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納米機器人:精準抑癌不再難
無論國籍、種族,幾乎所有人都“談癌色變”。盡管某些癌癥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癥”,但畢竟是少數。根據2018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癥統計數據,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分鐘就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癥。其中,肺癌和乳腺癌分別位居男女性發病的首位。 攻克癌癥長久以來都是科學家關注的重點之一。相比目前廣泛使用的放化療治療方法,他們希望能夠更加精準地對癌癥進行治療——殺死癌細胞的同時,盡可能少地誤殺正常細胞。用納米機器人將藥物精準輸送至腫瘤細胞,定向殺死癌細胞,成為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理想之一。 2018年初,Nature Biotechnology刊登了一篇題為A DNA nanorobot functions as a cancer therapeutic in response to a molecular trigger in vivo的研究論文,報道了一種用DNA制成的納米機器人可以用于攜帶凝血酶精準......閱讀全文
Nature子刊:DNA納米機器人精準靶向癌癥
導讀:我們目前對抗惡性腫瘤的方法還遠遠不夠,常見的化療和放射治療有時很成功,但也會帶來巨大的副作用。這主要是因為體內的健康細胞也會被“連累”受到化學物質和輻射的“轟擊”。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尋找一種靶向腫瘤且不傷害健康細胞的方法。而2月12日《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發表的
“體內醫生”治療癌癥-納米機器人或成明星產業
據路透社報道,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日前宣布,韓國全南大學細菌機器人研究所已研發出世界上首個可治療癌癥的“體內醫生”——納米機器人(nanorobot),可對大腸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等高發性癌癥進行診斷和治療。 據悉,該機器人由生物體細菌和藥物的微型結構兩部分構成,目前已經在動物身上取得成功
納米微粒可治療癌癥
科學家們驚奇的發現,原本用于在外科手術中標記腫瘤的納米顆粒,可以通過誘發一種不太尋常的細胞死亡因而殺死細胞。 他們在《自然納米技術》期刊上報告了他們如何在小鼠細胞上進行了納米顆粒實驗,并發現了這一結果。 紐約伊薩卡康奈爾大學的工程學烏爾里希·威斯納教授表示:“如果你想設計一種能夠殺死腫瘤細
哥斯達黎加利用機器人輔助癌癥檢測
哥斯達黎加大學發布消息稱,其一項機器人研制計劃最近獲得成功,機器人協助病理學家進行活組織檢查從而檢測癌癥。這是該國第一次用于疾病診斷的自動化活組織檢查。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有兩個機器人相互配合,相關任務的專家進行人機配合優化。活組織檢查是一種需要很大體力的操作,同時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動作又是雷
納米機器人手術刀群
當談到對抗被稱為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腦癌時,選擇非常有限。一個加拿大研究小組采取了一種新的方法。他們誘使癌細胞吸收碳納米管,然后通過使用磁力旋轉碳納米管來撕碎這些細胞。對小鼠的治療縮小了腫瘤的大小并延長了嚙齒動物的生命,這一發現使研究人員對人類的類似結果充滿希望。膠質母細胞瘤腫瘤生長迅速,侵入局部腦組
納米機器人將大有作為
最近,英國杜倫大學、美國萊斯大學以及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發出一種被光激活的納米機器人;當被光激活后,這種納米機器人可以在數分鐘內鉆入癌細胞并殺死它們。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雜志上,并受到了科學界的高度關注。科學家希望在未來這種納米機器人可以用來非常精確地遞
智能納米晶體對癌癥宣戰
在醫學上,在體內特定區域靶向藥物一直都是一個艱巨的難題。通常出現兩方面原因:第一,藥物本身沒有高效發揮其功能的途徑;另一方面它們在體內擴散過程中會殺死一大堆健康細胞,從而產生嚴重的副作用。但是,現在科學家們正努力地研究一些能指導藥物特定靶向正確位置的智能納米材料,從而解決這一醫學難題。 當前大
機器人醫療時代:未來能消滅癌癥?
機器人手術,機器人診斷疾病、機器人分發藥物......近年來機器人在醫療領域真是如火如荼。近日,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德國漢堡飛利浦研究院的科學家已經設計了一組磁控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擊退癌癥,這組機器人也被稱為“抗癌機器人”。未來的醫學領域或可通過控制微型機器人進入體內精準投放藥物、消滅腫
新型機器人技術追蹤癌癥信號通路,及早發現癌癥跡象!
