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神經源性膀胱的臨床表現
1.泌尿生殖系統癥狀 (1)下尿路癥狀:包括尿急、尿頻、夜尿、尿失禁、遺尿、排尿困難、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 (2)性功能障礙癥狀:生殖器區域敏感性,勃起功能障礙、性高潮異常、射精異常、性欲減退等。 2.其他癥狀 除排尿癥狀外,可伴有腸道癥狀、神經系統癥狀等:便秘,大便失禁,會陰部感覺減退或喪失,肢體癱瘓等。......閱讀全文
簡述神經源性膀胱的臨床表現
1.泌尿生殖系統癥狀 (1)下尿路癥狀:包括尿急、尿頻、夜尿、尿失禁、遺尿、排尿困難、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 (2)性功能障礙癥狀:生殖器區域敏感性,勃起功能障礙、性高潮異常、射精異常、性欲減退等。 2.其他癥狀 除排尿癥狀外,可伴有腸道癥狀、神經系統癥狀等:便秘,大便失禁,會陰
如何診斷神經源性膀胱?
1.病史 (1)排尿功能障礙伴排便功能紊亂(如便秘,大便失禁等)者,有神經病變的經源性膀胱的可能。 (2)注意有無外傷、手術、糖尿病,脊髓灰質炎等病史或藥物應用史。 (3)注意有無尿意,膀胱膨脹等感覺的減退或喪失,如膀胱的感覺有明顯減退或增喪失,即可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 2.檢查 (1
治療神經源性膀胱的介紹
治療神經源性膀胱主要是保護上尿路功能,防止發生腎盂腎炎、腎積水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其次是改善排尿障礙癥狀以減輕患者生活上的痛苦。治療的具體措施是采用各種非手術或手術方法減少殘余尿量,殘余尿量被消除或減至很少(〈50mL)之后可減少尿路并發癥。 1.非手術治療 (1)導尿 無論是以促進儲尿還是
神經源性膀胱的病因分析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樞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受到損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稱為神經源性膀胱。尿不暢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由此誘發的泌尿系統并發癥,如上尿路損害及腎衰竭等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所有可能影響儲尿和排尿神經調控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礙。 1.中樞神經系統因素 包括
關于神經源性膀胱的檢查方式介紹
1.體格檢查 (1)肛門括約肌張力試驗 肛門括約肌松弛,表示脊髓中樞不活動或活動降低,肛門括約肌收縮過強,表示脊髓中樞反射亢進。 (2)肛門反射試驗 刺激肛門周圍皮膚,如肛門收縮表示脊髓活動存在。 (3)球海綿體肌反射試驗 刺激陰莖頭或陰蒂,引起肛門括約肌收縮,表示脊髓活動存在。 2.冰
關于神經源性膀胱的鑒別診斷介紹
1.前列腺增生癥 發生于50歲以上男性,有排尿困難,尿潴留,嚴重者引起腎,輸尿管擴張積水,直腸指診,膀胱鏡檢查,膀胱造影可明確診斷。 2.膀胱頸梗阻 女性有排尿困難和尿潴留,肛門周圍皮膚及會陰部感覺正常,膀胱鏡檢查或尿流動力學檢查可鑒別。 3.先天性尿道瓣膜 多見于小兒,有排尿困難,尿
神經源性膀胱有哪些并發癥?
尿路感染是神經源性膀胱最常見的并發癥,10%~15%的患者可發生尿路結石,膀胱輸尿管反流在神經源性膀胱中發生率為10%~40%,通常為可逆性,當排尿情況改善,剩余尿減少,膀胱壓力減低時有自行好轉的可能,還可并發腎盂腎炎,腎衰竭,腎積水等。
簡述膀胱腫瘤的臨床表現
1.血尿 血尿為膀胱癌最常見的首發癥狀,85%的患者可出現反復發作的無痛性間歇性肉眼血尿。出血量可多可少,嚴重時帶有血塊。在膀胱癌發病的全過程100%或早或晚出現血尿。 2.膀胱刺激癥狀 癌腫本身的浸潤,癌組織潰瘍,壞死及感染和瘀血塊等均可成為是刺激因素使膀胱肌肉收縮而產生尿意;出現尿頻、
簡述膀胱炎的臨床表現
急性膀胱炎 常突然起病,排尿時尿道有燒灼痛,尿頻,往往伴尿急,嚴重時類似尿失禁,尿頻尿急常特別明顯,每小時可達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幾滴,排尿終末可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混濁,有時出現血尿,常在終末期明顯。 恥骨上膀胱區有輕度壓痛。部分患者可見輕度腰痛。炎癥病變局限于膀胱粘膜時,常
簡述膀胱憩室的臨床表現
若無并發癥,膀胱憩室無特殊癥狀,如有梗阻、感染,可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路感染等癥狀。有的憩室可壓迫膀胱頸及尿道,導致下尿路梗阻。憩室無肌縮力可導致尿液引流不暢,易伴有輸尿管膀胱反流,可出現一側或雙側腎積水,最終導致腎衰竭。也有先天性巨大憩室不并發尿路梗阻者。由于膀胱憩室壁肌纖維很少,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