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助理周安有帶隊赴江西贛縣調研農業科技創新工作。 調研組一行首先考察了贛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情況,深入贛州軒轅春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莊基地,實地考察了基地建設情況,聽取了公司負責人關于智慧農業平臺系統有關情況的介紹,周安有指出,發展現代農業要創新思路,要用工業化理念去發展農業,用市場化理念去經營農業,推動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隨后,調研組考察了贛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詳細了解了基地建設及產學研合作情況。周安有強調,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現代農業的建設和發展需要借鑒工業技術產業的發展模式和經驗,要充分發揮高新區在吸引創新資源、培育現代企業等方面的優勢,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適應新時代農業由量向質轉變的大趨勢,為解決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提供支撐。 調研組對贛縣的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給予了肯定,認為其在推進農業產業發展中,立足本地實際,發展臍橙、蔬菜等優勢產業,力度大、有特色......閱讀全文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二)創新機制 ——完善財政科技經費投入與績效考評機制。積極爭取國家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支持力度,逐步優化科技經費投入結構,堅持“穩定支持、合理競爭”的經費支持原則,積極探索適合農業科研特點的經費支持方式。規范和創新經費的管理,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隊伍建設、科研條件建設等方面,建立協調高效
國科發農[2012]15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中發〔2012〕1號)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我部研究提
過了一個農歷新年,歷史的車輪依然不斷向前,科技創新仍是這個時代行進過程中最受矚目的驅動力。哪怕是人們印象里最“土”的農業,也不得不卷入其中。 而近日出臺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用不小的篇幅聚焦“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事實上,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反復強調大力推進農
日前,一系列有關農業科技發展的國家級會議和文件相繼召開和推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農業部新近頒布的《農業科技“十二五”規劃》以及正在出臺的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均指向農業科技。 在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的背后,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科研、教育、推廣機構和隊伍
科技特派員向學生講解油桃生長知識在海拔3600多米的果洛州大武鎮建立了農業科技園,圖為農業科技園中種植的茄子和辣椒在海拔3600多米的果洛州大武鎮建立了農業科技園,圖為農業科技園中種植的茄子和辣椒 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大多數地區是“5月見綠,8月泛黃”。 對于習慣了一年一茬農耕生活的
“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國家最高層面對農業科技工作的定性,給農業科技工作者們吃了顆定心丸。 但在具體操作層面,農業科技創新該走向何方?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家洋在2月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回答了四個字——“頂天立地”。 他解釋說,所謂頂天,就是要達到國際農
陸稻、小麥、馬鈴薯、甘蔗等一大批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云南農科院)選育出的糧經作物品種已在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引進并示范推廣。農業科技創新為周邊國家帶來發展的希望。 作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門戶,云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云南農科院更是肩負重任,篤力前行。“云南
新疆是農業大區,也是我國面向中亞的橋頭堡,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核心區。新疆農業資源豐富、特色鮮明,糧食、棉花、肉類、乳品等重要農產品增長潛力巨大。 多年來,新疆的“三農”工作一直備受關注。為加快新疆農業現代化進程,滿足新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新疆維吾爾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右一為謝華安 編者按:11月14日20時,十八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謝華安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未來農業科技發展方向”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胡錦濤總書記的報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 網友:這是您第一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 打通科技入村到田“最后一公里” “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動力。當前面臨的問題,既有許多農業重大需求還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撐,又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難以得到推廣應用。”全國政協委員、國家
“惠及千家萬戶的科技是最酷的科技。”今年3月22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調研指導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建設時有感而發,對北京農科城給予褒獎。2010年8月16日,科技部與北京市政府簽署共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協議,希望北京農科城成為推動改革和創新先行先試的示范區。3年之后,北京農科城已將一家家跨國公司
科技部 農業部 水利部 國家林業局 中國科學院 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印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通知國科發農〔2018〕3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農業廳(局)、水利(水務)廳(局)、林業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
——關于加強中國農科院農業科研協同創新的思考 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來自科研院所、高校、行業企業、中介機構等社會各界、各領域的創新力量不斷發展,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傳統體制下,科技創新重復、分散、封閉、低效的問題仍然沉疴存久,積弊日重。農業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已經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工作時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匯報,并在講話中明確指出,要確保糧食安全,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要保障糧食安全,增強農民致富能力。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一年來,山東省科技系統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重
2011年9月-11月,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就中國農業科技華南創新中心2011年度儀器設備,在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十幾條采購信息,涉及液相色譜、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等上百臺儀器設備。 發布時間:2011年09月30日 項目名稱:中國農業科技華南創新中心2011年度儀器設備- E
5月26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成就展暨表彰大會在京舉行。會上宣讀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賀信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批示,宣布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年重大科技成就,并對建院60年先進模范人物進行了表彰。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
“十二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河北省農業科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明顯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隊伍建設成效顯著,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統計顯示,河北省科學技術水平實現程度已達到70.2%,比2010年提高17.7%。 回顧五年來河北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靠科技引領和支撐。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廣泛應用,為破解農業價格“天花板”、資源“緊箍咒”雙重束縛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6%。農業科技是農業第一生產力,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科技潛力巨大。一號文件指出,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把
(二)農業發展對科技的戰略需求 保障國家食物安全,鞏固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迫切需要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人口增長、資源約束、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業生產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農產品需求增長的壓力將長期存在。因此,要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品質和質量,保障農產
近年來,河北省相繼針對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推出四大舉措,推動農業科技園區快速發展。 目前,河北省共有省級以上的農業科技園區107個。其中,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4個。2015年園區核心區面積達110萬畝,建成各類研發平臺156個;制定標準25項,獲得專利65項,研發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101項,引
農業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領導,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18家成員單位、水科院、熱科院、農科院等代表,中糧集團、中農發集團、大北農集團、聯想佳沃等企業家共150余人,出席了1月21日中國農科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成立儀式。 與會者達成了以下共識:中國農業科學院率先成立海外農業研究中心,為我
未來15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科技作為農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必將推動農業結構深刻調整、農村經濟深刻轉型、農村社會深刻變革。全面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農業,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納入科學發展軌道,是實現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潘海平日前說,我國農業科技雖已取得重要進步,但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水平仍然不高。“十一五”期間,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4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 潘海平是在杭州召開的有關農業科技管理的會議上做此表述的。他認為,中國農業科技面臨著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人才隊伍建
2016年9月19日,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與美國農業部副部長兼首席科學家凱瑟琳·渥特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出席簽字儀式,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與美利堅合眾國農業部農業科技研究合作諒解備忘錄》,并主持召開中美農業科技合作雙邊會議。 徐南平副部長指出,在1979年簽署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
“談到持續良好發展的中以關系,不能不提2013年5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非常重要的中國之行,”以色列中以農業科技基金合伙人哈雷爾·洛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我作為那次重要訪問的組織者、見證者,深感榮幸,并下決心投身中以農業科技交流。” 洛克在2011年至2015年間,擔任以色列總理辦公
二、指導方針和目標 (一)指導方針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需求,全面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和人才強農戰略,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未來15年,農業
根據云南省委“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活動指示精神,2016年4月15日,由迪慶州人民政府,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扶貧辦、云南業農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省農科院主辦的“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啟動儀式”在迪慶州香格里拉隆重舉行,開啟了迪慶藏區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
在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賀信發表一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26日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調研農業科技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科技創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到農業農村發展的核心位置,進一步完善政策
2月5日,新華社受權全文發布了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共6個部分、提出了33條政策措施。其中第4部分、有5條政策措施,緊緊圍繞“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來謀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