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德國多家主管機構負責人宣布,確認豆芽菜是造成德國此次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的傳染源,并同時宣布解除對黃瓜、西紅柿、生菜的食用警報。然而,數十天來疫情元兇認定已幾經反復,此次一聲解禁令,能讓民眾對此前稱為“嫌犯”的蔬菜放心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教授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德國在此次疫情中接連發布傳染源錯誤信息,影響到政府管理的公信力。其教訓,值得所有國家記取。 事件回放 “疑似真兇”不停變更 據報道,自5月中旬德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暴發伊始,感染源的探尋工作即拉開序幕。不久,德國聯邦機構宣布,西紅柿、黃瓜、生菜等與患者發病密切相關,并告誡民眾不可生吃這些蔬菜。 5月26日,德國漢堡衛生研究所宣布,在西班牙進口的黃瓜上發現了O104∶H4型大腸桿菌。于是,西班牙進口黃瓜被稱為“毒”黃瓜,成了人人懼怕的疫情元兇。 5月31日,漢堡衛生官員又宣布,西班牙進口......閱讀全文
5日,在德國柏林,人們手拿著豆芽。研究人員10日確認芽苗菜是此次疫情暴發的源頭。 德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等多家機構10日在柏林表示,他們已確認豆芽等芽苗菜是造成此次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疫情的源頭。當局同時宣布,生吃黃瓜、西紅柿和生菜是安全的。
德國負責傳染病監督及預防的羅伯特-考赫學院7月26日宣布,感染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最后一位病人出現在三周前,計入病情潛伏期、診斷期以及病源調查所需時間之后,可以肯定地認為該病菌已不再具備傳染性,表明這場在德國持續了月余的疫情已經結束。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傳染病于今年5月中旬首先在德國北部