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學術評價者學術界之大事也,事關國家科技的良性發展和原始創新能力的提高;也關乎科研人員的入職、職稱的提升、資助和獎勵的獲取等切身利益,不可不察也。 2010年6月17日,英國著名刊物《自然》(Nature)以《評價的評價》為題發表了一篇社論,對本期中發表的三篇有關學術評價的文章加以介紹和評論。其中一篇介紹了形形色色的學術評價指標及在世界各地的使用情況。Nature雜志曾就評價指標的實際使用程度以及與同行評議的關系向世界各地的許多學者和管理者發去了問卷調查。結果有150位研究人員和近30位大學教務長、系主任或其它管理人員反饋了調查問卷,綜合后加以公布。Nature雜志還邀請包括著名的文獻(科學)計量學家在內的6名專家就如何改進學術評價指標的使用等學術評價問題發表了看法。受這些文章的啟發,筆者產生了借題發揮的想法,就是用同一個題目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寫一篇新的文章,這正是本文的由來,希望對于改進我國學術評價的現狀有所參考......閱讀全文
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
看到本文的標題,人們一定會大吃一驚。翻開今天的中外媒體,充斥的全是中國科技飛速進步,感覺是馬上要領導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超越美國,更是讓中國人信心爆棚。 這些成就僅從論文統計數據本身角度來看,客觀上確實是不錯的。坦率地說,我本人是長期對中國的發展持最樂觀態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
中國科協組織開展的第四屆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經專家推薦、初評遴選、終評審定以及公示等程序,確定了《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研究進展》等98篇入選論文(詳見附件)。現對入選論文及作者、發表期刊名單予以公布。 本屆入選的98篇論文是2015年以來發表在我國科技期刊上的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