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消滅不達標斷面
我省在南水北調干線渠道兩側建立生態保護帶。圖為東線濟平干渠工程。 本世紀初,部分專家擔心“污水北調”反對工程上馬,業內公認,東線工程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治污,重點在山東 我省探索出“治用保”流域治污新模式,即督促排污單位達到常見魚類穩定生長的治污水平;構建企業和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以沿河環湖大生態帶,提升環境承載力 目前斷面達標尚不穩定,農業面源污染、養殖污染、航運污染等問題仍在威脅水質安全 被專家學者稱為“天下治污第一難”的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取得關鍵進展,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主任鄂竟平1月15日在2013年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工作會議上透露,截至去年底東線輸水干線排污口全部關閉,全線首次消滅不達標斷面,實現36個控制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其中山東20個,除一個斷流外,其余19個全部達標),輸水干線水質基本達到規劃確定的水質目標,為順利調水打造了綠色屏障。 本世紀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上馬前,黃河以南36個控......閱讀全文
科技唱響南水北調壯歌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隨著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緩緩開啟閘門,清澈的漢江水奔流北上。 這項福澤中華的史詩工程,從長江最長支流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利用南北將近100米的高度落差,讓清水一路自流,經過河南、河北,最終到達北京、天津。總干渠加上天津干線,長度達1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南水北調對質量問題零容忍
近一年多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堅持對質量問題“零容忍”,采取了一系列質量監管措施。到目前為止,南水北調工程舉報受理中心共接受舉報723件(次),受理可核查舉報事項62項。 今年,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在工程沿線的顯著位置,每隔5公里設立舉報公告牌,目前已設立407塊。建立了由40余人組成的質量飛檢
南水北調推進“人人節水行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召開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沿線城市“人人節水行動”推進工作座談會,安排部署“人人節水行動”。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水情。實施南水北調工程,是黨中央為緩解華北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而作出的重大戰略。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同時要貫徹“節水優先”的理念,倡導全
南水北調東線消滅不達標斷面
我省在南水北調干線渠道兩側建立生態保護帶。圖為東線濟平干渠工程。 本世紀初,部分專家擔心“污水北調”反對工程上馬,業內公認,東線工程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治污,重點在山東 我省探索出“治用保”流域治污新模式,即督促排污單位達到常見魚類穩定生長的治污水平;構建企業和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
南水北調進京水源遭污染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淡水通過管網將直供北京城。不過,這片北京的“水源地”卻遭到了各種非法餐飲旅游、生產生活污水的污染。昨天記者從國家環保部獲悉,該部已經責成水庫及上游所屬的河南、湖北、陜西三省相關部門,嚴肅查處污染行為。 丹江口水庫橫跨湖北、河南,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
南水北調工程監理整治出重拳
南水北調作為我國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性舉措,隨著東線日前試通水成功和中線主體工程即將完工,南水北調工程質量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為此,記者采訪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 工程質量繼續向好 據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主任鄂竟平介紹,今年初以來,就工程質量問題,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集中約
南水北調山東段治污項目完成99%
記者在7月3日至4日召開的省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和建設工作現場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確定的324個治污項目已完成321個,占比99%;輸水干線上的9個測點已基本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20個支流斷面除1個斷流外,已有17個達到規劃目標要求。 資料顯示,200
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水質決定工程成敗
記者今天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獲悉,《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的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前的總體治理目標基本實現。南水北調辦副主任于幼軍表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渠總長達1277公里,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而調水水質決定著工程的成敗。“我
南水北調東線通水工期將提前
記者從山東省水利廳全面推進水利現代化進程會上了解到,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現全線通水的工期提早至2013年三季度。截至10月底,南水北調一期工程山東段已有39個設計單元完工或基本完工,累計完成投資198.08億元。 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南水北調建管局局長
五問“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咋保障?
