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爾康在辦公室查閱文獻(資料照片)。 1952年,風華正茂的江南才子,義無反顧踏上北上的列車,投身建設東北的大潮中,成為我國電分析化學開拓者。 轉眼,青蔥少年已滿鬢斑白。8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汪爾康仍堅守每天到實驗室,對科研的熱情一如當年,這位來自江蘇的科學家已在東北扎根了60多年。 六十年如一日,汪爾康將研究作為一種興趣,筆耕不輟,加班成了常態。 “電燈為什么會亮?”“留聲機怎么會響?”汪爾康從小擁有一個科學夢,他愛思考,喜歡鉆研,沒有正式讀過小學、初中的他,憑借天賦和努力,不滿16歲就考上了上海滬江大學理學院化學系。 大學畢業后,他沒有選擇留在上海或回家鄉工作,而是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毅然來到條件艱苦的東北,踏上了科研之路。 為了培養科技人才,組織......閱讀全文
2017年11月21日,分析測試百科網小編有幸受邀來到了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在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綠色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成雁的帶領下,參觀了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古董”儀器的歷史博物館。 一走進“博物館”,首
技術領先的電子加速器輻照消毒滅菌中心 建立在浙江臺州的萬噸級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生產裝置 建立在浙江海正的年產5000 噸聚乳酸樹脂生產線,正在建設年產5 萬噸生產線 建立在長春高新北區的高分子水潤滑軸承中試基地 建立在山東神馳的稀土異戊橡膠萬噸級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