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氟桂嗪的藥代動力學
本品吸收良好,口服后2-4小時血藥濃度達到峰值,連續服用5-6周達到穩態。 1、吸收 氟桂利嗪經由胃腸道吸收良好(>80%),口服給藥后2-4小時內達到血藥濃度峰值。在胃酸降低的情況下(胃pH值升高),其生物利用度會適當下降。 2、分布 氟桂利嗪與血漿蛋白結合率>99%。本品在健康人體和癲癇患者中均有很大的分布容積,前者接近78L/kg,后者接近207L/kg,說明在品在血管外分布廣泛。本品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在腦中的濃度比在血漿中約高10倍。 3、代謝 氟桂利嗪在肝中代謝為至少15種代謝物。其主要代謝途徑為CYP2D6酶。 4、消除 氟桂利嗪主要以原形藥及其代謝物的形式經膽汁隨糞便排出。在給藥后的24—48小時內,約有3—5%的劑量以原形藥和代謝物的形式從糞便中排出,少于1%的劑量以原形藥由尿排出。其終末消除半衰期是高度可變的,在大多數個體中單次給藥后的變化范圍為5—15小時。一些受試者在一個延長期內(至第......閱讀全文
概述氟桂嗪的藥代動力學
本品吸收良好,口服后2-4小時血藥濃度達到峰值,連續服用5-6周達到穩態。 1、吸收 氟桂利嗪經由胃腸道吸收良好(>80%),口服給藥后2-4小時內達到血藥濃度峰值。在胃酸降低的情況下(胃pH值升高),其生物利用度會適當下降。 2、分布 氟桂利嗪與血漿蛋白結合率>99%。本品在健康人體和
簡述氟桂利嗪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后經胃腸道吸收,2~4h達血藥濃度峰值,連續服用5~6周達穩態血漿濃度。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0%,9%分布于血細胞中,分布的組織濃度高于血漿濃度。可通過血-腦脊液屏障。肝臟為主要代謝器官,原形藥及代謝產物主要從膽汁經糞便排出。平均消除t1/2為18天。氟桂利嗪預防偏頭痛發作、抑制前庭刺激、減輕
簡述桂利嗪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75mg片劑,3~4.5h起效,2~4h達峰,最大效應出現在口服6h后。曲線下面積每小時0.646~5.074μg/ml。母體藥物t1/23~6h。生物利用度因劑型而不同,從胃腸道的吸收有賴于胃液的酸度,由于不同個體間胃液的酸度差異很大,因此,口服桂利嗪的生物利用度個體差異也很大。在肝臟廣泛
桂利嗪的藥代動力學簡介
口服75mg片劑,3~4.5h起效,2~4h達峰,最大效應出現在口服6h后。曲線下面積每小時0.646~5.074μg/ml。母體藥物t1/23~6h。生物利用度因劑型而不同,從胃腸道的吸收有賴于胃液的酸度,由于不同個體間胃液的酸度差異很大,因此,口服桂利嗪的生物利用度個體差異也很大。在肝臟廣泛進行
關于三氟拉嗪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本藥口服易吸收,達峰時間為2~4h。單次給藥作用可持續24h。因為本藥脂溶性高,所以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濃度超過其血漿濃度。易透過胎盤屏障。總蛋白結合率為90%~99%。在肝臟中通過氧化作用產生多種活性代謝產物,這些活性代謝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部分由糞便排泄。母體化合物的消除半衰期為24h。不能
概述拉莫三嗪的藥代動力學
拉莫三嗪在腸道內吸收迅速、完全,沒有明顯的首過代謝。口服給藥后約2.5小時達到血漿峰濃度。進食后的達峰時間稍延遲,但吸收的程度不受影響。實驗表明,當單次最高給藥劑量達450mg時,藥代動力學曲線仍呈線性。穩態時最高血藥濃度在不同個體之間差異較大,但在同一個體,濃度的差異很小。 血漿蛋白結合率約
概述氟桂利嗪的藥理作用
1、抑制血管收縮:對血管收縮物質引起的持續性血管收縮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對基底動脈和頸內動脈作用更明顯。在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時,可避免竊血現象。 2、保護腦組織,腦組織缺血缺氧時可致大量鈣離子流入細胞內而引起鈣超載,從而導致神經元損壞。氟桂利嗪能透過血-腦脊液屏障,而減輕腦細胞缺血缺氧性損壞。
氟桂利嗪的藥典標準
鑒別(1)取本品約10mg,加乙醇3mL,振搖溶解后,加氫氧化鉀試液2滴,搖勻,加高錳酸鉀試液1滴,紫色立即消失。(2)取本品約6mg,加乙醇5mL與鹽酸溶液(取稀鹽酸24mL加水至1000mL)5mL溶解后,搖勻,量取適量,加上述鹽酸溶液制成每1mL中含12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附錄
使用氟桂嗪的注意事項
極個別病人在治療過程中乏力現象可能會逐漸加劇,此時應停止治療。 請在推薦劑量下使用。醫生應定期(特別是在維持治療期間)觀察患者,這樣可保證在出現錐體外系或抑郁癥狀時能及時停藥。如果在維持治療時療效下降,亦應停止治療。 由于可能引起困倦(尤其在服藥初期),駕駛車輛或操縱機器者應注意。 本品可
關于氟桂嗪的毒理研究介紹
本品的非臨床中樞神經系統作用(如;鎮靜、唾液分泌和共濟失調)僅當暴露量遠遠超過人體的最大暴露量時才觀察到,與臨床使用的相關性很小。 對本品的安全性進行了一系列綜合的非臨床研究,包括:單次口服給藥的毒性(小鼠、成年及幼年大鼠、豚鼠)、腹膜內(小鼠和大鼠)、皮下(小鼠和大鼠)、靜脈(小鼠和大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