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儀器 先在測站上安置好經緯儀,對中、整平后,將測距儀主機安裝在經緯儀支架上,用連接器固定螺絲鎖緊,將電池插入主機底部、扣緊。在目標點安置反射棱鏡,對中、整平,并使鏡面朝向主機。 觀測垂直角、氣溫和氣壓 用經緯儀十字橫絲照準覘板中心,測出垂直角α。同時,觀測和記錄溫度和氣壓計上的讀數。觀測垂直角、氣溫和氣壓,目的是對測距儀測量出的斜距進行傾斜改正、溫度改正和氣壓改正,以得到正確的水平距離。......閱讀全文
安置儀器 先在測站上安置好經緯儀,對中、整平后,將測距儀主機安裝在經緯儀支架上,用連接器固定螺絲鎖緊,將電池插入主機底部、扣緊。在目標點安置反射棱鏡,對中、整平,并使鏡面朝向主機。 觀測垂直角、氣溫和氣壓 用經緯儀十字橫絲照準覘板中心,測出垂直角α。同時,觀測和記錄溫度和氣壓計上的讀數。觀
按電源開關鍵“PWR”開機,主機自檢并顯示原設定的溫度、氣壓和棱鏡常數值,自檢通過后將顯示“good”。 若修正原設定值,可按“TPC”鍵后輸入溫度、氣壓值或棱鏡常數(一般通過“ENT”鍵和數字鍵逐個輸入)。一般情況下,只要使用同一類的反光鏡,棱鏡常數不變,而溫度、氣壓每次觀測均可能不同,需要
調節主機照準軸水平調整手輪(或經緯儀水平微動螺旋)和主機俯仰微動螺旋,使測距儀望遠鏡精確瞄準棱鏡中心。在顯示“good”狀態下,精確瞄準也可根據蜂鳴器聲音來判斷,信號越強聲音越大,上下左右微動測距儀,使蜂鳴器的聲音最大,便完成了精確瞄準,出現“*”。 精確瞄準后,按“MSR”鍵,主機將測定并顯
光電測距儀又稱光速測距儀,是利用調制的光波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測程可達2.5公里左右,也能用于夜間作業。光電測距儀種類較多,其中以紅外測距儀發展最為迅速。光電測距的原理是:測量兩點距離時,在待測的一點安置測距儀,另一點放置反光鏡。當測距儀發出光至反光鏡時,經反光鏡反射后又返回儀器。
光電測距儀的測距誤差分為兩部分: (1)比例誤差:與被測距離長度成比例的誤差,主要是由頻率誤差,大氣折射率誤差及真空光速測定誤差給測距結果帶來誤差。其中光速測定誤差對測距值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2)固定誤差:儀器固有的誤差,與被測距離長度無關,包括零點誤差的檢定誤差,儀器與反光鏡的對中誤差,
光電測距儀根據測定時間t的方式,分為直接測定時間的脈沖測距法和間接測定時間的相位測距法。高精度的測距儀,一般采用相位式。 相位式光電測距儀的測距原理是:由光源發出的光通過調制器后,成為光強隨高頻信號變化的調制光。通過測量調制光在待測距離上往返傳播的相位差φ來解算距離。 相位法測距相當于用“光
主機通過連接器安置在經緯儀上部,經緯儀可以是普通光學經緯儀,也可以是電子經緯儀。利用光軸調節螺旋,可使主機的發射——接受器光軸與經緯儀視準軸位于同一豎直面內。另外,測距儀橫軸到經緯儀橫軸的高度與覘牌中心到反射棱鏡高度一致,從而使經緯儀瞄準覘牌中心的視線與測距儀瞄準反射棱鏡中心的視線保持平行,
采用新興的激光或電子技術生產的光電測距儀進行測量距離的方法。光電測距儀種類較多,其中以紅外測距儀發展最為迅速。光電測距的原理是:測量兩點距離時,在待測的一點安置測距儀,另一點放置反光鏡。當測距儀發出光至反光鏡時,經反光鏡反射后又返回儀器。設光速c為已知,若光束在待測距離上往返傳播的時間t也已知,
(1)氣象條件對光電測距影響較大,微風的陰天是觀測的良好時機。 (2)測線應盡量離開地面障礙物1.3m以上,避免通過發熱體和較寬水面的上空。 (3)測線應避開強電磁場干擾的地方,例如測線不宜接近變壓器、高壓線、信號發射塔等。 (4)鏡站的后面不應有反光鏡和其他強光源等背景的干擾。 (5)
短程紅外光電測距儀的最大測程為2 500m,測距精度可達±(3mm+2×10-6×D)(其中D為所測距離);最小讀數為1 mm;儀器設有自動光強調節裝置,在復雜環境下測量時也可人工調節光強;可輸入溫度、氣壓和棱鏡常數自動對結果進行改正;可輸入垂直角自動計算出水平距離和高差;可通過距離預置進行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