惡性黑色素瘤是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癌癥類型之一。日前,來自亞歷山大大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創新機器人技術研究棕色色素痣如何以及為什么變成惡性黑色素瘤。這一發現會使未來惡性黑色素瘤的診斷變得十分容易。研究人員還強調,為了避免惡性黑色素瘤,在使用很多化妝品和面霜的時候都應該格外小心。 到目前為止,
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來了!
1月11日,2021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總決賽在京舉行,可用于腫瘤治療的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亮相大賽成果展,吸引了眾多與會人員的關注。據介紹,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項目成果來源于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聶廣軍團隊,是國家自然基金委與北京市自然基金委促成的第一個優秀成果落地轉化項目。智
納米機器人將膀胱腫瘤縮小90%
據新一期《自然·納米技術》報道,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團隊通過單劑量尿素驅動的納米機器人,成功地將小鼠膀胱腫瘤體積縮小了90%。 雖然目前直接將藥物施用到膀胱的治療方法顯示出良好的生存率,但其治療效率仍然很低。一種有前途的替代方案是使用能將治療劑直接遞送至腫瘤的納米顆粒,特別是能在
微納米機器人,揭秘微觀世界!
對人類而言,微觀世界仍然存在很多謎題——無論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微型生物水熊蟲,還是被譽為“微生物工廠”的微米級大腸桿菌,甚至是可寄生在大腸桿菌中的納米級噬菌體,以及蘊含著神秘生命起源的分子基因編碼DNA,人們均知之甚少。近半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渴望制造出一種能進入微觀世界的微型機器人,披上水
納米機器人驅動技術提速十萬倍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納米機器人電驅動技術,可使納米機器人在分子工廠像流水線一樣以足夠快的速度工作,比迄今為止使用的生化過程快10萬倍。這項新的研究成果已作為封面文章刊登在19日《科學》雜志上。圖片來源網絡 目前各發達國家都在競相為未來的納米工廠開發新技術,并期望有一天像流水
癌癥患者的福音:納米藥物或能診斷和治療癌癥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的技術,也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技術之一。如今,研究人員用納米技術開發出了特異性的納米藥物,可用于癌癥的治療,這一消息為癌癥患者帶來了福音。 據央視網報道,癌癥之所以難治療,是因為癌細胞會將自己偽裝成正常細胞,這樣它們就能安心地在人體內存活了;同時,許多癌細胞生命力又極為頑
黃金納米粒子可治療癌癥
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7月17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用激光照射的黃金納米粒子可用于發現和治療癌癥”,摘要如下。 法國科學家羅曼·基當剛剛獲得由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2009年菲涅耳獎,這是一項名為“血液腫瘤學”的抗癌戰略的領導者之一。基于他的理論,可將黃金納米粒子引入癌細胞,隨后使用激光
德國開發新型納米機器人電驅動技術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和慕尼黑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機器人電驅動技術,據稱其較目前通過加酶和DNA鏈等生化驅動方法快10萬倍。相關研究結果于1月19日以封面故事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雜志《科學》上。 新的控制技術不僅適合來回移動染料或納米顆粒,微型機器人的手臂也可對分子施力。研究人員強
納米機器人把原子級別藥物輸入細胞
“超高的定位精度,在超過厘米以上的運動范圍內仍能保證納米以下的定位精度。”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由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研制的具備位移反饋傳感器的納米操作機器人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納米操作機器人具備位置檢測傳感器,可實現自動可編程運動,并具備多種功能強大的附加模塊。與傳統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把原子級別藥物輸入細胞
“超高的定位精度,在超過厘米以上的運動范圍內仍能保證納米以下的定位精度。”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由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研制的具備位移反饋傳感器的納米操作機器人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納米操作機器人具備位置檢測傳感器,可實現自動可編程運動,并具備多種功能強大的附加模塊。與傳統機器人