“南水”抵達后質量會不會發生變化?黃水現象怎么解決?這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受水區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 目前,無論是水源區和受水區,都在采取嚴格措施加強水質保護,不計一切代價確保調水水質安全。 國家劃定丹江口水庫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區新建污水處理廠174座、每天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2
-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工程開展充水試驗
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工程今天開始進行充水試驗。本次充水試驗主要目的是檢驗天津干線工程在充水狀態下的水密性、安全性。 天津干線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起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西黑山村,東至天津市外環河西,總體走向由西向東,主要建筑物為地下鋼筋混凝土箱涵,線路總長約155公里。
人工濕地-南水北調水質“凈化器”
??????? 植物下埋藏帶孔管道,污水通過管道進入濕地,經過光合作用、根部吸收等方式處理,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東線治污,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的一道生態難題。有專家斷言,這是“世界第一難”。 僅在山東省,50多條河流沿岸有4000多家排污企業,每天排出54萬噸工業廢水、14
南水北調工程全線通水進入倒計時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全線通水目前已進入倒計時。12月3日,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在南京召開,研究部署加快推進工程通水前各項任務。省長李學勇出席會議,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協調配合,全力以赴工作,堅決打贏南水北調工程全線通水攻堅戰,確保送水水量、水質“雙達標”,為
南水北調工程有了科技“守護神”
在日前北京舉行的水專項“水質水量聯合調控與應急處置關鍵技術研究與運行示范”課題成果匯報會上,課題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介紹,課題研發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水質水量聯合調控自動化運行平臺”“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水質水量聯合調控系統平臺”等,為“一渠清水北送”提供了技術保障。 據
南水北調中線明年汛后送水入京
昨天,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控制性工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首湍河渡槽第54榀槽身澆筑完成。這意味著南水北調中線干線主體工程將于今年年底按時全部完工,2014年汛后可向北京等地供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將丹江口水庫通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陶岔渠首閘引水至北京團城湖,
河北南水北調11個穿越項目完工
從省水利廳獲悉,近日,我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一批重要建設項目——— 11處穿越京石、石武客運專線的輸水保護涵工程全面完工,進入工程驗收階段,這標志著我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全面拉開了建設序幕。 據了解,我省的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基本呈東西走向,而我省包括京石、石武客運專線在內的多條交通要道呈南
南水北調調水有限-市民應當節水優先
南水北調通水在即,然而這10億方水能解決北京的缺水問題嗎,海水淡化為什么不能替代南水北調工程,應該如何用好南水北調來水? 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劉昌明看來,雖然南水北調能為北京乃至京津冀的缺水解決大問題,但隨著經濟、城市和人口的擴張,長遠看還是缺水。而海水淡化等非常規手段受限較多,無
南水北調-恢復大運河還一渠清水
南水北調3條調水線路中,東線與京杭大運河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山東濟寧以南的調水線路都利用大運河作為調水河道,濟寧以北的調水線路也盡量結合大運河或恢復大運河。 根據《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東線一期工程的供水目標是解決城市生活、環境、工業和農業用水,與沿線各地生產生活密切相
南水北調中線“水龍頭”通過蓄水驗收
近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龍頭”――陶岔渠首樞紐通過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蓄水驗收,標志著大壩達到蓄水標準,具備了擋水條件。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位于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的引水渠首。其主要任務是供水、灌溉,并兼顧發電。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上游引渠護坡、擋水建筑物、閘下消
山東探索生態補償機制改善南水北調環境
記者從9月25日召開的山東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山東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年未見的白枕鶴、小銀魚等珍稀物種再現南四湖,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調水沿線環境問題也亟待解決,我省南水北調入輸水干線的 20個支流監控斷面中
發改委回應南水北調污染嚴重:水質總體達標
針對有媒體報道南水北調工程水污染嚴重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高俊才14日回應說,目前南水北調工程中東兩線的水質問題總體達到了預期規劃和設計目標。 在發展改革委就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高俊才說,南水北調工程最初規劃設計以城鎮供水為主,兼顧農業和生態用水。從南水北
江蘇將確保南水北調沿線水質穩定達標
11月6日至7日,江蘇南水北調東線水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會在徐州召開。副省長許津榮出席并講話。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明年6月將全面建成通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水質穩定達標。現場會上,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徐州南水北調治污工程和水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并聽取了經驗介紹;省環保廳通報了
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新華社記者劉詩平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據統計,如今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超過56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充分展現了這一工
專家回應南水北調中線輸水三大質疑
再過幾天,南水北調來水將進入北京,但近期網絡上也流傳著對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的種種質疑,如調不了那么多水,泥沙沉積將毀掉工程,中線來水“半道結冰”影響南水北送…… 真是如此嗎?記者采訪了相關負責部門及多位專家進行求證。 疑問一:調水目標能實現嗎? 回應:95億立方米的調水目標是逐步實現的
南水北調辦:水質有保證可以放心用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張野 今日,新京報歷時近3個月的系列策劃報道《南水北調十城記》,正式畫上句號。10月秋汛結束后,南水北調中線將送水進京,新的故事將開啟。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長達1277公里,途經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 7月7日起,新京報推出
英媒:中國解決水荒-南水北調還不夠
英國《經濟學家》最新一期文章,原題:中國的水問題,孤注一擲的措施中國歷代皇帝都將治水視為重要的治國方略之一,他們曾傾舉國之力修建京杭大運河等大型工程。如今中共領導人也在延續這種激情,中國修建的大型水壩數量相當于其他各國的總和。 斥資超500億美元的南水北調工程能夠解決一個嚴峻問題:水資源缺
南水北調東線穿黃工程主體全部完工
記者1月8日從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于2007年開工的南水北調東線穿黃河主體工程日前完工,未來長江水將通過這一工程輸往魯北地區及河北省和天津市等北方地區。 穿黃河工程是南水北調東線的關鍵性控制項目,被稱為這一調水線路的“咽喉”。東線穿黃河工程位于黃河下游中段,山東東平和東阿兩縣
國產“高分”衛星帶你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是維系生命與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水資源分配不均勻,呈現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態勢。南水北調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來,南
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水質面臨被污染威脅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毛如柏8月26日表示,從檢查情況來看,南水北調工程的調水水質正面臨著被污染的威脅,這必須引起我們足夠警惕。?毛如柏8月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于跟蹤檢查淮河、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時介紹上述情況。?他說,徐州市三分之一的污水經奎河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排入
南水北調水源地鉛含量超標嗎
“我看到論文中關于鉛含量超標的數字,大吃一驚。不是一般的高,如果這些數字屬實的話,造成污染的單位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甚至主要責任人還會判刑入獄。”20日,湖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宋國強,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談起“鉛含量超標”的話題。 7月16日,一則“研究稱南水北調水源地鉛含量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