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7月3日至4日召開的省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和建設工作現場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確定的324個治污項目已完成321個,占比99%;輸水干線上的9個測點已基本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20個支流斷面除1個斷流外,已有17個達到規劃目標要求。 資料顯示,2002到2011年的9年間,省轄南水北調沿線22個考核斷面水質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濃度年均改善12.7%和21.2%,而沿線市縣GDP年均增長18.2%。按照高錳酸鹽和氨氮兩個考核指標評價,我省南水北調輸水干線上的9個測點,2011年已基本達到地表三類水質標準,曾絕跡多年的小銀魚`、毛刀魚、鱖魚等對水質要求較高的魚類,又在南四湖重現。 據悉,今年1-5月份,省轄南水北調沿線22個斷面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濃度分別比去年同期改善了8%和14.2%。 據介紹,去年以來,省財政廳積極統籌國家及省級資金22億多元專項用于南水北調治污;濟寧、......閱讀全文
記者從9月25日召開的山東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山東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年未見的白枕鶴、小銀魚等珍稀物種再現南四湖,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調水沿線環境問題也亟待解決,我省南水北調入輸水干線的 20個支流監控斷面中
今年秋季汛后,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水將經過1276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成為北京千家萬戶的生活飲用水。 隨著正式通水時間臨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再獲關注。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丹江口水庫總氮超標、部分入庫水質難達標、治污工程緩慢,給中線水質埋下隱患;也有一種擔心,認為北方水質偏堿性,北方的自來水管網
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0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他說,監測顯示,2010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保持總體平穩向好,但部分環境質量指標出現反彈趨勢,治污形勢依然嚴峻。 陶德田介紹了上半年全國環境總體形勢:全國地表水總體水質明顯改善。國控
總體保持平穩向好 部分環境質量指標出現反彈 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2010年07月26日向媒體通報了2010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他說,監測顯示,2010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保持總體平穩向好,但部分環境質量指標出現反彈趨勢,治污形勢依然嚴峻。 陶德田介紹了上半年全國環境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十二五”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結果。結果顯示,江蘇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規劃重點目標任務基本完成,流域治污國家考核成績連續5年為優。 從重點流域水質情況看,太湖流域湖體總體水質改善到Ⅳ類(不計總氮),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濃度分別下降9.1%、19.2%和32.5%;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上游漢江流經陜西、湖北兩地,記者近日從湖北省有關部門獲悉,近日兩省環保部門首次實現聯合開展漢江水質監測作業,今后兩省還將每月定期開展聯合監測,為跨省界污染物來源判定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5年—2016年度調水日前結束,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水質
南水北調工程,成敗在水質。中線工程通水4年來,中線工程的水質究竟如何?中線工程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護水質?5月28日至6月5日,大河網記者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采訪團深入中線工程一線,探尋渠首、河南、河北等地通水4年來,南水北調人為護好這一渠清水背后的故事。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為了保證進京南水安全
我省在南水北調干線渠道兩側建立生態保護帶。圖為東線濟平干渠工程。 本世紀初,部分專家擔心“污水北調”反對工程上馬,業內公認,東線工程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治污,重點在山東 我省探索出“治用保”流域治污新模式,即督促排污單位達到常見魚類穩定生長的治污水平;構建企業和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
一、綜 述 2018年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正式確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時間表、路線圖、
2013年,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每年整治100條河流,計劃用3年時間,基本消除城市河道黑臭現象。截至2014年,江蘇整治城市河道長度超過890公里,投入資金超過110億元。 江蘇濱江臨海,水系發達,河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水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6.8%,具有“水鄉江蘇
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共同愿景2010年上海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開幕 2010年上海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7月3日在江蘇省南京市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厲無畏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總要求和根本遵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不久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同時提出要研究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