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實驗碳捕獲與儲存監測技術
位于北海的海上石油鉆井平臺最終將成為儲存碳排放的場所 碳捕獲與儲存技術(CCS)是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對全球氣候和海洋影響的一種方式。通過碳捕獲與儲存技術(CCS),發電廠等工礦企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注入曾經儲存石油和天然氣的巖層中。 在歐洲北海油氣田,有很多廢棄的海上石油氣鉆井平臺,而CCS可以賦予這些廢棄的鉆井平臺以新的活力和使用價值。 目前全球已經有幾個試驗平臺成功地將二氧化碳注入了地層深處儲存。不過目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是如何控制和管理這些儲存在深處的二氧化碳。能夠檢測二氧化碳確實被安全地鎖定在會滲漏的巖層里,才是證明碳捕捉與儲存技術確實有效的重要一步。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報道,就碳捕獲技術來說,監測成本過高是推廣這一技術的主要障礙。目前人們采用的主要監測技術是地球物理地震成像技術,但該技術需要在很長時間里進行持續監測。 英國杜倫大學的喬恩?格魯亞斯(Jon Gluyas)教授與......閱讀全文
英國科學家實驗碳捕獲與儲存監測技術
位于北海的海上石油鉆井平臺最終將成為儲存碳排放的場所 碳捕獲與儲存技術(CCS)是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對全球氣候和海洋影響的一種方式。通過碳捕獲與儲存技術(CCS),發電廠等工礦企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注入曾經儲存石油和天然氣的巖層中。 在歐洲北海油氣田,有很多廢棄的海上石油氣鉆井平臺,而C
挪威啟動最大型碳捕獲技術測試
挪威日前啟用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碳捕獲和儲存(CCS)技術發展設施。該技術雖可將發電廠排放的溫室氣體安全地埋存到地下,但到目前為止其商業可行性尚未得到證實。 據路透社報道,由挪威政府投資10億美元(約為63億元人民幣)資助的蒙斯塔德技術中心將測試兩種燃燒后碳捕獲技術,一種
中英碳捕獲與封存技術聯合研究項目征集建議
截止日期:2010年4月15日下午4點。 英國工程與自然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領導下的英國研究理事會能源項目已確定中國為國際合作的優先國家。這項活動根據之前兩個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礦物燃料領域進行合作研究的提議,由EPSRC和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聯合發布。
碳捕獲項目投資增長乏力
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右)出席“碳收集領導人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 日前,“碳收集領導人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衛報》稱,國際能源署在會上警告,金融危機以及政府對氣候行動支持的減弱已經嚴重影響了全球碳捕獲和儲存計劃。 根據國際能源署將本世紀末全
挪威巨資碳捕獲項目擱淺
曾被挪威首相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譽為“國家登月計劃”的挪威蒙斯塔德的精煉廠二氧化碳捕獲與儲存項目日前擱淺。 挪威石油能源部長莫伊(Ola Borten Moe)稱,政府將增加4億克朗用于碳測試中心建設,并計劃在另一個地點新建一家廠。他表示:“我擔心大家
美國改變煤電廠碳捕獲策略
美國能源部日前突然宣布不再資助位于伊利諾伊州馬頓市(Mattoon)的新電廠,轉而投入7.37億美元改造該州的梅勒多西亞(Meredosia)市的一個舊燃油電廠。(1美元約合6.77人民幣) 馬頓原有的電廠是將煤轉化為碳氫氣體,而后從中過濾掉碳,燃燒氫氣,而新電廠
碳捕獲耗水巨大 實用前途未卜
拋開所有關于向綠色能源轉型的談論,煤炭在可預見的將來仍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為它太便宜也太豐富了。但是,如果我們真打算認真減排的話,那些隨處可見、每年都會向大氣中排放數十億噸二氧化碳的煤炭發電廠就得大幅度削減它們的排污量了。這些工廠能夠在未來幾年中開始捕獲自身
英國開發出二氧化碳捕獲存儲新技術
其終端產品同時具有良好商業前景?英國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二氧化碳捕獲和存儲新技術,這項技術可以使二氧化碳永久貯藏在巖石中。?據英國媒體報道,諾丁漢大學碳捕獲和存儲技術創新中心(CICCS)研制的這項二氧化碳存儲新技術,利用了一種含硅酸鹽礦物質的巖石——如蛇形巖——的自然變化。這種巖石在世界各地均有分
排放監測“碳衛星” ——全球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應用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如何觀測?遙望藍天,“碳衛星”正成為中堅力量。2021年,中國科研團隊基于我國第一顆碳衛星——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的觀測數據,發布全球碳通量數據集,標志著我國已具備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測能力,可以助力盤點各地碳收支。 碳中和進程不僅依賴能源技術的變革創新,也離不開
基因捕獲技術介紹
基因捕獲技術是最具應用前景的基因克隆方法之一。利用該技術建立的隨機插入突變的突變體文庫,可用于尋找、鑒定和研究大量未知功能和已知功能的活化基因,它是繼自然突變、物理突變和化學突變之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基因捕獲載體是帶有報告基因和/或選擇標記基因的不完整的基因表達載體;這些載體所帶的基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