全DNA納米機器人可探索細胞過程
用DNA建造一個微型機器人,并用它來研究肉眼看不見的細胞過程——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和蒙彼利埃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真研究的主題。這種高度創新的“納米機器人”能夠更密切地研究在微觀水平上施加的機械力,這對許多生物和病理過程至關重要,代表了一項
磁場導航-納米機器人精準擊殺腫瘤細胞
團隊用靶向給藥微納米機器人在小鼠身上做了實驗。他們用了乳腺癌細胞種植的皮下腫瘤模型,對30只小鼠跟蹤了30天。團隊發現,這種方法對小鼠腫瘤確有靶向殺傷作用,且對周圍正常組織的影響最小。 上映于1966年的科幻電影《神奇旅程》,講了這么一個故事:為給一名科學家實行高難度血管手術,5名醫生被縮小成
新型納米機器人有助眼底精準給藥
近日,一個國際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納米機器人,首次實現讓機器人繞過眼球表面抵達視網膜且不對組織造成損害,未來有望用于精準給藥領域。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種表面潤滑的螺旋形磁性納米機器人直徑僅為500納米,不到頭發絲粗細的兩百分之一,它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從眼球玻
DNA納米機器人:精準抑癌不再難
無論國籍、種族,幾乎所有人都“談癌色變”。盡管某些癌癥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癥”,但畢竟是少數。根據2018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癥統計數據,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分鐘就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癥。其中,肺癌和乳腺癌分別位居男女性發病的首位。 攻克癌癥長久以來都是科學家
納米機器人:于細微處見神奇
納米機器人構造 (示意圖) 納米機器人是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制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也稱分子機器人;而納米機器人的研發已成為當今科技的前沿熱點。 目前,不少國家紛紛制定相關戰略或者計劃,投入巨資搶占納米機器人這種新科技的戰略高地。《
美國癌癥研究學會年會:納米化妝品可能誘發癌癥
納米技術產品是近年研究開發的熱點,市場上也不斷有納米防曬霜、納米護膚液等納米化妝品問世。最近,在2007年美國癌癥研究學會年會上,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學者Pacheco指出,大小只有十億分之一米的納米顆粒可以對DNA造成損傷從而誘發癌癥,人們選擇納米化妝品時應慎重。?雖然各國都在加大對納米技術的研究,
金納米顆粒有望提升癌癥藥物療效
金作為一種貴金屬在金融和首飾行業應用廣泛,英國和西班牙一項最新聯合研究7日說,通過技術手段還可以將金納米顆粒應用在疾病治療上,以提升癌癥藥物的療效,降低副作用。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金納米顆粒包裹在一個特殊微型化學裝置中,然后將它植入斑馬魚腦部,并有針對性地催化了一次化學反應,證明這種能力可以
黑磷納米藥物可多模式精準治療癌癥
5日,記者從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獲悉,中美聯合課題組在黑磷生物醫學新應用上取得新突破,發現黑磷納米薄片可實現腫瘤的光熱治療、化療和生物響應的三重協同治療,多模式精準治療癌癥,相關科研成果近日在國際頂尖刊物《先進材料》作為封面文章發表。 該課題由清華大學副教授梅林、深圳大學教授張晗以及哈佛大學
新法使用磁性納米粒子治療癌癥
俄羅斯聯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新聞中心稱,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科研人員發現了磁納米粒子在鐵磁流體中的一種不同尋常的特性,該特性對于開發新的癌癥治療方法非常重要。烏拉爾聯邦大學科研人員阿列克謝·伊萬諾夫表示,利用鐵磁流體中磁納米粒子的特性可對抗癌癥,例如磁熱療法。該方法在電磁場作用下“加熱”患者的身體或器
多功能生物納米結構用于癌癥治療
納米結構在應對癌癥等具有復雜病理環境和高度異質性的疾病方面日益顯示出獨特優勢。基于生物分子的納米結構具有多種天然的生物功能,其獨特的生物相容性、超分子屬性、靶向性、響應性和可編程性等特征為智能納米藥物的精準構筑提供了新機遇,近年來在癌癥治療領域備受矚目。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聶廣軍課題組長期
徹底變革癌癥治療的納米粒子
最近,來自美國休斯敦衛理公會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首次研制出了一種藥物,可成功地消除小鼠的肺轉移性腫瘤,從而徹底改變了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這項里程碑式的研究,發表在3月份的《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 大部分的癌癥死亡是由于肺和肝臟轉移,仍然沒有方法可以治愈。現有的
研究揭示游動納米機器人仿生設計新思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4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