振動能級躍遷時,不可避免地伴隨有轉動能級的躍遷,所以無法測量純粹的振動光譜,而只能得到分子的振動-轉動光譜,這種光譜稱為紅外吸收光譜 紅外吸收光譜也是一種分子吸收光譜。當樣品受到頻率連續變化的紅外光照射
將金屬鉛轉變成黃金或許永遠是個神話,不過與其相類似的“煉丹術”不僅可能,而且還相當廉價。美國賓州大學3名研究人員日前發表文章說,他們發現某些元素原子的組合所顯示的電子特征同其他元素的電子特征相仿。研究小組帶頭人艾伯
不可思議的巧合 將金屬鉛轉變成黃金或許永遠是個神話,不過與其相類似的“煉丹術”不僅可能,而且還相當廉價。美國賓州大學3名研究人員日前發表文章說,他們發現某些元素原子的組合所顯示的電子特征同其他元素的電子特征相仿。研究小組帶頭人艾伯特·卡斯爾曼教授表示,此發現有望幫助人們獲得更廉價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9日,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期間,舉辦了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分會暨第十五期原子光譜沙龍,約50余人參與該分會和沙龍,十余位原子光譜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做了精彩報告。原子光譜沙龍活動由清華大學分析中心邢志老師發起,分析測試百科網協助組織,沙龍側重一線實
談到清華大學分析中心的邢志老師,很多人都有深刻印象:對原子光譜、對元素分析始終保持熱忱,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應用,探索儀器的改進,而且發起聚集了一批熱愛光譜儀器和元素分析的專家,不斷討論發掘元素分析無盡的價值。受到邢志老師鼓勵和建設性改進意見的中國企業如屹堯科技等,不斷地加速制造出更多高水準的儀器
什么是光譜分析?光譜分析的意義? 1858-1859年,德國化學家本生和物理學家基爾霍夫著名物理學家進行合作,建立起了第一臺把光譜分析作為主要目的的分光鏡,宣告了光譜分析方法的誕生,奠定了一種新的化學分析方法—光譜分析法的基礎,初步上解決了對于化學物質進行細微的微觀認識并且進行精確研究的這一難
成功是什么?或許是“春種一粒粟,秋收千顆子”的成果,或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或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奉獻。作為分析測量技術、生命科學儀器的領先制造商,德國耶拿分析儀器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德國耶拿”)2018年5月11日在北京完成技術支持中心擴建工作并配備全系列高配置分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的目光逐漸從住所房屋問題聚焦到食品上來。食品工業化程度的高速發展和日愈擴大,近年來所發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新的工藝技術及添加劑的廣泛使用,濫用各種食品添加劑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報道層出不窮。食品安全不僅僅關系到國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周鳴飛課題組發現,主族的堿土金屬元素鈣、鍶和鋇可形成穩定的八羰基化合物分子,滿足18電子規則,表現出了典型的過渡金屬成鍵特性。該發現表明堿土金屬元素或具有與一般認知相比更為豐富的化學性質,而主族元素與過渡金屬元素之間的界限亦較元素周期表的簡晰劃分更為模糊。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科學
小析姐說過要做一期光譜分析法中分子光譜法的知識分享,所以整理了分子光譜法中常用的幾種儀器,今天怎們就先說說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原理與應用。 一,什么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一類很重要的分析儀器,無論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材料學、環境科學等科學研究領域,還是在化
小編說過要做一期光譜分析法中分子光譜法的知識分享,所以整理了分子光譜法中常用的幾種儀器,今天怎們就先說說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原理與應用。一、什么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一類很重要的分析儀器,無論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材料學、環境科學等科學研究領域,還是在化工、醫藥
本文經作者宋建潮授權分析測試百科網發表 1838年,瑞士化學家Christian Friedrich Sch?nbein首先使用了“geochemistry”一詞,但究竟是以地質為主,還是化學為主,地質學家與化學家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兩者之間鮮有往來與合作,致使地球化學長期少人問津、不被重視。直到
【導語】在2013年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大會上,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的郭冬發研究員做了題為“國產質譜儀應用實踐”的報告,列舉了要用國產質譜儀的三大理由,語驚四座。郭冬發研究員添置了天瑞儀器的ICP-MS和廣州禾信TOF-MS產品,研制
摘要 本文介紹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發展、原理、特點及應用,并列舉多項實例說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 關鍵詞 有機分析 吸收光譜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1.發展 人們在實踐中早已總結出不同顏色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物理和
實驗室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了有效解決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管理問題,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科研儀器的共享已經成為關鍵著眼點。我校積極響應國家對科技人才的培養與支持,特推出儀器共享政策,以方便廣大師生。以下為具體儀器設備和收費標準。 西北大學儀器共享須知 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27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2015 BCEIA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作為業內規模和質量最高的盛會之一,本屆展覽會共有461家廠商參展,展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周鳴飛課題組發現,主族的堿土金屬元素鈣、鍶和鋇可形成穩定的八羰基化合物分子,滿足18電子規則,表現出了典型的過渡金屬成鍵特性。該發現表明堿土金屬元素或具有與一般認知相比更為豐富的化學性質,而主族元素與過渡金屬元素之間的界限亦較元素周期表的簡晰劃分更為模糊。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
【成分分析簡介】 成分分析技術主要用于對未知物、未知成分等進行分析,通過成分分析技術可以快速確定目標樣品中的各種組成成分是什么,幫助您對樣品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鑒別、橡膠等高分子材料的材質、原材料、助劑、特定成分及含量、異物等。 【成分分析分類】 按照對象和要求:微量樣品分析 和 痕量成分分
熱導檢測器(TCD)是一種非破壞性濃度型檢測器,即檢測器的響應值與組分在載氣中的濃度成正比。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熱導系數,幾乎對所有的物質都有響應,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通用型檢測器。 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 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是一種破壞性質量型檢測器,即檢測器的
質譜(mass spectrometry,MS)的開發歷史要追溯到20世紀初,最初的質譜儀主要用來測定元素或同位素的原子量,隨著離子光學理論的發展,質譜儀不斷改進,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到20世紀50年代后期已廣泛地應用于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的測定。進入80年代后,材料學、精密機械、電真空和計算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 atomic absorption spec- trometry)亦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基態待 測原子蒸氣對光源中該元素特征譜線產生的吸收 強度來定量被測元素的一種儀器分析方法.它始于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主要適用于樣品中微量及痕 量組分的定量分析,其原子化方法主要
儀器分析法根據被測量的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光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質譜分析法熱量分析法放射化學(又稱活化)分析法分析化學是研究物質的化學組成,測定有關成分的含量以及鑒定物質化學結構的科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分析化學分支為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其中化學分析是以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分析
怎樣區分發射光譜和吸收光譜? 一、性質不同 1、發射光譜:光源所發出的光譜。 2、吸收光譜:物質吸收光子,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而產生的光譜。 二、形成原因不同 1、吸收光譜:處于基態和低激發態的原子或分子以一定波長的連續分布吸收光,并傳輸到每個激發態,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